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至29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024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全球最受关注的科技展会之一,MWC24上海云集了来自各行业的翘楚,一同分享最新科技的动态。

在巴塞罗拉举办的MWC24上,雷科技派出的报道团发现,AI是展会的最核心主题。小半年后,MWC移师上海的“分展”,趋势不变。本届MWC上海的主题为「连接之妙,逐梦无限」,与今年2月在巴塞罗那举行的MWC24一样,移动通信、互联网技术以及AI,都是本届MWC上海的主要话题。同时,AI仍是MWC上海站最核心的主题,我们能见到各路厂商在此大秀自家的AI新技术与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MWC)

开展首日,荣耀、联想、中兴等厂商举行了主题演讲,先后展出了旗下的最新技术,并探讨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其中各家都几乎绕不开一个话题:AI。在人工智能浪潮下,无论是主攻消费级市场的荣耀,还是通信领域的中兴通讯,又或是将全栈AI作为主要战略的联想,都交出了一份高分成绩单。

此外,还有更多厂商、运营商,在本届MWC上海站展出了旗下最新技术,接下来就跟随小雷的视角,一起来看看MWC24上海都有哪些黑科技展出吧。

AI、裸眼3D、人家车生态,这届MWC上海太精彩了

MWC作为全球顶级的科技展会之一,除了是各企业同台较量最新技术、分享科技前沿新成就的舞台之外,它同样展示了很多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这也是为何明明MWC是一个专业级的展会,却依然受到如此多普通观众的热爱。

接下来,小雷带领各位先来看看今年又有哪些新技术落地,又有哪些新技术、新产品即将要改变我们的生活。

一、小米:“人家车全生态”全面落地

继今年2月在巴塞罗那展出“人家车生态”后,小米也是终于带着小米SU7海湾蓝来到了MWC上海站,在展会上与米粉和各位观众们一同分享了“人家车全生态”的全新品牌战略。

本次小米参展的主题为“澎湃智联 生态无界”,即澎湃生态下的汽车、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等产品均有所覆盖,具体展出了小米14 Ultra、小米SU7、MIX Fold 3折叠屏手机等产品。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产品在澎湃OS下的互联互通,跨平台操作等。据报道,不少用户在现场体验了音乐、视频、文档等多媒体文件在不同设备之间的流转,感受澎湃OS下所有设备之间的畅快联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米)

比较可惜的是,小米并没有在本场MWC上海站举行主题演讲,也没有公布新品计划或是展出新品,这对于期待已久的米粉而言多少还是有点遗憾的。不过MWC上海站也的确是一场技术交流的盛宴,小米将“人家车全生态”战略确立后,也在这场展会中让用户体验到无处不在的智能生活。

二、荣耀:端侧AI赋能个人,护眼技术再升级

开展首日,荣耀终端公司CEO赵明举行了《AI共生时代,智能终端终将以人为中心赋能》主题演讲,首次公开了两项突破性的端侧AI技术——AI离焦护眼技术和AI换脸检测技术。

AI离焦护眼技术,即可根据用户的用眼习惯和环境,让智能终端主动变成为用户量身定制的“离焦镜”,降低屏幕与眼睛距离过近造成的视力损伤。据官方数据透露,用户在使用具备AI离焦护眼技术的屏幕阅读25分钟后,短暂性近视指标平均降低13度,最高降低75度,这标志着屏幕护眼技术首次从“预防”迈向“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荣耀)

AI换脸检测技术则是通过端侧AI能力,该技术可以自主识别用户视频通话中的画面要素,并在检测到视频内容存在AI换脸情况时向用户发出风险提醒。

这两项技术均是依靠端侧AI实现,据荣耀表示,相比起云端AI计算,依靠端侧大模型能够实时感知用户的位置和生理指标。此外,端侧AI具备强大且全天候在线的算力,能够处理复杂信息。在隐私保护方面,端侧AI相较于云侧AI更为出色,提供个性化、人性化且保护隐私的智慧体验。

另外,荣耀在主题演讲上也正式宣布即将推出荣耀Magic V3旗舰级折叠屏、新一代MagicBook AI PC以及Magic Pad平板电脑而前两款产品都将会刷新荣耀产品的轻薄记录。

三、科大讯飞:AI革新数字智造

作为中国智能硬件头部厂商,科大讯飞在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和确立AI硬件战略后便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在本届MWC上海站中,科大讯飞也带着“未来先行”主题,以及一众AI硬件到场,向来自全球的消费者展示了其最新技术和产品。

