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带布妞在公园玩的时候,和一位妈妈聊天。这位妈妈告诉我,她儿子“比较懒”,别人都在爬的年纪,他却只肯坐着,不肯动。

妈妈将他的玩具拿远一点,他宁愿不玩,也不爬过去拿回来。

不过,好像不爬对儿子也没啥影响,一岁多的时候,他直接跳过爬,自己站立并且学会走路。

妈妈还是有些疑惑,孩子一般不是要经历坐、爬、站、走的阶段吗?跳过“爬”这一阶段,发育上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大部分孩子,一般都会经历爬行的发育阶段,不过,也有些孩子,会跳过其中一些步骤,直接到下一步。

不爬就走”与“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长大3个差距明显

孩子爬与不爬。差距在哪?

①爬行的孩子不易晕车

我们坐在停着的车里,没感觉。而车子一走动,不行了,就开始晕了,不舒服了。

这是因为,我们对于“空间”的感知能力,不太强。当车辆快速移动时,我们一时没法更好地适应空间的变化,所以晕车。

而在我们的耳朵里边,有一个叫“前庭”的系统,它负责掌管平衡感和空间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孩子爬行时,他需要不断调整头部和身体姿势,向左一点,偏了,再往右一点点,没错,就是这,往前走,不要往后退。

他一开始很笨拙,但越爬越快,越爬越熟练。

在爬行过程中,他的前庭系统,就能得到很好的刺激和锻炼,从而增强平衡和空间感。

而且,孩子从只能坐在一个地方,到爬到另一个地方,这是他第一次经历空间移动的过程。

有这样一个过程,之后他就能更好地适应空间的快速变化,从而不易晕车。

当然,造成晕车还有其他因素,比如疲劳、饥饿、紧张等,并不只受爬行影响。

只是说,前庭得到锻炼的孩子,他对空间的适应能力更强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爬行促进大脑发育

孩子爬行时,他会先伸出右手、抬起左腿,或者先伸左手抬右腿。这样一左一右交替,就爬向了远方。

而我们的大脑,是左半球掌管右边身体的行动,右半球掌管左边身体的行动。

孩子这样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地爬行,实际是大脑左右半球之间的协调,和以及神经系统交叉发展。

这样的交叉运动,需要左右半球同时参与、有商有量。这样商量着,两个半球不就能达成友好协作、合作愉快了嘛。

而只要左右脑时常通通话、沟通效率高,那孩子的综合能力就能得到非常大的发展。比如语言、数学、逻辑等。

不仅如此,爬行还能让孩子的感觉统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爬的时候,不是莽撞地一股脑往前爬。

他需要看,看前后左右有没有障碍物、会不会磕到碰到?发展视觉。

他需要集中注意力,不能爬偏了,偏了就爬到门外去了。发展专注力。

他需要感受,手爬在地上是冰的还是温度正好?舒不舒服?发展触觉。

他还需要判断目标在哪里、距离还有多远?发展深度感知能力。

别小看孩子发育的每一步,其实,他都是全身心在发育,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夯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③协调能力

孩子爬行,最能锻炼的,就是协调能力。

爬行时,孩子的手、腿、背、颈部等各大关节和肌肉,都得到全面锻炼,这能为将来站立、走稳路打好基础。

孩子四肢协调前进,不断调整身体重心,能增强平衡感和稳定性,还能协调好不同部位的动作,为将来的各种大运动做好准备。

这样看来,孩子爬与不爬,差距真的还是蛮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如何锻炼孩子爬?

当然,如果孩子没经历爬,妈妈也不用慌张,担心孩子以后发展就会落后。

孩子即便没有经历爬,只要后期他多运动,多发展四肢,身体发育是没什么问题的。

比如我们可以带孩子游泳,跳跳体操,走平衡木等等,这些都能锻炼肌肉和协调能力。

而如果孩子正经历“爬”的阶段,我们就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让他多爬一爬。

●空旷的环境

以前布妞爬行的时候,我就收拾出整个卧室和客厅给她爬。

那时候天凉,地上冰。我就铺一层地垫,地垫不够再加上床单、被套、毛毯。总之,只要她想爬,就让她爬个够。

●玩具吸引

我们可以将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在不远处,吸引他爬过去拿。

或者妈妈站在不远处,伸出双手,吸引宝宝过来抱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人当“道具”

孩子除了喜欢在地上爬,他还喜欢在大人身上爬来爬去。

只要你弯腰整理床铺,孩子一准爬你背上来,掉下去又上来,乐此不疲。

我们可以自己当“山”,让孩子我们身上“翻山越岭”,体验爬行的乐趣。

俗话说“七坐八爬”,当孩子到了能爬的年纪,我们就可以多引导他爬起来。孩子发育好了、身体结实了,我们做父母的,也才更放心。

你家孩子是几月开始爬的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婚姻情感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