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毛主席在7000人大会上强调:"刘邦胜了,项羽败了,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会发生的事!" 这句话引起了在场同志们的浓厚兴趣。大家不禁疑惑,作为中华民族史上两位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刘邦和项羽的命运为何会如此不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最终的胜败?难道当年的历史就注定了他们今天的结局吗?面对如此重大的历史命题,毛主席似乎早有深思熟虑。他缓缓举起手中的烟斗,吐出一口烟圈,神秘地环视着全场,让人们无比期待他接下来将要说的话。

一. 家世背景的差异孕育命运

天很公平,赐予每个人生命的同时,也注定了他们今后将走向怎样的道路。刘邦与项羽,出身虽然都属草莽之辈,但他们的家世背景确有不小差距,这就为日后的命运铺垫了迥然不同的基调。

刘邦原是沛县的亭长,家世并不显赫。据史书记载,他从小就很有智谋和勇气,曾公然对秦始皇的车驾指指点点说"大丈夫当如是"。而项羽则出身于西楚豪门,祖上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宗室贵胄。相比之下,项羽自小就备受宠爱,骄纵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的出身差异,注定了他们今后在社会生活中将遭遇不同的际遇。刘邦从底层做起,熬过了人生最困难的阶段,这造就了他勇于拼搏、百折不挠的顽强品格。而项羽生来就是上等人家的少爷,从未尝过人世间的酸甜苦辣,贵公子的日子过惯了,使他养成了目空一切、骄奢淫逸的作风。

天将熄灭的秦朝为他们带来了施展抱负的机遇,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决定了两人对这个机遇的看法迥然不同。对刘邦来说,这是一次改变命运的绝佳良机,他一定要抓住并为之拼尽全力;但对项羽而言,这只是巩固自己家族地位的一个新开端,他视之为理所当然,因而丝毫不以为意。

两人在成长阶段对付艰难险阻的态度,也完全出于各自背景使然。刘邦从小就懂得吃苦耐劳,面对问题都是斗志昂扬、迎难而上;项羽则只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遇事往往依赖别人,宁可逃避问题。

本性态度决定人生观,观念又影响事业发展,这就注定了刘邦与项羽今后将有天壤之别的人生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处理民心的高下手腕

秦王朝的陨落为刘邦和项羽打开了一扇通向权力之门的大门,但想要真正坐稳这个宝座,仅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获得民心的拥护。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判若云泥。

刘邦从一开始就善于与民同甘共苦,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在进入关中之初,他就与秦民"约法三章",承诺减轻赋役、禁止擅自处罚百姓、开诚相见等,从而立即赢得了秦人的拥戴。此后又在战事中多次主动照拂百姓的疾苦,令他们倍加信服。

相比之下,项羽在处理民心方面的手腕就远为逊色。他视民如草芥,高高在上,目空一切。入主关中后,他不仅没有体恤秦民的疾苦,反而借机大开杀戒,纵兵焚烧了秦朝的皇宫阿房宫,连秦王子婴也被活活杀死,这令秦地民众对他恨之入骨。

刘邦懂得赢得民心的重要性,因此在战争年代格外重视安抚人心。项羽则目无民心,专注于征服和屠杀,从不思考如何让民众拥护自己。这种民心所向,决定了双方今后将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赢得民心的前提是真心实意地去关爱百姓。刘邦出身草根,从小就体会过做小人物的艰辛,所以他格外懂得疼惜人民。而项羽生性骄纵,从未体会过普通老百姓的疾苦,因此很难与人民的心心相印。

人心向背关乎生死存亡。当双方实力逐渐旗鼓相当之时,民心所向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秦地民众纷纷拥戴刘邦,为他输送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力量,这正是项羽最后被打垮的重要原因。

赢得民心,不仅仅意味着口头上的安抚宽慰,更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贯彻自己的诺言。刘邦在关中立下了"约法三章",此后一直言行一致,自始至终都践行着对百姓的承诺,因此受到了民众的拥护。

人心所向,实则代表着天意所归。凡是英雄人物,若想赢得最后的胜利,就必须先折服民众的芳心。这是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对待友军的用人之道

纵观历史,无论是古今中外,要想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单枪匹马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一支忠心耿耿的将士虎贲相助。在这一点上,刘邦和项羽的做法截然不同,直接导致了他们最终命运的迥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自打天足印之时,就善于广纳贤士,重用能臣。最先投靠他的是亲信陈平、张耳等人,后来又得到了韩信、张良这些谋臣的辅佐,刘邦从不吝啬重用人才。他多次破格提拔有能之士,如韩信便是被刘邦一眼相中,从个小卒子一步登天成为了开国大将。

