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铸造黄梅戏丰碑的戏剧史家——记为黄梅戏艺术事业奋斗终生的桂遇秋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潜心戏曲,着力搜集,载誉自京城,一出黄梅歌百代;

如掌情形,等身著述,乘槎游月汉,连朝艺苑泣宗师。

这是1999年12月底,黄梅县楹联学会为悼念桂遇秋先生的挽联。

这副挽联赞颂了桂遇秋先生毕生执著黄梅戏艺术,追寻黄梅戏流播发展轨迹的功绩,表达了黄梅人民对这位享誉“将黄梅戏请回娘家的‘先遣者’”、“铸造黄梅戏丰碑”的黄梅戏史论家逝世的沉痛心情。

1934年11月10日,桂遇秋出生在湖北省黄梅县杉木乡桂畈村一个农民家庭。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土桥法庭庭长、黄梅县采茶剧团党支部书记、县委宣传部宣传科长、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县文化局调研员,对黄梅戏研究有着卓著的建树,被评定为国家二级编剧,曾荣获国家民委、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等三部门颁发的“嘉奖证书”;中共黄冈地委、中共黄梅县委授予的“优秀政协委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

毅然而生振兴故乡黄梅戏的历史使命感

桂遇秋自幼天资聪颖,虽然只读三年私塾,但他勤奋刻苦,过目成诵,有小神童之誉。他从小就对黄梅的山歌、茶歌、樵歌、渔歌、牧歌、船歌、门歌等民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幼就爱看“乐柯记黄梅戏班”演唱的采茶戏,故对黄梅采茶戏 、“黄梅调”、“黄梅腔” 更是情有独钟。

他觉得,黄梅戏曲调美,黄梅戏剧情美,黄梅戏文更美。它叙人间情,说人间事;讲人间暖,诉人间冷;言人间爱,道人间恨,是美妙绝伦的人间绝唱,应对它进行专题研究。

从此,他不仅欣赏艺人的演技,还注重搜集黄梅戏的唱本。凡是他看过的黄梅戏,都要想方设法把唱本弄到手,一本一本地用牛皮纸做封面,用针线装订好,放在衣箱中珍藏起来。他懂得:剧本剧本,一剧之本,那是黄梅戏艺术的一份瑰宝,如果没有那些惊天地、泣鬼神、感草木、动人心的唱本,黄梅戏何以能走遍天下,誉满天涯?更重要的是他要从那些瑰宝里吸取艺术营养来丰富自己,再创造出崭新的黄梅戏艺术来。

他没日没夜地阅读着珍藏的黄梅戏传统剧本,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哺养着他,也培植了他决心继承和发展黄梅戏艺术的信念。

1957年,他任黄梅县法院土桥法庭庭长。一次,他出差到因黄梅戏而走红的安庆,有幸观看了王少舫、严风英演出的黄梅戏。两位艺术家精湛的表演艺术令他陶醉。相形之下,故乡的黄梅戏就大为逊色。眼看着黄梅戏在安徽发展起来,而在其“娘家”黄梅却陷于困惑之中。两相比较,令他感到无比忧虑和焦灼!于是,他毅然生出振兴故乡黄梅戏的使命感来。他决心辞去法庭庭长之职,要求到县采茶剧团工作。

1958年4月5日,黄梅县黄梅戏剧团在武昌洪山大礼堂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了黄梅采茶戏的代表剧目《过界岭》,赢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众多戏剧家的阵阵掌声,毛主席说:“文化要交流,国际之间要交流。黄梅采茶戏发展到现代黄梅戏,是一个进步,是交流的结果。”听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示,更加坚定了桂遇秋从事黄梅戏工作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桂遇秋

挑起了振兴娘家黄梅戏的历史重任

由于毛主席观看了黄梅采茶戏《过界岭》,1958年8月,有关部门决定,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更名为黄梅县采茶剧团,团长乐柯记。在桂遇秋的再三要求下,中共黄梅县委批准他到该剧团担任党支部书记(原黄梅县黄梅戏剧团党支部书记为县文化科副科长曹荫棠兼)。上任伊始,他与团长一起,带领采茶剧团的全体演职员,责无旁贷地挑起了振兴黄梅县黄梅戏的历史重任。

