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青藏公路、川藏公路通车七十周年:

回忆我们庆祝川藏公路通车三十周年

向南阳

向南阳

四十年前的1984年,当时我在原成都军区后勤部军事运输部的交通战备办公室任副团职参谋,部里为了庆祝川藏公路通车三十周年,决定编写一本有关川藏公路的资料性小册子发放到有关部队基层,以宣传、教育广大官兵了解、认识川藏公路的来之不易,保通不易、保畅更难。用以鼓舞战斗在川藏线上的广大官兵发揚十八军老前辈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与四川、西藏地方政府一道努力做好“军民共建文明川藏运输线”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运部尹耀新副部长把编写小册子的任务交给了我,並叫李天社协助我完成此项工作。要求小册子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我立即着手查阅资料和收集整理有关材料。觉得还欠缺一些现场照片,于是我提出需要补充一些实地照片。尹耀新副部长立即派车,叫我同李天社一起去现场补拍。为了便于印刷,我们还专门购买了一卷彩色反转片胶卷(当时彩色照片是很少的)去拍摄。那时条件限制,部里只有一部海鸥牌的120相机,它是我们此行携带的唯一武器。

我与四川省交通厅交战办联系,请他们给有关公路养护部门打招呼,给予方便。我们第一站到了雅安,时任雅安公路养护总段总段长的韓儒理(他后调任交通厅副厅长、省技术监督局局长)十分热情地接待我们,亲自陪同我们到飞仙关拍摄当年十八军修建的吊桥。雅安公路养护总段担负着川藏公路从名山县与邛崃县交界处起到二郎山顶止路段的养护、保通和病害整治等工作,对在雅安境内的川藏公路畅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到康藏公路的第一桥一一飞仙关吊桥时,正好遇见总段所辖的天全养路段的同志在那里维护、保养吊桥,而且他们还在桥下河里钓到一条雅鱼(那时很稀少了),邀请我们去吃雅鱼。我们完成拍摄任务后韓总段长有事就回雅安去了,他安排我们去吃雅鱼。我们感到盛情难却,客随主便,就跟随天全养路段的同志去了,晚歺就在他们食堂里,品尝了闻名遐迩的雅鱼美味,。当晚我们就住宿在天全县政府招待所了。

次日一早我们就赶到“高呀吗高万丈”的二郎山顶,要碰上好的天气,才能拍摄到二郎山的照片。那天,可能是修建二郎山公路段的英烈们的护佑,也是天老爷对我们的额外眷顾,天气很好!大渡河对岸的贡嘎山清晰可見,常年浓雾笼罩的北坡,向我们展露了真颜!我们很顺利地完成了拍摄任务。

尔后,我们又下山到泸定,拍摄当年十八军修建的大渡河铁索吊桥。这里又属于康定养护总段管辖了,他们和雅安总段均直属省交通厅公路局领导。该总段承担着东从二郎山顶起,西边:川藏公路北线翻越雀兒山到德格岗托金沙江大桥止;川藏公路南线经雅江到巴塘的竹巴笼金沙江大桥止。在甘孜州境内的整个川藏公路南北线路段的养护、保通、自然灾害的抢修和治理等工作,任务十分艰苦而繁重。几十年来他们为川藏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由于交通厅交战办已经事先通知了康定养护总段我们要去执行的任务,总段和所辖的泸定养路段都十分热情並积极配合。因为在大渡河铁索桥的上游不远处修建了新的钢筋砼大桥后,旧的铁索桥也就封闭了,不准车辆和行人通行,作为战备桥而保存、保护,必须经养护段的同意或陪同才能进入和拍照。我们在他们的陪同下,很顺利的完成了拍照任务。当晚就住在了泸定兵站,次日返回了成都。

回来后,我抓紧文字部分的篡写。图片部分,有的要从资料、书籍中的图片进行翻拍,然后在我们自己的暗室里冲洗胶卷、放大成照片才能去排板印刷。彩色照片只能找相舘放大,反转片印刷厂可直接排板。另外还附有川藏公路线路示意图(标有各兵站间的里程表),这部分排版印刷工作就交由李天社负责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字部分除了前言和大事记外,我分了六个章节,分别是:一、 川藏公路的地位;二、川藏公路的自然环境;三 、川藏公路修建经过;四 、军队在川藏公路中的贡献;五、川藏公路的改造与发展;六、战斗在川藏公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完成初稿后,呈尹耀新副部长审阅,最后由王世麟部长批准,定名为《川藏公路三十年 资料简编》。不公开发行,为内部资料。李天社帮助我抄写滕清后,送军区印刷厂排版印刷。当时不允许个人著名,是以军事运输部的名义出版的,印好后就发送给军区各汽车团、川藏公路沿线各兵站、油库(站)、医院、仓库和西藏军区的有关部队。得到了部队的好评和赞扬!

我们就以这样的方式纪念了川藏公路通车三十周年!

值此川藏公路通车七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悼念为川藏公路的建设、管理和保通保畅工作,呕心沥血,毕生为川藏公路战斗的原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王世麟、军事运输部副部长(后任成铁军代处主任)尹耀新和我的战友、摄影大师李天社,以及为川藏公路作出贡献而逝去的老首长和战友们!

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向南阳:1943年11月生,1969年重庆交通学院毕业分配入伍到西藏军区公路测量队,70年调到邦达工指修机场,竣工后于78年调到成都军区后勤部军运部,90年转业到四川省交通厅工作。

作者:向南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向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