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以铜艺闻名的美学大师,修建过著名的雷峰塔,是爱国商人亦是非遗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他就是朱炳仁,他的同名铜品牌事业做得如火如荼不说,就连家庭都是很多人羡慕不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时那位坐着豪车去考试的少年正是他的孙子,最后孙子成绩高达700分,连带着他这位爷爷也“火”了一把。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陆琪在路上抖音账号】【央视网】【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网】【百度百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1、差点失传的铜艺,“打铜匠”创造一片天

朱家的铜艺起源得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那时朱炳仁的祖上在江南开了一家铜铺。由于审美好,技艺精湛,很快便成为了当地数一数二的铜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朱家声名远播,生意异常红火。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

清末军阀割据混战不停,后来又有了侵华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解放后的一段特殊时期,连番折腾下来,不仅铜铺无奈关闭,连铜艺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朱炳仁的父亲还是用心保存和学习了这项技术,并传给了他。

改革开放后为了光复铜艺,也为了糊口,朱炳仁开始为各个商铺制作铜招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从小学习书法,笔力稳健,且铜艺也越发精进。于是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火热,后来甚至接到了重建雷峰塔的重任。

雷峰塔本是国内一座有名的古塔,但在20世纪初却因种种原因轰然倒塌,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当重建的任务落在朱炳仁身上时,他也感到了无名的压力。

身为铜艺继承人,他创造性地提出将铜艺加入雷峰塔的建造中,为塔披上彩色的铜外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一想法刚刚提出时却没有得到支持,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而雷峰塔的建造容不得一点失误。

但朱炳仁没有放弃,他翻阅了多部相关文献,并且还反复进行实验,力求拿出一个最合适的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的努力下,以彩铜作装饰的雷峰塔出现了。西湖边上那倒塌的旧塔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更加精美的雷峰塔。

而他在铜艺上的贡献远不止这点,他还首创了颠覆性的铸铜技艺——熔铜,这项技艺灵感来源于一次建造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铸雷峰塔后朱炳仁名气更盛,几年后他又接到了常州天宁宝塔的修建任务,然而这一次却没有那么顺风顺水了。

在宝塔即将大功告成之时忽然烧来了一场大火,即便工作人员火急火燎地想办法扑灭了,顶层的装饰也被烧毁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一堆废铜,朱炳仁没有选择扔掉,反而在研究那堆废铜时拥有了一种不用模具也可以控制铜液形状的技术。

这在古今中外的铜艺上都是从来没有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一座全铜打造的博物馆更是让他蜚声国内外。

“江南铜屋”的想法由来已久,但因耗资巨大,朱炳仁也是考虑了好久才决定动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施工到一半就经历了资金短缺的困境,铜价猛涨让这座耗资巨大的建筑变得更加“寸土寸金”,这种情况下朱炳仁忍痛用家中的房产贷款以获得建造资金。

这简直就是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身边的亲人好友无一不是劝告他放弃的,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造三年,国内首个铜雕艺术博物馆才终于竣工,朱炳仁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他的铜艺。

但是名利双收后的朱炳仁没有沉溺于赞美,反而多次为国内的文物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功成名就不忘爱国重任

大运河,一个瞩目全世界的伟大水利工程,是国内举足轻重的存在。

然而这样一个伟大工程却迟迟没有申遗,也没有切实的保护方案,于是朱炳仁便和其余两位好友共同向运河沿岸城市的领导人提出了申遗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朱炳仁还提出了不少有关运河保护的想法,得到了众多专家的支持。

后来为了纪念这三位先生对大运河做出的贡献,他们就有了“运河三老”的称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对中国文物保护方面,朱炳仁也在不断努力着。

圆明园无数珍宝和艺术品的流失大抵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遗憾,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朱炳仁还曾做过一件让人非常感动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多方辗转联系到了圆明园鼠首、兔首的拥有者,并且告诉对方,若对方愿意归还,他愿意复刻两个一模一样的送还。

可惜即便做了此等承诺,也没有立马迎回鼠首、兔首。直至四年后,在他和许多文物保护者的努力下,才终于迎回了这两件中国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朱炳仁还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两岸的交流和融合而努力。

“天上一抱云彩/信步舒卷/你剪我裁/相际洒人间/你落西湖三潭/我去日月双潭/西岸东岸/三潭双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首《云彩》,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交相呼应,写尽朱炳仁的拳拳爱国之心,也写尽了对同胞的深情厚谊。

这位老人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着他的贡献,而他的后代似乎也继承了他的心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家庭传承,一家三代都优秀

都说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在朱家一点也不作假。

朱炳仁的儿子现在跟着他做铜艺事业,两人共同打拼宛如好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其子朱军岷如果做其他行业也应该会有好的发展前途,毕竟他可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但为了继承家族铜艺,朱军岷选择了跟随父亲。

当初的那座“江南铜屋”,也有他的参与,当时还发生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铜屋的瓦片被工匠私自使用其他材料来替换了,朱炳仁知道后勃然大怒,要求立刻更换回去。

在那种资金短缺、自家建造无人验收的情况下,父亲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做法令朱军岷受益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和善,也继承了父亲这种认真的态度,而两位长辈的精神也感染到了朱也天。

从迈巴赫视频走红后,朱也天第一次感受到了成为公众人物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位有躺平资本的“富三代”让网友最感兴趣的还是他的成绩,700分的成绩让他几乎稳上清华北大。

采访中的他更是礼貌谦虚,完全继承了祖辈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朱军岷的采访中,他也提过自己对儿子的教育。他没有特意的教育过儿子,大多数时候都是随性而为。只有在一些特殊时候,才会加以引导。

如此随性的教育方式中,却仍然有着不随性的爱国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国家的科技被人打压,就是需要靠你们这一代好的读书人,去给国家做贡献。”

正是在这样的爱国教育下,朱也天有了更大的目标,才能有更强的内驱力去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一项传统技艺的继承,靠的不只是技术传承,还有文化和品质的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在祖孙三人的努力下,中国的铜艺一定能更加精进,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