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69年9月2日,正当越南人民热情洋溢地庆祝着23周年国庆之际。

在一间隐秘的地下室里,这个国家的缔造者胡志明,却在冷清的氛围中与世长辞。

弥留之际的胡志明,身边没有一个亲朋好友。

前来见领袖最后一面的越共高层,也被黎笋以胡志明神志不清为由,阻挡在外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4日,越共对外宣称,胡志明已于9月3日与世长辞。

与讣告一同发布的,还有胡志明生前写下的遗嘱。

沉浸在悲伤中的越南人没有发现,遗嘱宣读时,中国、老挝、柬埔寨三国代表脸上复杂的神色。

盖因这份遗嘱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浓厚的反华倾向和勃勃野心,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直到二十年后,越共高层公开原始文件,人们这才恍然大悟。

胡志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那份文风与胡志明相去甚远的遗嘱,竟然是越共领导人黎笋“魔改”过的。

那么,胡志明的遗嘱究竟说了什么?黎笋为什么又要篡改遗嘱内容呢?

胡志明的革命之路

1890年,胡志明出生于越南中部,一个耕读传家的儒学家庭。

在胡志明出生的六年前,越南就已经在中法战争中,完全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胡志明的父亲,曾在阮朝时期当过知县。

阮朝灭亡后,胡父不甘心做亡国奴,带着胡志明的哥哥和姐姐,投身到民族独立运动之中。

胡志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影响下,胡志明很早就萌生出了反法救国的思想。

在上中学期间,胡志明秘密加入了反法组织,私下当起了地下交通员 。

但当时越南的反抗势力一盘散沙,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在法国殖民者的镇压下屡战屡败。

意识到民间反法运动难有作为后,胡志明决定远走海外寻找救国之路 。

他化身海员,游历了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和阿尔及利亚、刚果等欧洲殖民地。

发现许多殖民地国家像越南一样,虽然抗争不休,但终因实力悬殊而屡战屡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发达国家,则利用殖民地的资源不断地强化自身。

双方的实力差距,随着时间推移越拉越大 。

救国心切的胡志明四处奔走,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心仪的独立之路。

一战结束后,美国人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实力一跃凌驾于欧洲诸国之上,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志得意满的美国总统威尔逊,高举民族自决的大旗,声称要锄强扶弱,帮助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

美国总统威尔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第一强国的总统出来为正义发声,这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弱小国家,都以为遇到了救世主,生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幻想破灭后就是无边无际的怒火,这就是五四运动的起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志明也是受骗大军的一员,他组建了一个“越南爱国者联谊会”,跑到巴黎和会上诉,要求法国把自决权还给越南,结果毫无悬念惨遭打脸 。

这彻底把胡志明给打醒了。

他明白跟列强讲道理那就是自取其辱,暴力才是他们唯一能听得懂的语言。

从那时开始,胡志明把目光投向了十月革命后,在欧洲广为流传的共产主义思想。

1920年,他参与法共组建,成为该党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越南第一位共产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插一句题外话,这时候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陈毅这些后来的中共领导人,正在法国勤工俭学,胡志明在此期间跟他们发生了不少交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胡志明又跑到了苏联找共产国际拉赞助,希望苏联人给他提供资金,进行民族独立斗争。

但当时苏联对越南这个地方没兴趣,也就没有搭理胡志明。

但他没有灰心,选择留在共产国际埋头苦干。

1924年,共产国际委任苏联特使鲍罗廷来华,胡志明作为鲍罗廷的私人秘书随行。

鲍罗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正逢第一次国共合作,胡志明在黄埔军校又跟中共的老朋友,攒了一波交情。

虽然那时候中共也很弱小,日常经费都要苏联支持。

但照旧勒紧裤腰带,出人出钱帮胡志明在同年,建立了越共的前身——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

当时黄埔军校,甚至还特地挤出一个培训班,帮越南专门培养军政人才呢。

但建党筹备工作刚走到一半,蒋介石就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胡志明的建党大业不得不半途中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三年后,胡志明在共产国际内部的升迁中,爬到了东方部委员的高位。