相比之下,项羽对于友军的态度就显得目空一切、盲目自大。他从不虚心向贤者求教,对手下将士也是吩咐风行,从不重用。最能直接说明问题的,莫过于鸿门宴上发生的一幕:当时亚夫范增数次示意项羽动手除掉刘邦,项羽却满不在乎,事后范增气得摔碎了玉璧,恨声说"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韩信和张良对刘邦的最终胜利功不可没。韩信率领大军多次大破项羽的楚军,是刘邦屡次战胜的最大功臣;张良的谋略则为刘邦指明了夺取天下的正道,可谓军师重要之极。如果没有这两员谋主帷幄,刘邦恐怕难以最终战胜项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项羽之所以最终覆没,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他的骄狂自大,轻视了手下谋士的建议和忠告。鸿门之围时,范增的计策就曾被项羽视而不见,从而错失了除掉刘邦的绝佳良机。如果当初项羽能虚心听从范增的计谋,局面必将大为不同。

用人之道,实则体现了一个领袖是否有开阔的胸襟和包容的智慧。刘邦敢于大胆启用人才,因而获得了贤臣的赤诚相助;项羽却目空一切、盲目自负,从而失去了一批忠心耿耿的谋臣。这种用人之差,直接导致了双方后来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巨大差距。

人才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一代新人才能否被重用,直接决定了这个时代是否会有新的腾飞和进步。刘邦善于包容和重用新人,因此成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铁军;而项羽却最终被自己的狭隘思想所困扰,从而失去了应有的机会。

四. 因循守旧与开放包容

秦朝的覆灭为一度被压抑的诸夏文明开启了新的复苏之路,同时也为刘邦和项羽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这股新文化的洪流,刘邦和项羽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深知时移世易、曲因循守旧必将被时代所遗弃,因而勇于革新、勇于开放包容新的事物。在他统一天下后,便大力推行文明开放的新政策,打破了秦朝那种闭关锁国的旧模式。他亲自命令"开放八方",恢复诸夏文化,并尊重各地风俗习惯,给予地方高度的自治权。

相比之下,项羽却对外来新鲜事物有着根深蒂固的排斥和抵触情绪。他在统治西楚的那几年里,基本上延续了秦朝那一套等级森严、严刑峻法的旧作风,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怀有极大的戒心,从不愿稍作改革。

正是由于刘邦和项羽在态度上的巨大差异,所以当时方兴未艾的新文化潮流迅速成为助推刘邦身家兴旺的强大力量,而项羽却陷入了被时代所遗弃的窘境之中。

可以说,当时诸夏文明的复兴就像一股汹涌的浪潮,势不可挡。任何人若想乘风破浪,就必须抱有包容开放的胸襟;而若固步自封、墨守陈规,必将被这股时代洪流所淘汰。

刘邦虽然出身卑微,却有着与生俱来的远见卓识,他早就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已经来临,要想实现自己的大业,就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潮流。所以他在夺取天下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力提拔那些久被压抑的诸夏文化人才,重新恢复儒家的学术地位,并大幅度开放了各地的文化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羽则完全沿袭了秦朝的那一套做法,死死守住旧有的认知和做法,对任何新事物都怀有极大的戒心和抵触情绪。正是这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最终导致了他的downler。当诸夏文化如火如荼地复兴之时,他却还在一味地压抑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自然招致了民愤。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已是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任何英雄人物都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否则终将成为过街老矣。刘邦的开放胸襟获得了时代的利器,而项羽的固步自封则注定了他的没落终将来临。

五. 命运的终极分途

纵观刘邦和项羽的一生,他们起点相同,都是从底层小卒做起,但最终命运却判然有别。刘邦后来成为了统一中原的开国皇帝,而项羽则以一败涂地而告终。这种巨大的分途,正是由于双方在诸多方面的重大分歧所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和项羽从出身到品性,从处事手腕到开放包容程度,再到用人之道,可谓是有着天渊之别。刘邦敢于创新、勇于革新,他虽出身卑微,却有着超乎寻常的远见卓识;项羽骄奢淫逸、因循守旧,满脑子都是保守旧习、防范新事物。

在夺取民心这一关键问题上,刘邦以诚相待、与民休息,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拥护;而项羽却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纵兵焚烧阿房宫,令秦民万分痛恨。

在用人之道方面,刘邦虚怀若谷、重用贤臣,获得了韩信、张良等能臣的赤诚相助;项羽骄奢自负、目空一切,听而不闻亚夫子的谏言,从而错失了最后的反攻良机。

在应对新文化潮流的问题上,刘邦勇于改革创新,打开国门、大开文化之路;项羽却墨守陈规、因循守旧,最终被时代所淘汰。

由此可见,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秉性、处事作风乃至人生理念,都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和对立。这种分歧和对立,注定了他们今后将会有天壤之别的结局。

正所谓形势造英雄。刘邦因为具备了独特的远见卓识和创新意识,所以能够精准把握住时代发展的大势,乘风破浪、开疆拓土;而项羽骄奢自负、目空一切,根本就没有察觉到时代发展的潮流,最终被大势所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在不断发展变迁,谁能与时俱进、与潮流共舞,谁就能乘风破浪、成就大业;反之,谁执迷不悟、固步自封,谁就终将一事无成、功亏一篑。刘邦和项羽就是对比鲜明的写照。

生活无非就是在不断地创造和被创造。刘邦是时代的创造者,他敢于突破常规,勇于革新创新,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而项羽则囿于旧有框框,被时代所遗弃,成了一代覆灭者。这种分野,正是由他们根本分歧所决定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