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目新闻记者 沈外 李迎

因为低头做鸡蛋灌饼时的侧脸像著名歌星周杰伦,白献英成了“粥饼伦”,2020年末,他因一条视频在互联网上走红。

他的饼摊成了打卡地点。有人没抢到周杰伦的演唱会门票,驱车四五十公里从隔壁县市而来,还有人从香港韩国远道而来,只为亲眼看看这个县城里卖鸡蛋灌饼的“粥饼伦”到底和周杰伦有多像。

在走红之前,白献英只是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一名卖鸡蛋灌饼的普通商贩,父母是普通农民。他卖过菜、做过早点、卖过玩具。2015年,他买了一辆三轮车,在容城县晾马台镇轻纺城门口卖鸡蛋灌饼。

走红后,他不拍模仿视频,也不直播带货,唯一倒腾过的事是“全国巡饼”——到全国多个城市巡回卖鸡蛋灌饼。

走红给他的命运带来了改变,但他不相信网络,也不相信人能长久地红下去。“我不会唱歌,我就是在外面卖饼的。”他这样说。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粥饼伦”的饼摊鲜少有清净的时候。

在容城县晾马台镇轻纺城正对着的街边,“粥饼伦”的鸡蛋灌饼摊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热门景点,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总有顾客排队。最红的时候,排队的人从摊子前一直延伸至路边,队伍绵延近百米。

前来“打卡”的顾客中,有附近的居民,也有驱车四五十公里从隔壁县市过来的,更远的,有人从香港、韩国特意跑来,只为亲眼看看这个卖鸡蛋灌饼的“粥饼伦”和周杰伦到底有多像。

在三轮车旁边,“粥饼伦”支起两个棚子,摆了两个矮桌和十几个简易板凳。有远道而来“打卡”的顾客,买完饼后会坐在板凳上,吃完一份比两个手掌还大的加料鸡蛋灌饼,等着在“粥饼伦”做饼的间隙上前和他合照。

有人和“粥饼伦”合影(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和“粥饼伦”合影(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摄)

“粥饼伦”不拒绝合照的请求。有人与他合照时,他就暂时放下烤饼用的小锅铲,对着镜头做一个反手比“耶”的姿势。前来买饼的人在他的三轮车前围观,有人举着手机拍他低头卷饼的照片,边拍边感叹“真像啊“。

“粥饼伦”第一次在网络走红是在2020年末,因其低头做灌饼时的侧脸很像明星周杰伦,当地一名年轻人将他做饼的视频发到了网络上,配文“杰伦灌饼”。

视频发布当晚,表弟给白献英打来电话,告诉他视频火了。第二天,附近一位大姐经过他的摊子前,告诉他“你火了”。他没在意,回道“火什么火,我感觉我上火了”。到了第三天,饼摊前的人开始多了,慢慢地聚集了一大片。“粥饼伦”才意识到,他真的火了。

白献英生于1982年,2015年,他花6000元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在上面支起饼炉,和妻子一起在轻纺城门口出摊卖鸡蛋灌饼。最开始,他们在三轮车上支起凉棚,有时天气不好,风大,凉棚被吹得七扭八歪。后来,白献英给三轮车焊上了四面铁皮,出摊时铁皮掀开,三轮车变成了一个上有遮挡、两头通风的餐车;收摊时,铁皮合起,像一个封闭的车厢,白献英骑着它回到一公里之外的家。

“粥饼伦”在做·鸡蛋灌饼(极目新闻记者李迎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粥饼伦”在做·鸡蛋灌饼(极目新闻记者李迎摄)

走红之前,贫穷是白献英前38年生活的底色。他老家在邯郸的农村,父母是普通农民,15岁时,他一个人出来闯荡。他卖过菜、干过早点、在轻纺城卖过玩具,用他的话说,“干过的活十个指头数不过来。”2005年,经村里相亲,他和家在隔壁村的妻子结婚,因为贫穷,结婚盖房子的几万块钱还是父母借的。婚后的生活情况仍未好转,最困难的几年他没吃过水果,“有时我给她(妻子)买一点,她让我吃,我说我不爱吃。”

