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8日,一架F-5F战斗机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作为国民党空军少校的黄植诚临上飞机前,深深地看着飞机上醒目的“中正”二字,却在心里盘算着他要完成的惊天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他的任务是对一位叫许秋麟的飞行员进行考核。

坐在驾驶室的许秋麟正在专心检查仪表,完全没有注意到一旁的黄植诚额头上的冷汗。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众多任务中一次再平常不过的飞行。可他不知道,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他经历了怎样一场惊心动魄的“训练”。

黄植诚和这架飞机在当天上午降落在了福建福州机场,而落地时飞机上只有黄植诚一个人。没错,黄植诚的惊天计划就是飞到大陆“投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到来受到了福州军区的热烈欢迎,按照当时的起义奖赏,福州军区还奖励了他个人65万元。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位黄植诚又是何许人也?他的“投诚”计划究竟是什么呢?

蓝天上的起义

1981年8月7日,黄植诚像往常一样来到台北桃园机场工作,年仅26岁的他因为个人飞行水平出众被评为少校。前途无量的黄植诚被所有人看好,包括一些老飞行员都对他的学习能力感到惊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台湾服役的五种战斗机型他都能灵活驾驶,飞行时间超过2100小时的他完成可以说是老资格。最让人值得敬佩的就是他主动请缨到飞行任务最多的桃园机场来服役。

这一行为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可是只有黄植诚自己知道,他到桃园机场来是为了完成一个惊人计划。

接到明天要负责审核许秋麟的飞行任务后,黄植城知道,机会来了。

不动声色的他还像往常一样工作,第二天也提前到桃园机场准备。两人一同上了飞机,走在最后的黄植诚多看了两眼机场,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盘算着飞机的油量和以往执行任务收集到的数据,黄植城熟练地操纵飞机起飞,按照在地面上商量好的计划,他们这次要一路向西抵达海峡中线,然后再原路返回。

坐在前座驾驶的黄植诚一直盯着仪表反馈的数据,坐在后座的许秋麟按照考核任务逐项完成。慢慢他发现黄植诚有些心不在焉,似乎忘记了他今天考核官的身份。

飞机很快就抵达了海峡中线,注意到这一点的黄植诚暗道“来了”,随即他面不改色地对许秋麟说:“我给你示范一次,你把暗舱关闭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他精通五种型号的战斗机,尽管他是天空中最灵活的猎手,可黄植诚说这句话的时候心跳还是止不住地加快。后排的许秋麟并未多疑,老老实实地按照他的吩咐关闭了暗舱。

计划进行到这里,黄植诚已经成功了一半,他并没有按照计划从海峡中线返航,而是直接进入低空越过海峡中线朝着福州机场飞去。为了防止台湾的雷达,他特意进入低空躲避雷达的侦测。

然后悄悄拔掉了无线电,切断飞机和地面的沟通,只要越过海峡中线,国民党的飞机是不敢追击的。黄植城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必须在许秋麟没反应过来之前飞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许秋麟起初还沉浸在他的操作技术之中,可越来越觉得不对劲的他突然私自打开了暗舱,这一行为让许秋麟发现了黄植诚的所作所为。

“长官,前面是大陆,我们要赶快掉头回去!”还未反应过来的许秋麟试图劝动黄植诚,可黄植诚接下来的话让他断了这个念头。

“没错,我就是要去大陆,你跟我一起去。”此刻冷静下来的黄植诚唯有一条道走到底,但是遭到了许秋麟的强烈反对。他的家人父母都在台湾,一旦他到了大陆,那他的妻子孩子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顾虑让黄植城一时间也有些不知所措,可是如今箭在弦上,这个时候回去他的下场一定不会好。看了一眼油表的黄植城发现剩下的油根本不够返程了,可许秋麟是一定坚持要回去的。

就这样,黄植城计算过后掉头飞到了“东引岛”的上空。然后许秋麟跳伞回去,而他则继续驾驶飞机前往福州机场。

他们是当天早上8点出发的,到了9点28分的时候,黄植城成功降落在了福州机场,得知消息的福州军区早已派人前来迎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植城的脚经过一系列惊心动魄之后终于踏在了祖国大地上,而这场蓝天上起义背后的原因也成为了众人心里的疑惑。作为一个前途无量的空军少校,黄植诚为什么要选择投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