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作为北宋的开国皇帝,自幼就立志有朝一日要成为一名伟大的统帅,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他果然在951年登基执政,开创了北宋的基业。不过,就连一代明君也难免犯错。在赵匡胤统治的后期,一件令人痛惜的错案发生了。

当年,赵匡胤麾下有一位忠心耿耿的大将军张琼,曾两次不远万里救下皇帝的性命。可是由于奸佞小人的进谗,赵匡胤一时被蒙蔽了双眼,竟然下令杀害了这位功勋卓著的元勋。直到张琼死后,真相才被查明。赵匡胤无比痛悔,亲自抄张琼家中财物时,看到张家的一名仆人,痛哭流涕说出"朕杀错了人"六个字。究竟张琼是如何立下汗马功劳,又是如何被奸人所害的?赵匡胤又是怎样悔恨交加的?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 张琼两次救赵匡胤性命,立下赫赫战功

赵匡胤在951年登基称帝,结束了动荡了几百年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人心所向,群龙纷起,一时间朝中充斥了各路权臣野心家。赵匡胤铁腕统治,严惩不驯,但也养精蓄锐,待时而动。其中一名重臣便是张琼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琼乃是奋勇当世的名将,家乡在今天的江苏无锡一带。他自小便立志要成为开疆拓土的大丈夫,16岁便挥戈加入赵匡胤的麾下。张琼勇猛过人,身手不凡,立下过无数战功,赵匡胤对他十分器重,委以重任,几乎成为皇帝贴身侍卫长的职位。

公元951年,赵匡胤统帅大军出征南塘地区,本想趁敌军疏忽,长驱直入直捣黄龙。不料敌军早有准备,突然发动猛烈箭雨攻势。赵匡胤的大军节节败退,眼看就要被重重包围。赵匡胤焦躁万分,暗自后悔当初轻敌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远处冲杀过来一支精锐骑兵。为首的正是张琼将军!原来张琼从军多年,阅兵无数,早已看穿了敌军的诡计,因此暗中先行部署了自己手下的铁骑。看到皇帝陷入绝境,张琼二话不说,身先士卒,杀出重围,为赵匡胤开辟出一条生路。张琼临危不乱的英勇指挥,救了赵匡胤一命。

赵匡胤拥抱张琼,感激涕零。从此张琼深得赵匡胤的赏识和信任,被封为上将军,统领亲军。两年后的953年,赵匡胤亲征寿春,不料遭到突袭,张琼再次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为赵匡胤挡住了致命的箭雨,多处负伤。赵匡胤又一次惊魂未定,亲自为张琼包扎伤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次立下生死大功,张琼可谓是赵匡胤的守护神。赵匡胤对张琼恩重如山,将张琼提拔为禁军统领,手握重兵,成为朝中赫赫有名的一方重臣。如此锦衣玉食,想必张琼也万万不会想到,几年后自己竟会遭此横祸。

二. 张琼遭小人诬陷,赵匡胤一时糊涂杀害忠臣

赵匡胤登基执政之初,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地位,采取了温和的方式来化解功臣军权之患。他召集重要功臣开宴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众人主动放弃军权,退休回家。唯独张琼因为立有大功,才被赵匡胤特许保留军权,继续担任禁军统领。

张琼手握重兵,深受赵匡胤的信任与重用,自然在朝中地位超然。然而,这也为他日后遭遇奸佞小人的陷害,埋下了祸根。当年,赵匡胤身边有一名心术不正的军校石汉卿,专门负责监视群臣动向。石汉卿见张琼宠冠六宫,嫉妒难耐,怀恨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琼为人刚直不阿,看不惯石汉卿权倾朝野,经常直言不讳地指责石汉卿这"老奸巨猾"。两人由是结下了梁子,矛盾日益加深。石汉卿表面上哄笑纳受,背地里却对张琼怀恨在心,孜孜不倦地寻找陷害张琼的机会。

果不其然,石汉卿很快就编造了一个关于张琼谋反的谣言,悄悄进谗于赵匡胤。起初赵匡胤对张琼忠心有加,自然是不予理睬。但石汉卿屡屡卖弄花招,制造各种"证据",终于让赵匡胤产生了猜忌。

赵匡胤思忖,张琼手握重权,如果真有异心,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找来张琼盘问此事。张琼自然是满口狡辩,痛斥石汉卿在诬蔑自己。两人争执不下,赵匡胤见张琼态度嚣张,竟如此当众羞辱自己的心腹,于是一时火冒三丈,下令将张琼拿下!

当着赵匡胤的面,张琼被扭送下狱。张琼万分冤屈,奋力喊冤,声嘶力竭,但赵匡胤却置若罔闻。最终,张琼被赐以绞刑的酷刑,就这样英年被夺去了生命。

张琼死后,赵匡胤这才醒悟过来,匆匆调查发现张琼确实清白无辜,实在是被奸人所蒙蔽了双眼。赵匡胤悔恨交加,当即下令严惩了石汉卿一干人等,以昭天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一处新增原创内容

张琼冤死后,赵匡胤这才醒悟过来,匆匆调查发现张琼确实清白无辜。这时赵匡胤才恍然大悟,自己竟然被奸人所蒙蔽了双眼,枉杀了这么一位忠勇之臣。赵匡胤悔恨交加,眼泪夺眶而出,不由得感叹道:"朕当真是瞎了眼,竟然干了这等大错!"

