6月27日,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开工仪式在清水河总部新城玉龙片区举行。作为全国最大的环境修复项目,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实施后将与玉龙新村棚改后的储备用地一并形成超过30万平方米连片用地,未来将打造超过100万平米的产业空间,成为罗湖区乃至全市的重要发展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工期约2年半,首个中心城区“环境治理+开发建设”发展样本

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项目的实施将彻底消除玉龙片区内的安全隐患,释放出连片产业空间。项目的开工不仅对玉龙片区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清水河总部新城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清水河总部新城步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叶彬介绍,该项目在同类项目中具备‘四个最’:一是“最中心区”,项目位于清水河总部新城核心区域,距离正在建设中的罗湖北高铁站仅1公里,距离深圳市民中心和罗湖口岸均为8公里;二是“最大体量”,填埋场面积超过12万平米,垃圾处理量超过250万方;三是“最大金额”,项目总投资21.7亿元、施工总承包15.38亿元,超过此前国内最大的海口颜春岭项目;四是“最高标准”,邀请国内最顶尖的建筑、水处理、环保等方面的院士组成专家团队,设计多重安全和环保技术手段,力争打造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垃圾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的标杆项目。

“项目总工期是894天,约两年半,预计到2026年底完成环境修复,将场地移交给建设单位进行后续的开发利用。”中南环保现场负责人张一帆表示,项目实施将始终把周边居民的关切放在首位,将采用源头减臭、天幕控臭、密闭防臭等技术,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全程对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指标进行监测,确保将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开发规模超百万平方米,定位为“山水云台·数创智谷”

清水河总部新城位于罗湖北部门户,是市级重点开发建设区域,是市政府规划布局的数字经济总部经济集聚区,是支撑罗湖未来产业空间释放及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目前片区已形成待出让用地约36公顷,一批城市更新产业项目拔地而起,吸引中海、华润水泥等一批央企入驻,引进国家城安院等一批国字号科创平台,相继建成新材料产业大厦、润启科技大厦、清水河复明等一批产业项目和市政项目,汇聚了宏翔新材、中金岭南、软通动力、周六福等一批营收十亿级总部企业,清水河总部新城正加速崛起。

玉龙片区地处清水河总部新城西侧,位于红岗路以西的银湖山麓,是深圳“山海连城”计划“一脊一带二十廊”中“银湖山-围岭”段的重要节点,山脊翠脉环绕,清水河从中蜿蜒穿过,生态环境优越,是中心城区的一块“生态宝地”。北侧玉龙填埋场完成环境修复后,将与南侧发展备用地连片整合,形成约30公顷集中连片用地,未来将打造超过100万平米的产业空间,成为清水河总部新城的核心拓展区和开发主战场。

2023年,罗湖区会同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了玉龙片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工作,向全球优秀设计机构征集了最前沿、最创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及规划设计方案。玉龙片区初步规划开发规模超百万平方米,定位为“山水云台·数创智谷”,将打造数字产业集聚的创智高地、城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绿谷、多维立体复合的漫游公园。

罗湖区委书记范德繁表示,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项目是全国首个中心城区“环境治理+开发建设”的发展样本,也是从增量依赖转向存量挖潜,把环境负资产转变成生态正资产的生动实践。项目挖方体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技术标准高,各参建单位要拿出最精锐的队伍、最高超的技艺和最充足的保障投入项目中。要科学组织施工、精准倒排工期,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力争打造成为全国标杆示范项目。

采写:南都记者林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