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2月18日,年仅19岁的耿式全战士,接到了一个命令。

那时,他在44师担任警卫连一排班长,师政治部的高干事对他说,要他找到44师的两位烈士,将他们送回国内安葬。

这是上级的指示,要将牺牲的战斗英雄,团以上的干部全部运回国内安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去找烈士遗体时,他还帮忙将邱少云同志的遗体一起送回去了。

多年后,已经79岁他再回忆起刘广义老首长,他说:“我对不起老首长啊!”

师部为何选择他去寻找烈士们的遗体?而耿式全同志又与同志们一起经历过什么?

寻找烈士

1953年2月18日,师政治部的高干事找耿式全同志,有任务要交代给他。

这个任务就是找到44师两位符合要求的烈士,把他们送回国内安葬。

44师里符合要求的有两位烈士,一位是后勤兵站长刘广义同志,另一位是马绍孔同志。

马绍孔同志的遗体因为埋在了敌占区,所以暂时无法运回国内,也就是说,44师要找的就只有广义同志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选式全同志,是因为以往同广义同志工作的战士,要么牺牲,要么调走联系不上了。

只有他还在44师,也比较清楚刘站长埋在哪儿,组织讨论后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他。

接到任务后,当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根本睡不着。

第二天一早,他就立马爬起来,到15军政治部报到。

负责此项任务的是一位姓闫的干事,等大家到齐后,他讲一下工作安排,把大家分成两组。

闫干事自己带一队,去找黄继光、孙占元等烈士的遗体,另一队则由张干事负责,带着式全同志一起去找到邱少云烈士的遗体。

随后两队会后,由式全同志带路,到刘广义烈士牺牲的地方,寻找他的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2月21日晚上,张干事和他乘坐汽车,穿过敌人的封锁,再次来到了上甘岭,这个无数人挥洒热血的战场。

就在前往阵地的路上,张干事向式全同志介绍了邱少云烈士的报功过程。

原来,在他牺牲后,团里最开始给他报的是二等功。

等他的事迹报到给军里,迅速流传开来后,军里认为他的事迹非常感人,决定给他报一等功。

紧接着,在报到志愿军总政治部时,大家认为,他代表了集体主义精神和革命意志,他是崇高而顽强的战士。

正是这样,经过大家的讨论,最终给这位烈士记下了特等功。

这天晚上10点多,张干事和他终于来到了埋葬邱少云烈士的地方。

那个时候,被评为二等功的烈士,跟普通战士一起,集中安葬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事吃紧,他们没有太多的安葬和悼念时间,只能在每个人的墓前立一块砖作为记号,没有做特别的记号,大家都一样。

当他们重返墓地时,这也就意味着,想要找到指定的烈士,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战士们打开手电,在墓前挨个仔细查看,终于找到了邱少云烈士的坟墓。

2月份的朝鲜还在冬天,外边下着雪,连泥土都是冰冷坚硬的。

花了半个多小时,战士们将烈士的遗体给挖了出来。

据式全同志回忆,邱少云同志的遗体保存得比较好,他穿着一件新棉衣,静静躺在土里,仿佛睡着了一般。

大家端好担架,将人抬上去的时候,式全同志满怀崇敬之意,向这位英雄说道:“邱少云同志,你的战友来护送你回祖国了,你要小心,我们上担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找到邱少云等烈士的遗体后,张干事驱车与闫干事会合。

由于敌人夜间也会派飞机巡逻,即便他们不在敌占区,也要小心谨慎。

两队一会合,就让式全同志带路,抓紧时间奔向埋葬刘广义同志的地方。

只不过,他们在寻找刘站长遗体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点困难。

眼看就要到第二天早上,耿式全同志一行人是如何抓紧时间,找到刘站长的坟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