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这才说服共产国际关注越南的革命斗争。

在共产国际的撮合下,胡志明纠集同为法国殖民地的老挝、柬埔寨两国的共产主义学习小组,在中国香港成立了“印度支那共产党”。

祸根萌芽未曾觉

这么搞的初衷,那是因为大家有共同的敌人法国,联合起来一起行动,可以增加胜算。

可这个初衷后来就慢慢地变了味了。在印度支那三国中,越南无论是人口还是资源,都远超老挝和柬埔寨,越南人在印支共内部有着不可置疑的领导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后面的几十年里,越南人利用自己的优势党同伐异,渐渐地把老挝和柬埔寨的党员,换成了有越南血统或者是在越南出生的。

胡志明对于这种变化是个什么态度,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反对。

也许在胡志明看来,这样有助于党内握成一个拳头,更有利于革命斗争,所以才没有阻止吧!

毕竟人过留痕,雁过留声,纵观胡志明毕生的言行举止,他确实没有显露过对那两个国家任何的野心,也没提过印度支那联邦等字眼。

但是胡志明没有想法,不代表党内其他人没有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上面关于胡志明的记述,想必很多人都已经对胡这个人有所了解 。

此人是属爬山虎的,他的革命思路就一个字:靠!靠美国、靠苏联、靠中国。

唯独没有想过走独立自主的革命道路,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有毛主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志明这种革命思路 ,注定他一定会长期在游离于国外争取援助,对国内党组织的掌控力必然会下降。

可以说,越共这个组织,从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分裂成了两个派系。

国际派的胡志明,对本土派的掌控力是有限的。

而他本土又是些什么人呢?答案是以黎笋为代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

越南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极具扩张野心,其国土的呈南北长条状带,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

为了获取安全感,天然就有突破长山山脉,向西方拓展生存空间的冲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1832年彻底灭掉占城国之后,他就一直跟高棉和暹罗(老挝前宗主)冲突不断。

其民族精神的内核里,除了独立自主之外,还包含了很浓厚的沙文主义色彩。

而这部分沙文主义,被本土民族革命者很好地继承了。

后来越南人没有实现的意图,被法国人给完成了,把这三个难兄难弟打包变成印度支那殖民地。

越南那些没有喝过洋墨水的所谓民族主义者,很自然地就把老挝跟柬埔寨,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与他们相对的是胡志明、黄文欢、长征、武元甲,这一批开眼看过世界的民族主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人受先进思想熏陶,多少有点国际精神和阶级意识,知道这是在搞殖民剥削。

所以其政治主张只是谋求本国的独立,而不是什么印度支那联邦。

当然,在殖民者被赶走之前,两伙人还有共同的敌人,这些分歧并不凸显,但隐患却是实打实地埋下了。

本来以胡志明的威望与实力,他是有机会慢慢扭转这股歪风邪气的。

但我们前面也说了,他长期游离在国外,对党的建设力不从心,以至于这股思潮最终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即使如此,国际派在1954年之前,还是能镇得住场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无他,胡志明利用自己多年经营的人脉,从中国跟苏联那里要来了援助。

外援这东西听起来有点伤自尊心,但不得不说的是,大国的援助,对于小国来说确实有扭转乾坤的作用。

这一点,体会最深刻的莫过于半岛那两兄弟了。

没有胡志明拉来的赞助,光靠本土派那几条枪,根本成不了事。

你这个摊子都是靠胡志明撑着的,那人家说话时,腰杆子自然就挺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土派反客为主

可到了1954年后,风云突变啊!

