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小米 TWS 耳机不仅赢在海外,更赢在国内。

上个月,市场研究机构 Canalys 发布了 2024 年第一季度全球 TWS 真无线耳机市场报告。报告显示,苹果依然是全球 TWS 耳机市场当之无愧的霸主,市场份额达 25%,但当季出货量同比下滑了 8%。

与之相对的是,小米当季 TWS 耳机出货量同比暴增 61%,达到了 520 万台,超过三星跃居全球第二,市场份额升至 8%。

而 Canalys 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还显示,2024 年第一季度中国 TWS 真无线耳机市场,小米已经超越华为和苹果:

成为了中国第一大 TWS 耳机厂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canalys

具体来说,小米当季 TWS 耳机出货量达到了 300 万台,实现了同比 76% 的高速增长;华为 TWS 耳机也实现了 55% 的同比增长,出货量增至 260 万台,位居第二;苹果仅录得 3.1% 的增长,出货量为 200 万台,位居第三。

小米力压华为、苹果,继 2023 年第一季度之后再次夺冠固然让人意外,但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已经是小米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并且是海外和国内市场同样「香」。

TWS 耳机进入变阵期,中国新王剑指苹果

TWS 耳机进入变阵期,中国新王剑指苹果

在经过长达四年的快速发展期后,TWS 耳机市场在似乎陷入了「瓶颈期」。从全年数据来看,2022 年全球 TWS 出货 5 亿台,2023 年全球 TWS 出货 3.8 亿台,TWS 耳机在整个 2023 年的表现都可以说中规中矩,完全没了前几年那种冲劲。

进入 2024 年,这种情况在一开始并没有得到扭转。

市场分析机构潮电智库在年初预计,2024 年全球 TWS 耳机全球出货量增速将降至 5%以下,不到 4 亿对。来自 Canalys 的数据则显示,去年第四季度 TWS 耳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6.5%,今年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长率则是 6.0%。

但变化正在悄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edmi Buds 5 Pro,图/小米

一方面在 TWS 耳机用户规模目前见顶的情况下,厂商不再卷高端产品,而是更愿意将高端产品上的技术更多下放到中端乃至入门产品之中,以此吸引更多的用户。TWS 耳机厂商也在推出更多形态的 TWS 耳机产品,包括从设计上、从功能性上进行创新。

开放式真无线耳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去年年末,华为就发布了首款开放式真无线耳机——华为 FreeClip;今年年初,小米也推出了自己的「Xiaomi 开放式耳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小米

另一方面,虽然 TWS 耳机市场整体陷入了一定程度的瓶颈,但局部的变动依然不小,小米、华为、BoAt(印度品牌)都在加速赶「果」超「星」。

不过最受瞩目的还是小米,不仅在国内市场凭借高达 76% 的增长率成为中国 TWS 新王,而且从全球来看也有高达 61% 的增长率,大有全面赶超目前全球第一大 TWS 耳机厂商——苹果的势头。

但在全球 TWS 市场增长缓慢的背景下,「TWS 新王」小米是如何炼成的?

决战中低端,又到了「小米时刻」

决战中低端,又到了「小米时刻」

在数码圈,小米「性价比」的标签可以说早已深入人心,除了在手机市场终结了「山寨机」的历史,在 IoT 市场也是凭借「性价比」或吞下市场大头,或加剧市场竞争。

尤其我们知道,当一个领域技术创新和用户规模放缓的时候,价格或者说性价比会变得更加重要,更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而正如前文所提,从去年开始,很多人就发现 TWS 耳机厂商在中端和入门产品上特别卷,很多过去高端产品才有的特性和性能,都开始普及到了中端产品。

到了今年更甚,比如说今年 3 月发布的 vivo TWS 4,降噪深度提升到了 55dB,针对日常的嘈杂场景,如地铁、飞机等场景针对性降噪优化,还加强了抗风噪的效果。降噪之外,TWS 4 还搭载了第三代高通 S3 音频芯片,支持 3D 全景音频、LDAC、aptX Adaptive。

但这样一款产品,今年 618 的价格还不到 300 元。这不是孤例,包括小米、漫步者、华为等品牌都在过去一年推出了不少有竞争力的中端和入门产品,以至于今年 618,包括很多横评都不怎么讨论 500 元以上的 TWS 耳机。

尤其是小米,去年基本都在推 Redmi 品牌下的 TWS 耳机,主打的两款产品就是 Redmi Buds 5、Buds 5 Pro,在入门级和中端产品中都有不错的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小米

Redmi Buds 5 作为百元价位的一款产品,不仅采用 12.4mm 的大动圈驱动单元,在音质表现上可圈可点,降噪深度也能达到了 46dB。尽管降噪深度并不能代表一款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降噪能力,也不能代表综合的降噪体验,不过在这个价位上,Redmi Buds 5 在音质和降噪的体验上已经相当不俗。

