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因果轮回吗?很多人坚信好人有好报,所以,庙里的香火越来越旺。有一句名言说得很残忍:如果求佛管用,那么你连庙门都挤不进去!在这个社会上,任何好事都是人脉运作和利益博弈的结果。认知单纯的人,永远想不明白。

我出身农村,大学毕业后入职这家国企集团,这是一家几十年的传统老企业,内部人浮于事、人际关系复杂、利益链条盘根错节,“体制味”非常浓厚。由于企业没有活力,长期不流动,各层次领导人员一辈子蹲在职位上不动,必然导致“关系”盛行。像我这类外来的毕业生,只能派到基层一线补充“新鲜血液”,有关系有背景会送礼的人才有机会进机关。

这家传统老企业的生产主力在基层一线,一般都位于偏远的野外地区,老天爷在资源禀赋上还是公平的,资源都分布在地球的蛮荒之地。我们这家老企业倡导“扎根一线”,因为真正的一线真的缺人才,但真正的人才谁愿意一辈子呆在荒原之上,你可以吃苦,但老婆、孩子、老人怎么办?所以,我“扎根”一线五六年,那是没办法的事情,有关系的人都调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企集团下设的二级单位主要是厂矿,集团总部在省会大城市,二级厂矿机关在地市城市。城市里的居住环境、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肯定比乡镇要好的多,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照顾老人,每一名基层人员的梦想都是想调到厂机关,如果能调到省城总部那就是祖坟上冒青烟。

行走职场,如同江湖,要想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在当今社会,满足“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还远远不够,现在的竞争过于内卷,没有“贵人”提携,前面三项都满足也不行。这是由“体系内”的选拔规则所决定的,提拔的发起由上级领导提名才能发起,没有“贵人”的提名,选拔工作是无法启动的,前面的“天时地利人和”只是充分条件,转化不成“必要条件”。比如,厂业务部缺一个副经理,大家都觉得小林合适,天时地利人和,但厂长不喜欢小林,厂长不发起选拔工作,那么,这个职位宁可空缺,小林也得不到。

我在基层工作五六年后,遇到了一个“贵人”,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贵人”,“贵人”都不知道他是我的“贵人”。这位“贵人”就是张副厂长。张副厂长在厂里是一股清流,用现代语言就是“另类”。张副厂长是典型的专家型人才,高学历,主体专业,基层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超,在当时要求配备专家型人才的大背景之下,被提拔为副厂长,分管技术工作。

张副厂长成为厂领导之后,继续保持了专家的风格,并没有变成“油滑”的人,与班子其他成员有点格格不入。张副厂长不改技术人才的思维,喜欢从技术本身出发考虑问题,不会考虑那些人情世故和利益关系,这就毫无避免地与林厂长发生了矛盾。在体系内单位,这种人性格耿直、一丝不苟、就事论事、认真负责,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往往不受大家的欢迎,不但不受领导待见,也不受下属喜欢,有时候连个朋友都交不到。

张副厂长喜欢独来独往,全身心投入工作,也有一种“万事不求人”的心态,这种领导工作能力再强、业绩再好,往往也混不好。道理很简单,他坚持原则,上级就没有利益。他不徇私情,不按照领导思路办事,还顶撞上级,上级就不把他当自己人。他不打“擦边球”,不给下属办私事,工作要求又严厉,下属得不到多余的好处,自然也不跟他亲近。这种人就是干活的机器,对单位是好事,对他本人就是坏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副厂长这种性格,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领导不喜欢,但像我这种老实肯干的人就有好处。单位选拔人员,关系户和送礼的人占尽便宜,老实人吃了大亏。恰恰因为他坚持原则,我们这种没有关系、不会送礼的老实人才有机会喝一点汤水。张副厂长有恩于我,不是我输送利益,而是他的这种刚硬、正直的性格。

多年前,我在基层工作,也梦想着能调到厂机关工作,改变我的命运。我平时除了钻研技术,还喜欢写一点稿子。张副厂长分管的部门急需一个既懂技术又会写作的复合型人才。我因为在集团征文比赛中获了奖,被张副厂长发现了,就要“点名”借调我去他分管的部门工作。林厂长的想法跟他可不一样,林厂长想把跟自己有私情的美女下属调进去,一方面解决美女进机关的问题,一方面给张副厂长分管部门“掺沙子”。