桂遇秋深知,剧团要发展,黄梅戏要创新,离不开优秀剧本、离不开优秀演员,也离不开音乐的伴奏,于是他着重抓了以下四点:

一是抓剧本挖掘、整理。1959年开始,他在县剧团前几年对黄梅采茶戏传统剧目初步挖掘、整理的基础上,重新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全面挖掘、整理工作。具体方法是,组织全县知名老艺人对黄梅采戏传统剧目中的当家戏和有关剧目,进行长达一个月的内部观摩演出,听唱腔,录戏文,摸家底,如实记录了黄梅戏“36大本,72小出”的全部传统剧目,共记录手抄大本戏41本,小出72个,约300余万字。

此后,他曾沿着黄梅戏流播发展的漫长曲折的轨迹,开始了他的科学考证。历经40多年,他先后跑遍了鄂、赣、皖、浙、闽、潮、豫7省56个县市的部分城镇和乡村,走访了与黄梅戏有关系的采茶花鼓等28个剧种的480多位老艺人、老文化、老戏迷,查阅了所到的各省地市县的通志、府志、县志及文献资料2500余册,选读了元以来的野史,文人笔记、诗词、民间文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戏曲期刊2000余册,研读了传奇杂剧、黄梅戏与花鼓诸腔的传统剧目700余个,选录了唱腔磁带29盒,搜集黄梅戏大小剧本306本(出),考证、搜集、整理的有关黄梅戏的艺术档案达350余宗,计千余万字。首次向世人介绍黄梅戏起源、传播、发展概况,首次将几百年来黄梅戏艺人口传心授的“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传统剧目名称,以文字形式见于报端。此举为流传于鄂赣皖三省的“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的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定型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为确定黄梅县是黄梅戏发源地提供了有力佐证,为促进黄梅县黄梅戏的振兴和全国黄梅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挖掘黄梅戏剧目时,桂遇秋深入老艺人之中,与老艺人朝夕相处,情同手足。他拜老艺人为师,虚心求教,学到了不少黄梅戏的基本知识。同时,他还与艺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对家境贫寒的艺人,他总是慷慨解囊,予以帮助。

黄梅采戏著名乾旦余海先,艺名“盖三县”,当时患有严重肺病,因家境贫寒,经济困难,无钱就医买药,使病情日益严重。桂遇秋第一次去看望他时,就给这位老人送去300元,为余老购买补品和弥补部分药费。此后,还经常带营养品去看望余老,前后共花去800多元。解囊相助解决余老不少实际困难。这是他两年工资的总和。当时,桂遇秋每月工资仅30多元,而且老父长年卧病在床,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生活费,全靠他的微薄工资维持。对此,余海先老人深受感动,打开心扉将30多本不愿意传授给后辈艺人的珍稀传统剧目全部传授给了桂书记,并讲述了黄梅戏的历史、部分知名艺人生平、师承关系、黄梅戏行话、轶闻传说及个人从艺生涯。桂遇秋在其《名副其实的盖三县——余海先传略》一文中说道:“我所搜集的黄梅戏传统剧目,由他提供的将近1/3”。

为了挖掘已失传的黄梅戏传统大本戏《刘子英打虎》,他跑了上乡找下乡,跑了本乡访外乡,终于得知本县张河乡八里铺(实为柳桥邓渡村卢庙林),有一位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的老艺人柯火英女士唱过此戏全本。1962年6月,桂遇秋十多次登门求教,如孝子一般地敬重她,在她病重期间,冒雨步行几十里去探望这位孤苦零仃的老艺人,为她倒洗便桶,打扫房子,煮上鲜汤喂着她喝下去。他的真情温暖了老人的心。桂遇秋在《两代名优——坤旦柯火英与她的女儿张冬枝》一文中写道:“她将黄梅县失传已久的《刘子英打虎》上下两本戏口传给我,还传了《乌金记》、《姻毡记》中两段别人不知道的边词。”