科大讯飞在本场展会带来了不少技术及产品,例如讯飞星火大模型V4.0、AI人格平台、智能陪练系统、智能合同和智能评标等。讯飞星火大模型具有内容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计算、代码编写和多模态生成等七大核心能力,为用户提供强大的AI支持。AI人格平台通过定制化训练,可以模拟多种角色,提供沉浸式对话体验。智能陪练系统为政企用户提供全真场景模拟和多维评价,提升员工专业能力。

在产品部分,科大讯飞展示了翻译机4.0、智能录音笔和智能办公本等。其中,翻译机支持85种语言的在线翻译和AI口语功能,智能录音笔具备多场景多语种录音转文字功能,智能办公本提供会议记录和AI助理功能,满足现代办公需求。

四、中兴终端:裸眼3D引爆全场

中兴一直都是通讯领域的巨头之一,而旗下也有不少亮眼的智能硬件在本场MWC上海站上展出,其中就包括曾在巴塞罗那MWC上展出过的裸眼3D技术及相关产品。

硬件上,中兴主要带来了中兴远航3D和Nubia Pad 3D II两款产品,前者是一款定位千元价位的裸眼3D手机,而后者则是早前发布的努比亚裸眼3D平板升级款,在裸眼3D技术上均有提升。至于中兴及努比亚旗下的手机家族,也是全数到场,比如中兴Axon 60 Ultra、红魔9 Pro系列、努比亚Z60系列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兴)

中兴还展出了仍未发布的红魔游戏本16 Pro,作为红魔旗下的第一款电竞笔记本电脑,它的到场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关注。这款产品也将联合红魔9S Pro系列在7月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一同公布,至于价格、详细参数,也要等到发布会才能揭晓。

此外,中兴还带来了不少黑科技产品,比如中兴 U60 Pro随身Wi-Fi、中兴 G5 Ultra智能终端,以及移动互联卫星终端,一款号称不换手机也能打卫星电话的手机配件。

不得不说,中兴今年展出的硬件、分享的前沿技术都相当令人兴奋,尤其是除了手机、平板、笔记本等消费级产品之外,还有像随身Wi-Fi、智能终端、卫星终端的产品,精彩程度也是可见一斑。

五、联想:AI全栈生态

联想今年在MWC上海站铺设了面积达1500平米的展台,展示了旗下包括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AIoT在内的数十种产品,分享AI全栈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联想本次的参展主题为“全栈AI,加速智能化转型每一步”,展区分为多个部分,包括AI终端、AI基础设施、AI解决方案与服务、AI赋能的ESG、以及AI聚焦的创投生态等。

在AI终端上,联想展示了具备颠覆性创新的AI PC新品,如内嵌个人智能体的高端系列产品和最新的联想Moto折叠屏AI手机,满足消费者和企业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还有早前刚刚发布的YOGA Book 9i AI元启版、透明显示屏概念笔记本电脑ThinkBook Transparent Display Laptop以及moto razr 60 Ultra折叠屏手机等。AI基础设施方面,联想推出了万全异构智算平台、新一代AI服务器、存储和融合边缘解决方案,推动企业算力网络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联想)

联想还展示了企业大模型在各行业的应用,包括混合云、数字办公空间等通用解决方案,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联想强调绿色共创,展示了覆盖“端边云网”全生命周期的环保型产品和温水水冷技术,推进绿色生产力的发展。

对于消费者而言,对联想的了解可能还是停留在PC、手机的阶段,联想在这场展会上也为各位观众带来了企业的另一面,尤其是AI驱动下的战略方向,现场不少用户还体验了联想生态下的跨平台协同工作、无缝衔接等。

总体来看,大多数企业在MWC24上海站除了展示新鲜技术和旗下最新产品之外,更多地还是希望展出企业的未来战略方向,尤其是对品牌下AI、智慧生态的构建,在这样一个开放舞台下,也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生态间不同终端的互联优势,吸引市场的注意力。

5G+AI,未来移动生态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MWC作为世界领先的移动通信展会,不仅是展示最新技术成果的重要平台,更是引领未来通信趋势的风向标。5G技术作为新时代的核心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随着AI和5G-A技术的到来,如何让新一代移动网络技术进入到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使用体验,这也是我们所关注的,而这部分,就到了运营商们的主场了。

一、中国电信:信息通信业进入以“网+云+AI”为代表的新时代

在MWC24上海站开幕式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作《把握智能化趋势,深化融合应用创新,开启5G发展新阶段》主旨演讲,主要讲解了在AI时代,信息通信业要用何种革新技术更好地服务大众。