那一年,美苏英法中五大强国召开日内瓦会议,双方就印度支那和朝鲜的势力划分,达成了共识。

朝鲜以三八线为分界线,分为南北韩。

越南以十七度线为分界线,分为南北越,以此作为两大阵营的分界线。

可这个结果是越南民族主义者们接受不了的。

设想一下,若是有人让中国以长江为分界线划江而治,恐怕中国人也接受不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志明的力量来自于国际,那他自然也要受制于国际格局,对于国际决议他也无可奈何。

既然各国已经划定好疆界,那原先的印度支那共产党,就没必要存在了。

老挝和柬埔寨纷纷脱离印支共,自立门户了。

对此,胡志明也是从听之任之。

与此同时,本土派的黎笋等人则不认可五常决议,身先士卒跑到南方继续斗争。

这让党内的风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就连原先胡志明一派的人,如武元甲之流,都重新站队,选择支持黎笋一方,继续搞民族革命。

黎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胡志明慢慢被架空了。

除了在党内失势外,胡志明晚年还面临着一个头疼的问题:苏联跟中国闹翻了!

这两个国家一旦爆发冲突,那对越南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别看黎笋他们叫的那么欢,可一旦失去中苏的援助,以越南那薄弱的生产力,根本就不是美国的对手。

补充一点,自日内瓦会议之后,美国就接替法国成了印度支那地区的大反派了。

基于这种局面,胡志明晚年一直在中苏之间艰难斡旋,企图调和他们的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总体上他的屁股,还是偏向中国这边多一点。

因为他把反对修正主义写入党章里了,这可不是在打苏联的脸吗,老大哥岂能容忍?

1968年,苏联克格勃甚至想扶持武元甲,发动政变推翻胡志明。

当然,这事最后没搞成,被胡志明发现了。

他叫来武元甲一顿痛骂,但并没有继续深究。

这事大概率是真的,80年代黎笋在打击武元甲的时候,给他列出三条大罪,其中一条就是勾结苏联。

当时苏联跟黎笋是盟友,而武元甲又一向反对跟中国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真是诬蔑,那也应该是的勾结中国呀!看来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就当胡志明在中苏之间小心翼翼走钢丝的时候,国内的本土派却在不断地把身子往苏联那边倾斜。

因为老、柬跟中国关系密切,而中国是绝不会支持他们成立印度支那联邦的。

那就只能争取苏联的帮助了,而要苏联帮助他们,那就必须明确站队。

1969年胡志明去世。

在去世前两年,他就已经为自己的遗嘱做好准备,由他和黎笋两人签名,交由秘书保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照他的一贯风格,遗嘱中肯定有劝中苏以和为贵的内容。

可当遗嘱颁布开来后,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对于中苏关系,胡志明遗嘱是这样评价的:对各兄弟党之间的不和感到痛心。

这句话乍一听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当年中苏交恶可是苏联一手挑起的,是非对错一目了然。

而且,胡志明本人也不认可,苏联搞的那一套修正主义。

现在遗嘱里看似不偏不倚,实则是是非不分,各打五十大板,把兄弟不和的责任让中苏均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黎笋这么篡改遗嘱,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有关系。

胡志明去世那会,勃列日涅夫正喊着要用核武器炸死中国呢,中国眼看就要亡国了。

这时候,借胡志明的遗嘱,跟中国拉开距离,扭转苏联对越南的印象。

无论是从地缘矛盾,还是为了避免池鱼之殃,都是最好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反华之外,遗嘱中还有一句让人毛骨悚然的话:越南要成为主宰印支半岛的强国。

纵观胡志明生前身后的发言,从来就没有这样野心勃勃的言论,没道理临了会来上这么一句啊!

这无非就是黎笋,为将来的入侵找借口罢了。

当时老挝和柬埔寨,是跟越南一起抗美的战友。

尤其是老挝,被炸得满目疮痍,至今都没恢复过来。

如果无缘无故对这两个盟友下手,于情理不合,只能从胡志明这里找合法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怜胡志明为越南独立奔波一生,最终却成了黎笋等人搞侵略的大旗啊!

直到黎笋死后三年,1989年,越共才敢公开真正的胡志明遗嘱。

历史最终还了这位革命家一个清白。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