二是着手抓演职员的培养、提高。作为一名戏剧工作者,作为一个艺术团体的领导者,他更懂得加强剧团建设、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性。当时的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是以黄梅采戏名艺人项雅颂、乐柯记的“乐篱班”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尽管1955年吸收了一批青年学员,但大多是随团跟班学艺,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学习,艺术人才显得青黄不接。

剧团要发展,黄梅戏事业要创新,培养一代新人刻不容缓。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剧本文学、音乐唱腔、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方面全面创新的经验,对他启发极大。他决计挑选一批学员去安徽学习,以创新黄梅戏故乡的黄梅戏事业。

1959年4月,桂遇秋去合肥,向他的本族革命先辈时为安徽省委书记处常务书记、安庆黄梅戏创新发展的奠基人之一的桂林栖作了汇报,提出派学员到安徽学习的要求。同年7月,在桂林栖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安徽省文化部门、艺术学校的支持下,桂遇秋带领易春华、吕金姣等22名新接收的学员,赴安徽省艺术学校培训。一年后,这批学员学成归来,成为此后一直活跃在黄梅县黄梅戏台上的骨干力量。

三是抓剧本的创作、改编。在对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校勘的同时,桂遇秋又从传统戏剧的当家戏中选出《血掌冤》、《珍珠塔》、《李益卖女》、《山伯访友》、《送香茶》、《陈姑追舟》等剧目,亲自执笔进行创作、改编,然后搬上舞台。其中大本传统戏《血掌冤》,在黄梅县和鄂赣皖部分市县,先后演出了390余场。观众场场爆满,成为黄梅县黄梅戏最有影响的剧目之一。《送香茶》、《陈姑追舟》等传统戏参加了湖北省第三次戏曲汇演大会。《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发表了评论文章,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唱片。

四是改革采茶戏唱腔。剧团党支部抽出团长乐柯记、音乐师吴造华、老艺人余海先、项雅颂、桂三元等,记录了采茶戏主调【七板】、【二行】、【火攻】、【高腔】、【还魂腔】等各个行当的板式唱腔50曲,小调73曲,文曲唱腔170余曲。在湖北艺术学院王民基、史新民的指导下,对记录下的唱腔进行改革,用新改的唱腔,为改编、整理的《李益卖女》、《送香茶》、《於老四拜年》及移植南昌采茶戏《三代》、河南曲剧《红楼梦》等剧目配上了管弦伴奏。据此,桂遇秋组编了《黄梅采茶戏唱腔集》一书,风靡一时。

1961年5月,县文教局根据上级文化部门的指示精神,成立了《民间艺人协会》,以加强对民间艺人的管理。桂遇秋遵循上级指示精神,执笔起草了《黄梅县民间艺人管理办法》和《黄梅县民间戏曲工作者协会章程》,对全县采茶戏艺人进行了全面登记,向60人颁发了“教场证”,允许他们教场传艺。同年6月,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科专门派出8名学生来到黄梅,将《李益卖女》、《送香茶》、《於老四拜年》三个改编剧本的文词、音乐和唱腔,作为该校教学剧目进行排演,在合肥、安庆连续演出了30余场。新编的剧目开辟了一片崭新天地,其优美的曲调传遍大江南北,在鄂赣皖三省引起了很大反响。

将黄梅戏曲纳入县志的编写目录 为戏曲艺人树碑立传

在文化大革命中,桂遇秋起草的《黄梅县民间艺人管理办法》、《黄梅县民间戏曲工作者协会章程》被指控为“资产阶级反动文艺的黑纲领”;由他改编整理的传统戏《送香茶》、《陈姑追舟》、《血掌冤》等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目,被歪曲为“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帮才子佳人鸣锣开道,替牛鬼蛇神喊冤叫屈”的“大毒草”;将他几十年呕心沥血收集、整理、创作、改编的黄梅戏传统剧目和艺术资料化为灰烬。他被打成“黑帮”、“资产阶级反动文艺黑线的走卒”而送往当时黄梅县集中管制“黑帮分子”的红旗公社劳动改造。尽管如此,他仍然矢志不渝地研究黄梅戏艺术。他决心重新挖掘、搜集黄梅戏艺术资料。白天,他在田间地头向社员中的民间艺人、黄梅戏爱好者们讨教;夜晚,就躺在床上梳理所获得的成果,默记已经损失的黄梅戏传统项目和研究资料。