相比之下,去年底和 Redmi K70 系列一道发布的 Redmi Buds 5 Pro,定位上到了中端,618 的价格不到 300 元。但在核心体验上,Redmi Buds 5 Pro 做到了小米 TWS 耳机产品体系中的旗舰级别。

音质方面,Redmi Buds 5 Pro 采用圈瓷同轴双单元架构,11mm 大尺寸镀钛动圈,则提供了相对扎实的听感,10mm 小尺寸的高音压电陶瓷单元则具备刚度高、响应灵敏、高频延展性强等特性,可以将高频频响范围拓宽至 40kHz。总之,同轴设计可以确保双单元声场匹配,优势互补。

此外 Redmi Buds 5 Pro 还支持了之前高端 TWS 耳机才有的个性化调音,能够针对不同用户进行「耳道校准」,来实现更契合每个人的听感体验。

降噪方面它不仅升级了降噪深度,也向高端 TWS 看齐,更加关注降噪的覆盖面积,将降噪支持频率拓宽了一倍有余。另外除了前面提的「个性化调音」,Redmi Buds 5 Pro 也基于「耳道校准」支持「个性化降噪」,还有游戏、音乐两种空间音频,并且适配 Android 和 iOS 两个平台。

当然产品层面之外,小米过去一年的高速增长也得益于各种策略,比如在小米手机出货量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借助买手机送耳机的买赠活动推动 TWS 耳机的出货量。

根据 IDC 公布的报告,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7.9%。但在前五大厂商中,只有小米、传音两家国产手机厂商增长率为正,其中小米同比增长 33.8%。

从试水到高光,从挫败到重振

从试水到高光,从挫败到重振

小米的 TWS 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016 年 9 月,苹果发布第一代 AirPods,真正意义上开创了 TWS 真无线耳机时代。等到 2019 年蓝牙 5.0 技术普及,以及高通等芯片厂商推出了更稳定的解决方案,TWS 耳机迎来了一轮大爆发。

也是在这一年,小米试水推出了旗下首款 TWS 耳机——AirDots 青春版,还将小爱同学首次引入 TWS 耳机之中。此时,小米的策略还是通过在入门级产品上提供低廉的价格和稳定的性能,来迅速抢占用户,首先在小米手机用户中建立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小米

到了 2021 年,小米正式进军高端 TWS 市场,发布了旗下首款旗舰级降噪耳机产品——FlipBuds Pro,支持主动降噪和高通 aptX Adaptive 音频解码,首次集中展示了小米在音频技术方面的积累。

与此同时,小米真无线降噪耳机 3/3 Pro 继续在中端市场发力,Redmi 则成为了小米在入门级市场的主力军,比如售价 199 元起的 Redmi AirDots 3/3 Pro。更智能的触控功能和双设备连接等新特性,开始成为小米 TWS 主力产品的标配。

尤其是 Redmi AirDots 3 Pro,至今还有不少 TWS 用户专门购买,也是数码社区酷安上小米评分最高的 TWS 耳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edmi AirDots 3 Pro,图/小米

完善的产品布局,加上在各自的价位段都有不错的产品力,都让小米在这一年的 TWS 耳机市场大放异彩。在国内市场小米仅次于苹果,位居第二,在全球市场仅次于苹果和三星,位居第三。

不过在 2022 年,小米的 TWS 耳机业务出现了全面下滑。Canalys 数据显示,这一年小米 TWS 耳机出货量暴跌了 34%。在产品布局上,小米在 2022 年只推出了 Xiaomi Buds 4/4 Pro 两款中高端新品,并不能很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且就产品表现而言,Xiaomi Buds 4/4 Pro 并没有带来多少惊喜,相比其他品牌的中高端 TWS 并没有太多竞争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小米

而在此之后,小米或许也是吸取了 2022 年的教训,加上 TWS 耳机市场用户规模见顶的大背景,推出了多款 Redmi 的中端和入门产品,并将很多高端产品的技术下放。

然后,才有了连续四个季度的双位数增长,力压苹果成为国内 TWS 耳机市场的第一大厂商,甚至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二大 TWS 耳机厂商。

写在最后

写在最后

小米能守住「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宝座,甚至谋求「全球第一」吗?

从目前的增长势头来看,小米确实很有希望挑战苹果,但关键在于,小米需要在技术创新、产品多样化和品牌策略方面持续发力。比如推出 Xiaomi 开放式耳机等新形态产品,以及通过改进音频技术、提升降噪效果和优化续航性能,来保持甚至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事实上,苹果 AirPods Pro 在这些方面依然是目前最为领先的产品,也建立起了相应的用户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rPods Pro(二代),图/苹果

再有,从出货量上看,今年第一季度小米 TWS 耳机在国内的出货量达到 300 万对,考虑到全球 520 万台,意味着海外市场出货量在 220 万台左右。相对海外庞大的 TWS 市场,小米还有很大的潜在增长空间。

当然,性价比优势依然会是小米挑战苹果最重要的一环。而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米在 TWS 耳机市场的出货量和份额,也决定了小米能不能守住「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甚至超越苹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