白献英不熟悉网络,也不懂直播和短视频,他最常看的软件是微信和腾讯新闻。2020年末,在第一条视频火了后,他拍了一则回应视频,视频中的他穿着军大衣,系着红色的围裙,眼睛没看镜头,有些拘谨生涩地对着屏幕念着别人提前写好的稿子。

在他走红的那条视频的评论区,有网友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

“长相是一种资源”

“在这个时代,长相是一种资源。”“粥饼伦”的朋友林峰说。

林峰今年27岁,是一个瘦瘦的年轻人,他也是“粥饼伦”的“活动运营”。

走红之后,白献英变成了“粥饼伦”,名字也是网友起的。除此之外,他做饼的一切用具和步骤,都被网友们联系到与周杰伦有关的元素:做饼的台子是“菊花台”、烙的饼是“七里香”、搅蛋液的不锈钢罐是“半岛铁盒”、做饼用的酱料是“不能说的秘密”、戴着的蓝色印花套袖是“青花瓷套袖”……

“做一张饼要多长时间?”“要一首歌的时间。”前来打卡的网友故意问出这些“梗”,“粥饼伦”则配合着回答。

“粥饼伦”的三轮车(极目新闻记者李迎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粥饼伦”的三轮车(极目新闻记者李迎摄)

2023年,应网友提议,“粥饼伦”开始“全国巡饼”。“巡饼”通常受活动主办方邀请——为了增加人气,活动主办方通常会邀请一些网络红人到现场助阵,“粥饼伦”被邀前往活动地摆摊做鸡蛋灌饼,场地和所需设备都由主办方提供。林峰负责对接“巡饼”活动的合同和流程。

“巡饼”是“粥饼伦”在日常摆摊之外为数不多的商业活动。走红以后,他不拍模仿视频,也不直播带货,在网友眼里成了山寨明星中的清流。而在“粥饼伦”看来,他不参与这些网络活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不会。

他不善言辞,不爱说话,也不会唱歌,走红之后他依然不懂网络。他经常开直播,有人让他在直播中唱两句周杰伦的歌,他耐心解释称自己真的不会。他不带货,曾经在直播中挂过可以供观众下单的小黄车,里面的商品是好几个牌子的预制烤肠,有直播观众问他哪个牌子的好吃,他怕给别人推荐错了,后来就干脆不带货了。

他尝试过自学视频剪辑,鼓捣了一晚上还是不会,于是就放弃了。没人帮他拍视频时,他就自己短拍一段,然后直接发布。

他对“不会”的东西有一种朴素的警惕,既害怕自己因为不懂而掉进陷阱,也怕因此给别人带来麻烦。走红之后,传媒机构蜂拥而至,每天抖音后台打开都有99+的未读消息,全是找“粥饼伦”合作的。也有MCN机构直接找到他摆摊的地方,想拍他,继续这种“造星”的火热态势。

保定的一家传媒公司曾经找“粥饼伦”合作,他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和对方签了合约。对方想让他以后直播带货,一个月给他3000元,一个多月后他觉得自己被坑了,结束了合作,然后再也没有签过公司。“咱这学历有限,看不明白。这东西不靠谱。”他说。

在“粥饼伦”看来,网上的一切都不靠谱、不长久,靠谱的只有自己的手艺。“我不光会灌饼,还会做早点,会做包子、油条。”他说。

而在林峰看来,这是“粥饼伦”的可贵之处,也是他区别于其他“杰伦”的地方。“粥饼伦”火了之后,陆陆续续有很多“杰伦”找到林峰,想和他合作。“他们不行。”林峰说,“他们没什么本事,只想靠互联网赚钱。”林峰说,很多模仿者为了更贴近周杰伦,去化妆、整容,甚至去植发,做和周杰伦同款的鬓角,他们在网上找和周杰伦相似的角度拍视频,模仿周杰伦唱歌。

“但是他们都不火。”林峰说,“越想火的人,反而火不了。”

“没人能火一辈子”

