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行进中国”调研行

活力内蒙古|汽车“新新”通关记

—— “智慧通关”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人民网“行进中国”内蒙古调研采访团

大家好,我是一辆国产汽车,名字叫“新新”。我的名字是自己取的,是新质的新、新鲜的新。这一次我和伙伴们从河北省整装出发,准备从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口岸通关,出口到国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洲里十八里海关关员辛帅、严亚飞对出口国产汽车开展监管作业。管泽摄

作为即将走出去的“中国制造”,我和伙伴们自豪又兴奋。我们体格健壮、耐磨皮实、性能良好,有信心完成好各项任务。在6月末的一个午后,我们按照原计划抵达了满洲里市。

雨后初晴,满洲里国门更显壮观威严。这座色彩斑斓的边境小城,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我和伙伴们来不及欣赏街景,直接驶向满洲里公路口岸。

顺利抵达口岸。这里真是壮观啊!一辆辆像我们一样的国产汽车排列整齐,等待着通关口令,即将奔赴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汽车在满洲里公路口岸等待通关。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一名满洲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率先接待了我们,为我们开设了通关专区。民警通过大型车体透视查验系统,在查验司机师傅的证件的同时,查验了我的车体内外。与此同时,车底检查机器人也在车身下迅速巡视。

这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三分钟,我们顺利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洲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五队民警李峥豪正在检查货车司机证件。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接下来我和伙伴们来到满洲里公路口岸的智能卡口处,进入海关的通关环节。

看似平平无奇的关卡,“科技感”满满。

随着“嘀”的一声刷卡声响,卡口栏杆自动抬起,我们完成放行,前后仅仅不到10秒的时间,我们把它称作“秒验放”。

高效通关的背后,是海关大数据平台的运行,以及快速报关提醒机制、舱单预先审核机制等支持。

海关系统显示,下午15时23分23秒车辆进卡,司机刷卡成功,15时23分32秒车辆放行,全程就只用了9秒钟。听说以前最快也需要几分钟的,现在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是刷卡即放,抬杆就走,不用再等待、排队,超级高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洲里公路口岸智能卡口。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全程不到4分钟。我们顺利通关!

就在不久前的6月11日,经满洲里口岸出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汽车货值突破100亿元。和你们说,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均迈上3000万辆台阶,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10年多来,我们的国家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搭建了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这也为我们这些“中国制造”车辆加快“出海”步伐打好基础,让我们畅通八方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再见了朋友们,再见了满洲里,我要奔赴远方了。请记住我的名字“新新”,一路向前,向“新”而行!(白建平、孝金波、富丽娟、刘艺琳、李楠楠、寇雅楠、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