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最后一位军统的北平站长在京被抓获,而让他露出马脚的,竟只是一台电视机。这是怎么回事?

这位北平军统站长名叫李家琪,被抓时,他正在自己的小胡同院里翘着脚,看着电视,嗑着瓜子。

在邻居眼中,这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是个极好的人。日常会给邻居一些帮助,遇见都热情地打招呼。在家里,对待妻子也不错。

于是,邻居们都不知道他犯了什么事,纷纷议论了起来。直到李家琪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胡同口,众人还是疑惑不解。

这台电视机是他暴露的根本原因?一台电视机而已,如何能够让他入狱呢?看了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李家琪是谁?

早期的李家琪也算是一个热血青年,不过,在那个战争不断的年代,谁的日子都过得难。为了能够活下去,李家琪跟随家人一起从老家河北搬到了北平。

一家人靠着一个小摊为生,每日挣得不多,但仅为那几个子儿,李家琪常常口水都说干。

那时的他虽然还是个孩子,似乎不谙世事,但随着父母的不断熏陶之下,李家琪也耳濡目染地掌握了一些“经商”的技巧。

此外,他还练就了一双“巧舌”,学会了八面玲珑地为人处事。无论是谁来他家买东西,都忍不住夸这个孩子好能干,以后长大肯定是一块好料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在这些不断的赞美声中,李家琪也逐渐在内心深处埋下了一些“我很了不起”,“我要干大事”,“我很优秀”的思想种子,只是此时还在暗暗萌发,也没有变异而已。

或许正是因为父母能说会道,也教会了李家琪为人处事,周围的人都愿意来他家买东西

于是,这个一开始穷得叮当响的家庭,开始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一些积蓄。

父母对这个儿子还是抱有比较大的期望,因此在自己手头宽裕一些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多读点书,将来好出人头地

父母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李家琪正在慢慢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一开始,李家琪还表现得很好。在学校接受的都是爱国主义教育,自小受到熏陶,心中自然也想报国

只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1937年,日军践踏中华大地,北平逐渐沦陷。当时,李家琪和其他爱国学生一起加入游行,立志赶出侵华日军

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赶上了国民党的“招新”

原本就一腔热血想要报国,听说国民党正在组一个团队,主要商量抗日活动,李家琪自然也不能错过。

他在了解清楚之后,二话没说就赶紧报名加入。那时的他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但已经是那个组织里的交通员。

李家琪的“升职之路”

在加入军统地下组织后,李家琪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爱国热情。

同时,他还利用起在家期间帮父母售卖东西练就的口才,三言两语就把上司哄得开开心心、舒舒服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司因此也对李家琪颇具赏识,有了好事也会想着点李家琪。这也为他之后的晋升之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李家琪的直接上司是个心狠手辣的人,而且军统虽然提供情报,但同时也有很强的“帮派”味道。

在和上司接触多了之后,李家琪的好品质也逐渐开始萌发恶化的种子

在“组织”内待了几年以后,李家琪刚满二十岁时,就已经实现了几级连升,直接成为北平战的行动副队

这一职位,无疑为他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抗日战争结束,从前那个热血的爱国青年一去不复返

在掌握一定的权力之后,似乎也已经失去了心中崇高的理想,转而关注的,是怎么能够获得国民党高级领导的赏识,以及怎么在自己的位子上拿到更多“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战爆发,社会各路人士都对国民党不满,为了镇压民愤,蒋介石下令镇压。于是,李家琪也接任了北平的镇压任务

由于前上司的狠毒,李家琪也耳濡目染地“学”到了很多。

对于提出不满的群众,李家琪采取一些异常暴力的手段,致使民愤更重。

同时,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分子”,李家琪甚至大下杀手,还抓了我党的多名组织成员,致使我党情报网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