为了惩治谗佞奸党,赵匡胤立即下令严惩了石汉卿一干人等,并亲自前往张氏宗族,探视张琼的家人。一进张家大门,只见一片狼藉,家徒四壥,狼烟遍地。原来自从张琼被囚后,张家就遭到暴戾士卒的抄家灭门,现在只剩下一个老嫗和一名家仆在苟延残喘。

老嫗见到皇帝来访,不由得泪流满面,指责赵匡胤视同儿女的张将军虽然救过陛下两次,却竟然被诛杀。赵匡胤自知理亏,只得低头认错。老嫗骂声越来越大,愤怒之极,竟气绝身亡。

在一旁的一名家仆,见状哭倒在地,泣不成声。赵匡胤循声寻去,见那家仆竟是张家的一名老仆,自幼便在张氏家中服侍。张琼从小就视这名老仆如同亲人,甚至比亲生父母还要亲近。老仆也毕生侍奉张家,对张氏祖孙都怀有无限眷顾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见这一老仆为张琼伤心欲绝,赵匡胤不禁潸然泪下。他真心实意地向老仆赔礼道歉,并且立下军令状,重重嘉赏张氏家眷,为张琼平反昭雪。老仆见赵匡胤如此诚恳,这才止住哀哭,勉强接受了赵匡胤的赔罪。

从这次前往张氏宗族的经历中,赵匡胤深有感悟。他痛定思痛,从此格外谨慎,再也不轻易相信谗言谎话,务必审慎用刑。同时,赵匡胤也学会了宽容大度,不再像从前那样严惩小过,免得重蹈覆辙,使无辜者遭殃。

四. 真相大白,赵匡胤追悔莫及

张琼一案发生后,群情哗然,朝野上下无不为之侧目。张琼当年救主有功,深受赵匡胤的赏识,地位显赫。眼下却被诛如此之快,自有其中的蹊跷。于是在许多臣僚的哀求下,赵匡胤不得不重新彻查此案的真相。

查案的过程并不顺利,一开始赵匡胤对张琼的死因还是抱有成见的。直到有一位胆大包天的臣子,当众揭发了石汉卿等人的诬陷伎俩,赵匡胤这才如梦初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匡胤立即下令严刑拷问石汉卿等人,并亲自盘查所有与此案有关的人员和证据。仅仅几日功夫,赵匡胤就查清了前因后果。原来是当年石汉卿嫉妒张琼受宠,一直怀恨在心。他不遗余力地编造各种"证据",终于唆使赵匡胤下令诛杀了张琼。

真相大白之后,赵匡胤悔恨难当。他拍案而起,痛斥石汉卿"奸佞小人,竟如此诽谤忠良!"当即下令将石汉卿等一干狼狈为奸的小人,尽数毒打三百,斩草除根。

随后,赵匡胤亲自前往被抄家的张氏宗族,寻访张琼的遗老遗少。一进张家大门,只见狼藉遍地,家徒四壥。赵匡胤眼前一阵眩晕,仿佛看到了当年张琼临死前的惨状。

在院子的一角,赵匡胤发现了一名独自啜泣的老人。原来他就是张琼家中的一名老仆,自幼便在张家侍奉,与张琼的父子三人相依为命,情同骨肉。眼见张琼被杀,张家遭此横祸,这名老仆痛不欲生,日夜啼哭。

老仆见到赵匡胤来访,本能地想要避开。赵匡胤上前拦住老仆,泣不成声地赔礼道歉。他诚恳地说:"老人家,朕真是糊涂啊,竟然被奸人所蒙蔽了双眼,枉杀了忠勇之臣张将军。朕杀错了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 张琼遗老获赏,赵匡胤昭雪冤案

见到赵匡胤如此诚心诚意地赔罪,那名老仆泪眼婆娑,终于接受了赵匡胤的歉意。为了彰显皇恩,赵匡胤立即下令重重嘉赏张氏宗族,并将张琼的功绩重新载入史册,昭雪冤案。

不久之后,赵匡胤在京师御前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超度法会,专门为张琼求生净土。法会一经宣布,朝野文武,贵胄黎庶,无不踊跃参加。有识之士更是觉得,赵匡胤如此大张旗鼓地为张琼超荐,实在是难能可贵。

当日法会,金銮殿上烛火通明,香烟缭绕。赵匡胤亲自主持仪式,朗诵经文。与会的大臣豪绅,更有不少是当年的老朽将士,都曾跟随张琼出生入死,与他有着革命情谊。看到赵匡胤如此尊重张琼,无不动容落泪。

法会之后,赵匡胤特意携带张氏宗亲及张琼的老仆们,前往张琼的陵寝祭扫。一行人来到墓地时,只见张琼的坟冢已然荒草丛生,衣冠破烂遍地。赵匡胤亲自主持重修陵寝,将张琼的衣冠陪葬品一一重新安放整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祭奠仪式中,老仆们泣不成声,赞扬张琼生前作为。赵匡胤更是悲恸万分,他说张琼救过自己两次,本应受重重赏赐,却竟遭此不幸。从今往后,张琼的功勋将永垂不朽。赵匡胤亲自书写了"汗马元勋"的匾额,悬挂在张琼陵前。

祭奠仪式结束后,赵匡胤在谥号上注重施加"忠"字,将张琼的谥号定为"忠懿"二字,以昭其节。从此以后,张琼的名字就永远和"忠"字相连,流芳百世。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赵匡胤更是经常探视张家遗老,倾囊相助。直到那名老仆离世,赵匡胤亲自为他举办隆重的丧礼,以报答他毕生侍奉张家的忠诚。从此,张氏家族也就彻底翻身,摆脱了贫苦,过上了殷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