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有一句经典对白: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究竟先打砥平里,还是先打横城?这也是一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究竟该如何抉择,就连向来英明果断的彭德怀总司令也为之犯了难,甚至还曾为其三改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方面取得了三战三捷的大胜,反观“联合国军”方面,则在志愿军的猛攻下,不断败退,到第三次战役结束时,联合国军已经被志愿军打退至北纬37°附近,甚至还丢失了汉城(今首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敌军不断后撤,中朝军队取得了连连胜利,士气大振。此时,对于是该一鼓作气继续追击敌军,还是该进行停战休整,也在中朝之间产生了分歧与争论,但是最终斯大林还是选择了站在志愿军一方,支持彭总司令停战休整的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老总深谋远虑,他深知,如今已经打到了三七线,一旦打过了三八线,其作战艰苦程度只会成倍增加,作战之艰辛难以想象。

当时的一句“打过三八线,雪水拌炒面”,成为了志愿军的战场真实写照。自打过三八线以后,志愿军们的生活条件尤为艰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且历经了前三次战役的连续高强度作战之后,此时志愿军战士们的身体早已疲惫不堪,兵员也迟迟未得到补充,若此时乘胜追击,志愿军胜算并不大。

战线向三八线附近不断推进的同时,我军的后勤补给线也将被拉长,致使我军后勤补给面临更大的困境,因此,此时不宜继续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彭德怀总司令后来的回忆表示:

"我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害怕过。但打过三八线以后,一直打到三七线时,我环顾左右,却有些害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志愿军方面于1951年1月8日起,开始进入到了为期两个月的停战休整阶段,计划两个月后,再对敌军发起春季攻势。

但另一边的美军却趁此良机,想要尽快恢复攻势,企图挽回自己在战场的失利局面,因此一场美军的大规模反攻行动,终于在1951年1月25日打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