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考虑为中风后遗症之一。中风可能影响到脑部的吞咽中枢或相关的神经传导通路,导致吞咽肌肉协调障碍。

进食准备

进食环境

应尽可能尊重患者的饮食文化。进餐的环境要安静舒适,进餐时不要大声说话,避免分心,让患者尽量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以促进食欲,减少呛咳,增加进食的安全性,以利于进行吞咽和防止误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食体位与姿势

在不改变患者吞咽生理的情况下,通过姿势来改变食物通过的路径,采用利于患者吞咽、安全不导致渗漏和误吸而又不容易引致患者疲劳的体位和姿势。通常采用半坐位姿势或坐位姿势;视情况辅以仰头、低头、转头等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物的选择

根据吞咽障碍患者出现障碍的不同时期所选择的食物有所不同,主要从患者容易吞咽,而又不引起误吸的因素考虑,必要时在吞咽造影下进行选择。食物选择除了对质地要求外还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首选的食物是糊状食物。可根据吞咽器官障碍部位导致吞咽障碍阶段,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食物并进行合理配制。食物不能放置过久,容易变稀,导致呛咳。容易吞咽的食物应符合以下要求:密度均匀,黏性适当不易松散,有一定硬度,通过咽和食管时易变形且很少在黏膜上残留,稠的食物比稀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口腔期吞咽障碍患者食物调配要求:

1.口腔感觉减退,以大食团、粗糙食物为主;

2.口腔感觉敏感,细腻和爽滑质地为主;

3.口腔运动障碍,以爽滑稀流质或浓稠食物免咀嚼为主。

咽期吞咽障碍患者食物调配要求:

1.恢复早、中期,食物的选择侧重稀流质稍稠为主;

2.恢复后期,以浓稠爽滑食物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餐具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功能情况尽量选择适宜得心应手的餐具,有利于顺利地完成进食。

1.匙羹:患者手抓握能力较差时,应采用边缘钝厚、匙柄较粗较长、容量5-10ml的匙羹为宜,便于患者稳定握持餐具,准确放置食物及控制每匙食物量。

2.杯子:用普通的杯子饮水时,因患者需头向后仰饮水,则有增大误吸的可能。可选用切口杯等杯口不会接触到患者鼻部的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食要求

1.食团在口中位置:进食时应把食物放在口腔最能感觉食物的位置,最好把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这样有利于食物的吞咽。

2.一口量及进食速度:即最适合于吞咽的每次摄入的一口量。正常人每口量为流质3-20ml,果冻5-7ml,糊状食物3-5ml,肉团平均5ml,对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少量尝试,然后逐渐增加,防止吞咽时食物误吸入气管。

为减少误咽的危险,应调整合适的进食速度,前一口吞咽完成后再进食下一口,避免2次食物重叠入口的现象。

3.进食前后处置:进食前后口腔与咽的清洁对于吞咽障碍患者预防肺部感染是一项重要措施。

进食后的记录与排痰

注意观察患者进食后是否有发热咳嗽咳痰,如有发热,咳黄痰,咳嗽频率增多,应警惕发生吸入性肺炎,应及时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事项小结

1.意识不清、疲倦或不配合时切勿喂食。

2.痰多患者,进食前应清除痰液后再进食。

3.有义齿的患者,进食时应戴上后再进食。

4.耐力差患者,宜少吃多餐。

5.如患者出现呛咳,应停止进食。

6.进餐后保持口腔清洁,及时进行口腔护理。

7.餐后指导患者坐位或半卧位休息至少30-40分钟。

8.家属及陪护人要掌握防误吸急救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院脑病中心康复科针对脑卒中早期急重症康复开展的特色康复治疗技术包括:醒脑开窍针刺疗法、针刺运动疗法、昏迷中医促醒、手指点穴等治疗方法。擅长采用中医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以及面瘫、眩晕、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等疾病,疗效确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我们将以精湛的技术、专业的设备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专业、更精准、更有效的中医脑病康复,成为您康复路上的健康卫士!

康复科疗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红旗院区,4层A区

康复科门诊: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红旗院区,4层C区426诊室

科室电话:0431-86178398

文章来源/脑病中心康复科

出品/党委宣传科

医院地址

红旗院区

0431-86178018

经开院区

妇产诊疗中心:0431-80568666

儿童诊疗中心:0431-81953838

农安分院

0431-8187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