换其他的领导,肯定服从林厂长的意图啊,因为林厂长在厂里说一不二,很多领导也是他一手提拔的,再说了,林厂长在集团总部还有强有力的后台支持。林厂长在张副厂长这里就碰了“硬钉子”!张副厂长坚决不同意林厂长的意见,坚持把我借调过来,理由很强硬:我借调小周(我),是从工作角度出发,你安排小赵(美女),是从私人关系出发。你若徇私,我就向上反映!林厂长吃了哑巴亏,只能无奈同意了张副厂长的意见,据说林厂长在办公室气得摔了一个茶杯。

我跟张副厂长非亲非故,也没有请客送礼,我调入厂机关,完全得益于张副厂长的正直性格。从这个意义上讲,张副厂长是我的“贵人”,但他自己从来没有向我“卖好”,可见此人确实是一位人品高洁的正直之人。我本来想对张副厂长表示感恩,但张副厂长对我自始至终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我只好把感恩的举动压了下来。林厂长把我划入张副厂长的阵营,对我一直不冷不热的。

我在厂机关工作几年, 又被集团组织部门看上,调我去了总部组织部(人力资源部),从此,跟张副厂长很少联络了。张副厂长就是这种人,没有朋友,交往的人只谈工作,我跟他没有工作交集,自然而然就减少了联系,也就是逢年过节,我给他发一个祝福短信。

张副厂长退休后就默默离开了单位。其实,有些正直的员工还是想给他送行的,但大家都知道他跟林厂长不对付,担心林厂长给自己穿小鞋,所以,也只能用目光给他送行了。林厂长这个人的胸怀不大,睚眦必报,没有给张副厂长送礼,世态炎凉、人走茶凉,略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副厂长退休不久,他女儿大学毕业,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按道理说,像张副厂长这个级别的领导,即使退休了也是有一定人脉的。可是,张副厂长永远都是一副“万事不求人”的心态,再说了,他始终认为自己的女儿很优秀,不愁找工作。可他不知道人情世故的威力,他女儿即便笔试成绩名列前茅,但在面试环节也被刷下来。明白人都知道面试的猫腻,可张副厂长不求人,不送礼,不托人情,他女儿再优秀又能怎样?

张副厂长在职时就没有积攒人脉,也没有留下人情,跟其他领导关系也不好。退休了,自然也没人欠你的人情,以前的工作关系看你退休了,自然也不会买你的账。张副厂长没有求我,但我听说了他的事情,这个时候,我已经升任了集团的组织部长,我有些纠结了,张副厂长没有请我帮忙,我主动帮忙会不会显得自作多情?

集团招聘人才,一般由组织部(人力资源部)成立招聘工作组来运行。我看见张副厂长的女儿也报名了,而且笔试成绩不错,我仔细调阅了她的简历和资料,实事求是地说,他女儿确实是一个人才,而且我们集团也需要这样的人才,可惜的是面试环节,打招呼的太多,评委们往往照顾各方面的利益,没人关照的人选自然就被“筛选”掉了。

我内心深处,对张副厂长有一种深深的感恩之情,如果没有他的坚持原则就没有的今天,尽管他不知道他是我的恩人,也不需要我的感恩,但我总想找机会感恩他。他女儿求职的事情,于公于私,我都应该尽一点心意。

于是,我亲自参加了面试,对他女儿的面试表现给予充分肯定,评委都不是傻子,纷纷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张副厂长的女儿被录取了,实事求是地讲,他女儿很优秀,就应该被录取,我并没有违规徇私,只是坚持了正义,给了她机会而已。我心想,这是张副厂长一生光明磊落的回报,他女儿也应该成为公平正义的受益者。

当张副厂长知道女儿被录取后,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我就知道我女儿很优秀,她百分百会录取的!如果她不被录取,那还有正义吗?我听说,要进你们单位至少要送20万,我女儿争气,一分钱不花就入职了,替我省了20万!

我淡淡一笑:是的,这么优秀的人才,就应该被录取啊!他不知道我在暗中帮他,还天真地认为自己女儿凭本事被录取的呢!我看破不说破,也没有向张副厂长邀功卖好,也没有说我这是报答你的恩情,就让张副厂长保持这份对公平正义的美好理解吧!

PS:看着张副厂长的女儿顺利入职,知道张副厂长高兴地手舞足蹈,我只是默默地祝福他。我在想,我是张副厂长优秀人品结下的善果,我也应该为他的人品开出善良之花。其实,我对张副厂长最好的回报,就是默默地帮助他,并让他觉得这个世界上始终有一缕阳光照耀。您说对不对呢?(职场小故事,弘扬正能量)

PS:原创首发于6月24日13:07,三天限制期满发公号。全网抄袭、洗稿太多,敬请关注原创作者职场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