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南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甘肃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聚焦打造“五个甘南”,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聚焦打造民族团结的和谐甘南

塑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之“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力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研究制定《甘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实现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全覆盖。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民族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民族团结进步“九进”等活动,扎实推进“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白龙江流域九县区民族团结进步深化带”“大夏河沿岸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5·23民族团结进步一家亲主题日活动”等品牌行动,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深入开展“党亲•国好•法大•家乡美”教育实践、“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学习教育等活动,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标杆典型和模范事迹的示范引领作用,教育引导甘南各族儿女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挖掘体现“共同性、融合性”的文物古迹和历史事实,持续开展春节元宵节、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玛曲赛马节、碌曲锅庄舞大赛、临潭万人拔河、舟曲楹联文化艺术节等系列重大文化活动,办好“藏地传奇”自行车赛、九色甘南足球邀请赛等体育赛事,促进各族群众空间上互动、文化上交流、情感上交融,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深化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聚焦打造生态优良的美丽甘南

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坚持不懈推进生态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扎实推进生态“大保护”,全面提升“三河一江”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加快建设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先行区。着力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严格实施生态红线管理,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布局。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州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前列,各类水体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按照“高起点谋划、高规格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的要求,统筹推进文化旅游标杆村、全域旅游专业村、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着力提升“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特色产业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建设效果,持续优化“七改六化三治两分离”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农牧村整体环境。截至目前,甘南州共建设2341个生态文明小康村,覆盖全州88%以上的自然村,到2025年全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将实现全覆盖。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不仅成为甘南州脱贫致富奔小康生动有效的实践载体,也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转型发展的样板,对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聚焦打造产业兴旺的富裕甘南

释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动融入全国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以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两大首位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培育文化旅游、现代农牧、绿色矿产、中藏医药等多元业态,优化经济结构。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机制,拓展协作领域,优化帮扶方式,深化专技人才交流培训,扎实推进产业和劳务协作。不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围绕甘南生态功能定位、自然资源禀赋和民族文化底蕴,纵深推进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建成文化旅游标杆村17个,全域旅游专业村103个,具有旅游功能的生态文明小康村706个,培育精品民宿和农牧家乐3000余家。临潭县冶力关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景观质量通过国家评审、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通过省级评审,迭部县扎尕那村评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2023年“最佳旅游乡村”,卓尼县连续五年登上“中国最美县域”榜单,2024年至今,全州接待游客63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35%。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全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聚焦打造共建共享的幸福甘南

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之“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重点加强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构建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加快航空铁路项目建设,提升夏河机场服务保障水平,积极争取开通杭州、拉萨、西安等节点城市新航线;甘南境内兰合铁路、西成铁路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推进公路交通网络建设,王格尔塘至夏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卓尼至合作高速公路、合作至赛尔龙高速稳步推进;卓尼至碌曲二级公路分段复工开工,大岭山至新城、合作至和政、博拉至阿拉公路建成通车,沙木多至木西合、舟曲县城至东山镇等9条三级公路加快推进,全州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通硬化路,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99%,全州公路总里程达到8590公里,内畅外联的交通体系逐步形成。拓展运用“党建+”“民族工作+”模式,搭建完善“县市党委—乡镇(街道)党(工)委—农牧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四级组织架构体系,着力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安居融居,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聚焦打造长期稳定的平安甘南

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之“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治州、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甘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大抓治理,探索创新“基层党建+文明村社+和谐寺庙+美丽家园+两代表一委员+党政干部+民兵队伍+十户联防”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纵深推进群众工作“五个全覆盖行动”,创新探索“十户联防+人民调解”工作新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着力构建安全高效的社会稳定共同体。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把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采取“车轮+网络”“带案释法”“马背宣讲团”等方式,深入推进法律“八进”活动,积极打造“一县市一品牌、一县市一特色”普法品牌,精心组织“双语”普法、大力开展主题普法、切实加强公益媒体普法,着力打造公安“全国通办”、检察“岗拉梅朵”、法院“移动微法院”等工作品牌,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宣传活动1200余场次,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日益浓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更加坚实。

(卢勤和 才旦扎西)

往期推荐 ●●

// 1

// 2

// 3

// 4

|何谋保检查指导2024甘南藏地传奇自行车赛筹备工作时强调 精益求精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确保赛事安全有序精彩圆满

编辑丨达藏吉 责编丨苏琳喜

审核丨张大勇 监制丨王宏林

获取最及时、最全面、最权威的甘南新闻,带您了解最新的甘南动态!您还可以通过2455038805@qq.com邮箱向我们投稿,欢迎您的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