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讯(记者张秀芸)6月27日,。奔流新闻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发言人来了”新闻发布活动(定西专场)获悉, 2023年,甘肃省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达808亿元,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前景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甘肃省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现有中药资源3626种,人工种植(养殖)220余种,规模化种植(养殖)110余种,道地药材30余种,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的美誉。近年来,甘肃聚焦中医药振兴发展,科学统筹传承与创新,探索形成了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甘肃模式”。今年1月25日,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全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中医药强省建设开启新阶段。

近年来,甘肃省不断健全完善中医药体制机制,将中医药产业确定为全省十大生态产业、十四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在全省构建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为补充的多层次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所有综合医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中医馆全覆盖,97.3%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同时,一大批国字号项目落户甘肃,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个、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1个,4个市州获批建设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其中3家已建成投入使用。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改革试点工作,首批遴选确定中医优势病种10种、12个病种开展中医日间诊疗。开展院内中药制剂全省调剂使用、“陇药名方”遴选试点,395种院内中药制剂纳入目录,140种中藏药饮片、25种民族药、666种院内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为推进国家道地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中药材三年倍增及提质增效,甘肃省率先开展国家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现有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认证的中药材品种23个、中药材“三品一标”产品49个、国家中药材GAP种植基地9个,2023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510万亩,标准化种植率达到60%以上,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五朵金花”全国占有量和品质均名列前茅。

为稳步推进加工制造,率先开展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建成60个标准化产地加工车间。引进国药集团、广药集团等一批知名药企落户甘肃,培育甘肃药业集团、兰州佛慈、陇西一方等一批中医药骨干企业。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医药生产企业106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29.62亿元,同比增长21.6%。2023年,全省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180万吨,中药材交易品种320多个,中药材年交易量220多万吨,中药材交易额350亿元。

加快甘肃中医药“走出去”,目前,甘肃已成功举办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签署框架协议、投资合同、采购供货协议超过500亿元。在12个国家建立16家岐黄中医中心(学院),培训境外医师200余人,吸引国外300余名学员来甘培训。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获批国家中医药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兰州佛慈等企业完成240多种中药产品海外注册。2023年,中药材及中成药出口总值达1.75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