1978年,桂遇秋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任中共黄梅县委宣传部宣传科长。组织上安排他负责主编《黄梅县志》和党史征集工作。他将黄梅戏戏剧资料纳入县志的编写目录。通过几年的努力,桂遇秋与同志们一道圆满完成了《黄梅县志》(上部)的编纂任务,在县志中详细叙述了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结论。首次将黄梅戏从萌芽到创新,划分为道情和独角戏、“两小”和“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伴奏四个历史阶段;为对黄梅采茶戏、文曲戏传承发展有贡献的晚清艺人罗运保、聂炎保等人专门写了小传,列入县志人物传中。他还与人合编了《邓雅声烈士及其遗著》一书,均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与此同时,他亲自调查撰写的宛希先、邓雅声、沈建华、李子芬、柳真吾、吴致民等20几位全国知名烈士的传记,县团级以上烈士传记、小传64篇,先后在省以上刊物和专著上发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倾艺苑艳黄梅——怀念桂遇秋

潜心八春秋用心血凝成《黄梅采茶戏志》

1983年8月,中共湖北省委提出:“湖北是黄梅戏的‘娘家',一定要采取得力措施,把黄梅戏请回来。”喜讯传来,桂遇秋万分高兴。这是他30多年的梦想,30多年的追求,他决心为“把黄梅戏请‘回娘家’”作贡献,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黄梅戏事业。

第二年春,他利用县政协委员和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的身分,积极参政议政,为发展黄梅戏,把黄梅戏请回娘家建言献策,大声疾呼。

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他谢拒晋升县党史办主任的职务,请求县委让他去从事黄梅戏研究工作。县委同意了他的要求,委任他为县文化局调研员,专业从事黄梅戏艺术研究工作,并承接国家民委、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下达的国家“六五”跨“七五”艺术科研重点项目《黄梅采茶戏志》的编纂任务。

桂遇秋早就打算编纂黄梅采茶戏志,也积累了一些资料。但他原来所搜集的黄梅戏资料有将近三分之二毁于文化大革命中,现在手头的资料严重不足。而且,县财政困难,活动经费奇缺。但这些困难没有难倒他。

缺少资料,就从头开始搜集。他深人乡村,深人群众,到民间去搜集残存的黄梅戏传统剧目和艺术资料,去探求它的来龙去脉、源头流派。

缺少经费,就省吃俭用。他把稿费全部贴上了,大部分积蓄用上了。他要用心血和汗水去滋润黄梅戏这朵艺苑奇葩。

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载着他奔东跑西,一个掉漆的军用水壶伴着他走南闯北,一个过时的采访包跟着他访家串户。1984年10月的一天,桂遇秋骑着这辆破旧的自行车到距县城25里的藕塘村,收集一位农民保存的黄梅戏传统剧目唱本,接着又拜访了熟悉黄梅戏传统剧目和民间艺人情况的5位年迈老人。直到夜幕降临时才骑车返回城关。在距县城10多里的柘林铺地段,连人带车掉进2米多深的已经干涸的水渠里,摔得头破血流,大腿粉碎性骨折,卧床治疗3个多月。1987年夏天,他头顶炎炎烈日,骑车去离县城40里的王枫乡黄桥、车路村一带搜集黄梅戏史料,因中暑倒在花园村的路边。

就这样,桂遇秋终于将那些散失在民间的黄梅戏传统剧目全部搜集到手,计黄梅戏传统剧目大本戏106本,小戏200出,共600余万字,其中不少剧目为稀见狐本;文曲戏传统剧目20多个,约40万字,与黄梅戏、花鼓诸腔有关的弹词、宝卷32本,约80万字。还挖掘了不少与黄梅戏史沿革、班社概况和知名艺人的资料。为修采茶戏志提供了翔实资料。鉴于他在编纂工作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成绩卓著,1988年国家民委、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等三部门给他颁发了嘉奖证书;中共黄冈地委、中共黄梅县委曾授予他“优秀政协委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

