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似“镜”、流光溢彩、数字演绎……走进湖南博物院“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超高清文物扫描、三维投影、流体视效模拟、巨幅沉浸式LED球形屏幕等前沿技术和展陈方式,令人心生震撼。

50年前,马王堆汉墓的发现惊艳世界。50年后,一场关于天地宇宙的艺术之旅,通过沉浸式的“黑科技”穿越时空界限,给观众带来真实的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巨幅LED球形屏幕演绎“由地入天”仪式。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步入展厅深处,记者发现,观众们沉醉在声、光与影的交织融合之中,移步之间,如同在虚拟与现实相互穿梭,他们在展厅内驻足良久,抬头与历史长河进行“无声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媒体技术展示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四重套棺。人民网记者 吴茜薇摄

“一次全新的体验,感觉很难忘。”来自广东的两名高三学生慕名而来,选择湖南博物院作为她们毕业旅行的首站目的地。一位刚刚结束游览的观众,激动地对记者说,“看到马王堆汉墓套棺上漆画具象化那一刻,彻底体会到古人的设计和审美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沉浸式观展。人民网记者 吴茜薇摄

来到三楼的常设展厅,只见一段2000多年前绘制的气功导引秘籍“动了”、数只漆食盘上形态各异的狸猫“跳跃”在电子屏幕之间……一拨又一拨的“大小朋友们”屏息观看、连连惊叹。千年历史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璀璨火花,让文物“活”了起来,更让文化“火”了起来。

“我们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在历史与现代的交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共鸣和精神启迪。”湖南博物院院长段晓明表示,文化博物馆领域正处在数字化转型的风口浪尖,通过数字化展示,致敬历史,开辟文化遗产传播的新道路。

近年来,湖南博物院在“活化”湖湘文化上不断交出亮眼“答卷”。日前,湖南博物院入选全国首批2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成为湖南省数字化转型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全国文化旅游领域唯一入选案例。

深沉而磅礴的文化活力厚植沃土,“文化+科技+产业”正“融”出新的生机。据工作人员透露,湖南博物院面向省内高等院校、头部企业首次免费开放“湖南博物院品牌”和“马王堆数字资源库”双授权,涵盖了省内一二三四产业,正推动湖湘文化从数字化到内容化,再到产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湘江之畔,千年文脉赓续不绝,科技与文化交融共生,既续写着湖湘文化的辉煌故事,更催生出蓬勃发展的文化新业态。它们如春风般吹拂,为这片历史悠久、活力四射的土地注入强劲的发展新动能。(黄维、彭应兵、匡滢、刘颖颖、刘微、夏玥、吴茜薇)

(责编:唐李晗、罗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