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推动信息通信业进入以“网+云+AI”为代表的新时代。AI不仅将重塑网络架构和运营模式,提升5G网络性能和效率,还将通过行业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极大拓展5G应用场景,推动行业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满足和引领智能化转型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MWC)

简单来说,AI大模型有别于以往的智能决策,它拥有更加自然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利用AI技术能够降低重塑网络架构的成本,也能彻底改变业界的运营模式。而在AI的推动下,5G的应用场景也在逐渐增多,譬如AI手机的端云结合策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移动网络提供的AI加速运算。

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5G和AI的融合不仅对通信业有深远影响,也将为其他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随着5G网络和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通过全球产业合作,共同推动5G的高质量发展,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未来社会。中国电信在这一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中国移动:互联网+、5G+、AI+开辟新路径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本届MWC上海站发表演讲,强调数智化革命正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以信息为主导、信息与能量深度融合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为数、算、智成为新引擎,实、虚、软催生新产业,以及互联网+、5G+、AI+开辟新路径。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移动网络带来了更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尤其是AI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正在推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深度融合,带来超越传统的“1+1+1>3”的效应。杨杰提到,深度融合为不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动,这不仅促进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升级,还催生了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拓展了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的新赛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MWC)

中国移动在此背景下推出了“三个计划”,即“AI+”行动计划、“BASIC6”科创计划和“两个新型”升级计划。比如“AI+”行动计划,它旨在推动AI智能体的发展,使其具备更强的认知力和创造力,逐步成为信息服务的新入口。

随着互联网+、5G+和AI+的不断发展、深入,互相融合,数智化革命将继续深入影响各行各业,推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而在大模型方面,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在数十个行业落地“AI+”项目超万个。

三、中国联通:拥抱智能、向“新”而行

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发表的主题演讲不同,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主要针对全球运营商在当下面临的挑战发表讲话,推动算网融合。

陈忠岳提到,当前几乎所有运营商都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以联网通信为基础的传统业务趋于饱和、用户总量增速趋缓。另一方面,以算网数智为代表的新兴业务,虽然增速较快,但在总营收中占比过低。

而面对这些挑战,中国联通的解决方案是依靠AI普惠的策略,推动算网创新、数智创新和产业创新。最终实现业务上的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MWC)

算网创新其实就是指计算(算力)和网络(通信)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两者协同发展,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应用和服务。通过云网融合、智能网络、边缘计算等技术,将分散的计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调度,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云计算与网络服务的无缝衔接,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和计算资源的灵活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如智能路由、自适应带宽分配等,提升网络性能和可靠性。边缘计算在靠近数据源的位置进行实时数据处理,降低延迟,适用于自动驾驶、工业控制等场景。算网创新不仅提升业务效率和质量,还能催生新业务模式,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除了国内三大运营商之外,华为也在MWC上海站举办了主题为“先锋引领,共赢5G-A时代”的全球5G-A商用领航计划发布会。在会上正式在全球范围内与多家运营商达成5G-A的合作,具体在智慧城市建设、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落地。

不难看出,5G-A和AI+将会是未来运营商着重关注的方向,而这些新技术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有何好处?其实还要等到技术开始普及之后才能更深入地探讨。不过,小雷也相信,在华为、中兴和各大运营商的努力下,我们很快就能用上新技术。

AI,仍是MWC上海站最核心的主题

本次MWC不仅展示了AI的多种应用,还强调了5G技术与AI的融合,推动智能设备和服务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从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到联想的“全栈AI”,从荣耀的AI护眼技术到中兴的裸眼3D展示,每一个创新都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一种预测和构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米)

AI技术已成为推动现代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图像处理、语音交互、行为预测等方面的应用,正在逐步改变用户的交互体验和业务运作模式。而5G技术的高速度、大带宽和低延迟特性,为AI的实时数据处理和远程操作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支持,使得各种智能应用成为可能。

而在本届MWC上海站,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品牌秀出强大的黑科技,例如,荣耀的AI护眼技术不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创新,它解决了长时间面对屏幕带来的视觉疲劳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中兴的裸眼3D技术,则为用户提供了新型的视觉体验,这种无需戴特殊眼镜的3D观看方式,有望在娱乐、教育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荣耀)

随着AI和5G技术的持续进步,可以期待未来的世界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互联互通。智能家居、智能城市、自动驾驶汽车等将不再是概念,而是普通家庭可触及的实际应用。同时,AI将在医疗、教育、金融等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提高行业效率,解决复杂问题。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让我们拭目以待,科技将如何继续改变我们的世界和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