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6月27日5时,百色工务段综合维修车间大型机械维修工区36名职工分成两组,携带工机具集结路肩等待天窗命令下达。

“南昆线下行198公里至202公里封锁,可以上道作业。”5时21分,随着青年工长黄德鹏下达作业指令,一场紧张的大机捣固施工作业拉开序幕。不多时,作业人员跟着“大黄蜂”在线路上缓缓移动,开始作业。“大黄蜂”是铁路养护线路的大型养路机械。

为保障汛期行车安全,自6月5日以来,百色工务段组织党团员业务骨干在南昆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线路捣固作业,提升管内线路设备质量,夯实行车设备基础。

综合维修车间大型机械维修工区是全国铁路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现有职工34人,班组平均年龄不到35岁,承担南昆线线路捣固、道床整形、配合卸砟、集中修等工作任务,是此次南昆线线路捣固任务的主要力量。

“注意下镐位置!”黄德鹏通过对讲机与驾驶室内操作手进行联控提醒。捣固车驾驶室内,青年操作手张翔一丝不苟地盯着显示器,熟练地输入数据。严格执行作业标准是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的关键,捣镐下插的深度、夹持的时间、起拨量的参数都需要复核技术标准,施工质量才有保障。

车间技术员封多跟在捣固车后,手推轨检仪检测线路几何尺寸,不时观察捣固车各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他青工有的拿着道尺复检,有的用弦线绳检测线路平顺度,有的对钢轨进行整修,有的使用拉铲、镐耙把石砟填入镐窝……大家身穿黄色防护服在认真作业,现场忙而有序。

“视线不好,大家注意看好脚下的路和周围的环境,注意安全。”现场灰尘扬起,封多不断提醒职工注意卡控安全。作业天窗时间有限,需要各个环节的人员精神高度集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很有可能造成当日计划延迟,影响后续列车运行。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任务,封多和其他技术人员分段盯控作业进度和劳动人身安全。

7时50分,喧嚣褪去,封多拿着道尺做最后的复检,把控列车放行条件。8时10分,现场作业结束,正常开通线路。(张夏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