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我市召开“奋力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主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相关负责同志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做强石化产业链条、深化央地合作、加快培育特色园区和专业园区、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工作的重要部署、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答记者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围绕产业、项目、企业、园区,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我市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推动石化、冶金、装备等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加快石化行业延链、补链、强链等举措巩固存量;通过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建设高新区化学创新药等新兴产业集群、拓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等举措拓展增量;我市积极融入支撑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10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年,全市实施工业项目369个、计划总投资1776.6亿元。石化公司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工业项目有序实施,总投资8.3亿元油蜡联产项目全线投产。围绕辽宁三木苯酚丙酮项目建设,我市成立了市级工作专班,倒排工期,确保早日实现全面开工建设。“两钢”百亿技改工程加速推进,1月至5月已完成技改投资3.6亿元。

我市加大力度关心支持工业领域中小企业发展,编制形成《惠企助企政策摘编》,结合“双进双促”,主动排忧解难,厚植企业发展沃土,增强吸引企业聚集的“磁力”效应。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提“智”加“数”逐“绿”,积极引导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支持数字赋能传统行业,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

提升央地合作能级

围绕国家所需、央企所愿、抚顺所能,抚顺不断凝聚央企合力,提升合作能级,释放发展动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多次赴京对接磋商;市发改委牵头开展央地合作谋划项目工作,建立重点项目清单,每月定期调度,指导县区、部门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导向性地谋划一批可对接、能推动的央地合作项目。专班成员单位配合顺畅、联动高效,推动合作意向转化有效的投资项目。

截至目前,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战略,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改造、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文体旅融合、重大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滚动谋划实施重点央地合作项目46个,总投资达835.6亿元,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大抓园区上聚力攻坚

开发区作为振兴发展的主阵地,我市在开发区转型升级上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一是高位推动,强化顶层设计,全面优化全市经济开发区总体布局,明晰开发区实体经济功能定位、产业方向。二是勇于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进简政放权,着力剥离开发区社会职能,着力推进以绩效为核心的薪酬制度改革。三要形成合力,强化要素保障,重点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建立全市土地指标调剂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打好政策组合拳,夯实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四是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特色园区建设,按照“总体规划、突出特色、产业集聚、绿色发展”的原则,扎实有序推进“小园区”建设,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和资源优势,打造“两钢”配套、装备制造、新材料、再生资源、现代物流、食品工业、农产品深加工等系列特色精品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多点开花新局面,为实现全面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