经过6个寒暑,6易其稿,1989年10月,一部30万字的《黄梅采茶戏志》初稿完成了。后又经两度春秋,两次润色后送审,终于在1991年11月,经湖北省文化厅初审,国家文化部终审,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专著对黄梅戏在湖北省的起源、形成、流播的源流沿革、亲缘关系、表演艺术、音乐舞美、班社概况、名人传记、轶闻传说、民间风俗等方面进行了翔实记述。

在完成《黄梅采茶戏志》任务之后,他又从几十年来先后挖掘搜集的306本(出)传统剧目中,选出209本(出)进行了整理、校勘,结集为《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出版,共15辑,其中,全本戏100出,小戏109折,计四百多万字。每本戏除保持剧本面目外,均附有详尽的剧情介绍,是集黄梅戏传统剧目之大成的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剧目资料,具有较强的艺术和史料价值。在安徽省文化厅的支持下,由黄梅戏艺术界的朋友们共同筹资作为资料本内部出版,结束了几百年来历代黄梅戏艺人口传心授、没有文字版本剧目历史,完整系统地反映了黄梅戏发源地传统剧目的基本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15辑,全由桂遇秋收集校勘

与此同时,桂遇秋还撰写了《说唱文学与黄梅戏的历史渊源》《民间舞蹈与风俗杂艺在黄梅戏中的应用》《启蒙读物在黄梅戏中的应用》《民间体育在黄梅戏中的应用》《岁时风俗与黄梅戏》等论文,从1987年起在《黄梅戏艺术》杂志连载,在戏剧界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地戏剧刊物发表他的具有学术价值的黄梅戏艺术研究论文计200余篇(册),约300万字。

主撰《黄梅戏史料专辑》

1990年春,湖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为贯彻落实全国政协北戴河文史资料工作会议精神,约请桂遇秋主撰《黄梅戏史料专辑》。接受任务后,桂遇秋从他一生所积累的近千万字的黄梅戏史料中,反复挑选,沙里淘金,花了2个月时间,拿出了源流、剧目、表演、小传、班社、现状、附录7个专题的撰稿提纲。经省政协审核后,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投人撰稿、组编工作。1991年11月,顺利完成了28万字的初稿。在省政协主席会议的关心下,《黄梅戏史料专辑》于1997年2月刊载于《湖北文史资料》总第49期。这本资料立足“三亲”(亲闻、亲见、亲历),忠于历史,从黄梅戏的源流、与其他剧种的关系、传统剧目、名演员及“回娘家”等方面比较全面地追踪蹑迹,对了解、研究黄梅戏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为振兴黄梅戏事业,真正把黄梅戏请回“娘家”,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史实。

带着丰硕的研究成果,他加入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戏剧家协会湖北分会、中国歌谣学会、湖北社会科学联合会、黄梅戏研究会、江南诗词学会等10余家社团组织,被评定为国家二级编剧(后因有行政职务没有申报晋升一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要把我一生所追求的事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1996年,正当桂遇秋准备扩大对黄梅戏理论研究领域,实现新的“腾跃”之时,已愈花甲的他,最不愿意却又实实在在地听到了生命的报警之声。由于几十年长期奔波,浪迹梨园,伏案笔耕,超负荷透支生命,他已经身患多种致命疾病,特别是严重的糖尿病,时刻都会终止他的人生,结束他的事业。这时,他下定了与死神争夺时间的决心,以坚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审核资料,为撰写《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作准备。

1997年5月,他的病情加重,再次被迫住进医院。但在病情稍有控制时,又全力投入工作。此时,他视力模糊,看不清资料,更无法动笔,就用高倍放大镜,艰难地看资料、写文稿。为减轻他的病情,老伴几次折断了他的钢笔;儿女们反复收藏他的手稿。面对家人的关心爱护,他动情地说:“我知道我的时日不多了,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你们不要我动笔,就等于是扼杀我的生命。你们不要干涉我,我要把我一生所追求的事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没有这个句号,我活着比死去还难过……”。