“粥饼伦”很难说出自己在走红前后有什么变化,在他看来,最大的变化是有更多的人光顾自己的生意。每当有媒体问出这个问题时,他总说自己感谢网络,也感谢周杰伦。

但网络总会带来不一样的声音和质疑。近日,“粥饼伦”因卷入另一个周杰伦的模仿者“黑伦”举行的商业演出而引发了争议。“黑伦”在6月举办了多地酒吧巡演,其中一场巡演的票价高达6000元,而在活动中,“粥饼伦”因和黑伦“合体”,引发了周杰伦粉丝的质疑和抵制。有媒体发文质问,称一向被称为“清流”的粥饼伦也开始参与靠周杰伦变现的活动,意指其在流量时代难以守住本心。

“粥饼伦”觉得委屈,他称自己只是受主办方邀请去做鸡蛋灌饼,没收门票,卖饼也未设置任何消费门槛。在活动中,“粥饼伦”被主办方叫上台送饼,台下的观众大声叫他的名字,让他和“黑伦”一起唱歌。“我当时就说了,我不会唱歌,这不是我的舞台,我就是在外面卖饼的。”“粥饼伦”解释称。

在林峰看来,这两年来“粥饼伦”最大的变化是“他更像一个网红了”。相比于三年前的拘谨,“粥饼伦”如今可以坦然面对镜头,配合着摄影师的镜头介绍自己。

但他也有没变的地方,比如仍然早上8点出摊,下午5点收摊,每晚要提前做好300多张饼皮,有时能忙碌到凌晨0点。比如每天收摊后,他还是会把客人用过的饮料瓶收集起来,用塑料袋装好,带回家卖点钱。

收好的塑料瓶(极目新闻记者李迎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好的塑料瓶(极目新闻记者李迎摄)

他对很多事情不在意。有人批评他蹭周杰伦的热度,他不去解释,也不太在意;走红之后,周围人越来越多的称呼他为“饼哥”或“伦哥”,鲜少有人记得他姓白,他觉得无所谓,“大家喜欢叫什么就叫什么。”

但他对一些事情也很较真。林峰说,之前有传媒公司想给“粥饼伦”拍视频,对方想让他把鸡蛋灌饼的价格从8元降到7元,以对应周杰伦的歌曲《爱在西(七)元前》。“粥饼伦”不同意,他不愿意为了热度去影响做饼的生意。“但巡饼时,他能接受每张饼卖7元,因为巡饼时的饼皮小一点,他觉得可以降价卖。”林峰说。

林峰已经帮“粥饼伦”对接好接下来的“巡饼”活动,他之前做过娱乐运营,对于合同中存在的陷阱总能一眼识破。“一般这种情况,我就直接发微信语音,‘你们忽悠傻子呢?’然后他们都不说话了。他们可能觉得饼哥老实,也不懂合同,就往死里忽悠。”

去年,林峰受一位现在给“粥饼伦”拍视频的朋友的邀请,来到了保定,做“粥饼伦”的活动运营。他不知道“粥饼伦”能火多久,互联网的热度总是转瞬即逝,可能只需三秒钟,就会有下一个被流量眷顾的人出现。林峰并不担心,他在对接活动时认识了很多主办方,他觉得如果有一天“饼哥”的热度散去,这些老板会给他提供一份生计。

“粥饼伦”也觉得,流量和热度终会散去。“没人能火一辈子。”他说。他想趁着还有人关注,多卖一些饼,多赚一点钱。

粥饼伦在收拾摊位(极目新闻记者李迎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粥饼伦在收拾摊位(极目新闻记者李迎摄)

傍晚5点,“粥饼伦”准备收摊。不时有顾客走到摊前,询问能不能再做一张,他回答说:“老板,不好意思,都卖完了。”6月,当地的气温已达到30摄氏度以上,他在饼炉前站了一天,收摊时摘下一次性塑胶手套,两只手已被汗水泡得发白。

等到天气再热一些,“粥饼伦”就不出摊了,他打算去天津或石家庄,看一看有没有合适的门店,想经营一家自己的小店。“(网络)这东西总是不长久的,只要我有手艺,我就永远不能吃不上饭。”他说。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林峰为化名)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