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写到“天下修道,终南为冠”,其实还有一个成语:终南捷径。

这两个意思当然是相反的,但是历史上有一个人,完美的综合了这两个,这就是宋代的种放。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种放,但是《水浒传》中的“小种经略相公”应该还记得吧,著名的种家军开创者种世衡,就是种放的侄子。

种放是陈抟的学生,带着母亲隐居终南山豹林谷30年。我查了一下资料,豹林谷就是现在的抱龙峪,以冰瀑著名。

他的父亲当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长,所以他来这里隐居也是有原因的。

种放在终南山坐而论道,授徒讲学还交游广泛,这个名气慢慢就大了,传到皇上的耳朵里,就征召种放。

种放很高兴,但是他的母亲反对,不但反对,还批评儿子:我说不要你舞文弄墨,你不听,现在被朝廷征召,不得安生。

这个母亲不但训斥了儿子,还把儿子的笔墨纸砚给烧了,要种放和她搬到终南山更深处。

这样种放就在终南山隐居30年,一直到他母亲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宋朝的皇帝对隐士还是待遇很高的,据说逢年过节都有礼物,这个种放也没少接受。

等母亲去世后,宋真宗再次征召的时候,种放就半推半就去了,和皇上聊的挺好,当了工部侍郎,过了几年官瘾。

这个时期种放一会辞官,一会儿做官,当过右谏议大夫、给事中,给皇上当秘书的角色。而且这个时期的种放贪污受贿、腐败奢侈,口碑就差了。

终于,晚年的种放还是辞官归隐。一天早上,种放早早起身,穿上道士衣裳,召门生一起饮酒,几巡酒后就安然离世,终年60岁,皇上诏赠工部尚书。

关于隐居还是不隐居的事情,这个要随个人的意愿,别人是不好提什么意见的,但是这个种放一生争议这么大,是别人把自己的意见带入了。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从一而终的事情,你认为别人当然的事情,别人没有做,你就生气,骂别人看不起别人,这就显得小气了。

从种放的一生来看,他倒是一个孝顺的人:妈妈在的时候,他听从妈妈的话;妈妈走了,他听从自己的内心,倒是没有什么指责的。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不是都有一个山林梦吗?

看看种放的这首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日山居

宋 种放

阴阴林木静,寂寂无人境。

红绽紫葳香,岚沈玉膏冷。

看云时独坐,慎事常中省。

何客驭风来,新篁动疏影。

这首诗就是写自己在终南山隐居的见闻感受。

你看着多么幽静的地方,有花香有鸟语,还很凉快。我没事的时候一个人看看云,想想心里事。咦,是谁过来驾着风过来,你看竹林中有他的影子。

诗很安静,心情也不错,要比后来当了官的他,还操心自己田地里的收成看着要潇洒得多。

种放爱喝酒,隐居的时候自酿高粱酒,当官的时候当然喝茅子了,他有一个号,叫做“云溪醉侯”。

不过,这个种放一生没有娶媳妇,他当官要那么多的财产干啥?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