在重病折磨的5年中,他的生命基本靠药物来维系。巨额药费和疾病折磨的双重负担,不仅没有击垮他,反而更加增强了他克服困难的信心。他惜时如金,以惊人的毅力,在高倍放大镜下,终于艰难地拟出了《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撰写提纲,准备对黄梅戏的历史渊源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考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计划根据400余名黄梅戏及花鼓诸腔民间艺人的血泪生涯素材,创作一部反映黄梅戏艺人血泪生涯的长篇小说,定名为《风雪梨园路》。至1999年逝世前,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架和资料的积累。遗憾的是他最终都没能了却这一桩心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桂遇秋签名赠给章华荣的一套《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

用黄梅戏唱腔音乐为我送行

桂遇秋在他即将走向人生终点的时候,最关心、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他的黄梅戏事业。他怀着对人生的眷恋,怀着对黄梅戏事业的一片深情,十分艰难地写出了《关于黄梅戏发展前景之我见》一文。他一往情深地写道:“发展、振兴湖北的黄梅戏,我认为要走开拓型的道路,认真学习安徽省发展黄梅戏的经验,把根深深扎在自己的土壤里……要抓好精品剧目的生产……要抓紧培养戏曲人才……要努力还戏于民……要加强戏曲声腔改革创新,树立具有湖北特色的黄梅戏艺术新形象。”

1999年12月23日晚,在其弥留之际,他嘱咐家人:“我走后不放哀乐,用黄梅戏唱腔音乐为我送行;把《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同我的骨灰葬在一起……”12月24日午夜,党培养起来的当代戏曲理论家、为繁荣黄梅戏艺术和党的史志工作付出了毕生心血的桂遇秋溘然长逝。

桂遇秋的逝世,是黄梅县人文艺术界的一大损失,更是黄梅戏戏剧理论界的一大损失。黄梅各界人士纷纷撰写挽联为他致哀。当时,县楹联学会为灵车写的挽联是:“史志宏篇留盛世,黄梅一曲送英灵。”

县文联的挽联是:“惊闻文苑凋香桂;痛惜黄梅逝哲人。”

他的好友写的挽联是:“碧水襟怀,有文兴艺,有诗颂国,新笔生辉人仰慕;清风肝胆,怀德练民,怀政尽忠,良才逝世友含悲。”

他儿孙的挽联是:“治学勤严,史海泛舟,沥胆披肝,心系先贤昭后世;修身淡泊,梨园耕垦,含辛茹苦,情倾艺苑艳黄梅。”

一幅幅挽联,倾诉着人们的崇敬之情,寄托着人们的无限哀思。

值得欣慰的是,在他去世后,其子孙遵其遗愿,首先完成了《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这部40万字的长篇力作,并从2005年开始分期连载于黄梅戏权威杂志《黄梅戏艺术》。接着将《风雪梨园路》申报为“湖北省长篇小说重点扶持计划”项目,经审核获得批准为正式签约的省扶持的重点长篇小说。

(资料来源于桂遇秋写的《1949至1982年黄梅采茶戏重要活动见闻》《我所搜集的黄梅采茶戏传统剧目》《三拜罗运保》《名副其实的盖三县》《两代名优》,以及桂靖雷《《执着黄梅路八千》等)

邓玉虎: 1942年元月生于黄梅孔垄邓渡村,196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 69年1月至11月在8207部队朱湖军垦农场军训二连劳动锻炼 。后分配于郧县、黄梅等县从事教育工作,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曾任教育股长,教育科长、县教委副主任(正局级)等职;退居二线后,任黄梅县楹联学会会长;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常务理事;主编出版《古代散文评析》《中学语文评析》《古代对联选集》;著有《二十世纪前的黄梅教育》《哀思寄情》《楹联基础知识十讲》《黄梅抗日联话与诗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