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半月谈》曝光了当前的基层公务接待困境。报道中披露了多组公务接待数据,看完后令人感到触目惊心,也从侧面反映出基层干部的不易。

第一组数据来自西部某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该中心负责当地重大公务活动的接待工作,2023年共接待270余次,总费用82万余元。平均每次接待费用3000余元。

其中,迎接上级检查的共98次,占公务接待总量的35%左右;公务活动为“调研、考察”的,共有89次,占比32%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组数据来自西南地区某乡镇。因为该镇邻近高速公路出口,加上工业在当地又最为发达,所以成了“明星乡镇”,也是当地检查调研的“首选乡镇”。

2022年,该镇公务接待540余批次,超过3300人次,接待支出20余万元。其中,接待县直部门占60%左右,县内外其他乡镇来考察、学习的,以及省直部门来检查督促工作的,各占20%左右。

按照一年250天的工作日来计算,该乡镇平均每个工作日,都至少有2次公务接待。平均每次接待6人,每次接待花费370余元,人均花费60余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组数据来自西南地区某县直单位。2023年,该单位公务接待供超过300批次、3600余人次,总费用30万元左右。平均下来,每次接待12人,每次花费1000元左右,人均费用83元左右。

第四组数据来自西部某县某乡镇。该镇2021年、2022年的公务接待经费决算数均为0元。是该乡镇做到了彻底没有公务接待?并非如此。实际上是每年都有一些公务接待费用,但镇财政拿不出钱来报账,所以体现在报表上,接待费都是0。

第五组数据来自西南某县的一个县直部门。2023年,该部门50%的公务接待都超过2餐。

看完这五组数据后,我顿感基层真苦、干部不易。个别地方的接待负担,甚至都已经到了没钱报账的地步,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有看到基层单位套取经费来支付接待费,觉得这些人真是过分,竟然套钱来宴请上级。现在想想,其实很多时候,基层也很无奈,上面来人了,而且还很多是来检查、督导、考核的,不说送礼多少,安排吃餐饭最起码的吧。接待费用是有限额的,也有相应规定,如果超过限额了,或者账上没钱,那怎么办?可想而知。

就像第五组数据反映的某县直部门,报道中提到个案例,有上级机构下来开展一项工作测评,来人4名,县里派出3人陪餐,共接待3餐,总花费1899元。严格说来,这是不合规的,违反了公务接待只安排1次工作餐的要求。但基层又能怎么办呢?要是被审计、巡察查出问题,锅也只能自己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费钱,接待还得专人安排和陪同,这更累人。第二组数据中的那个明星乡镇,一年竟有540多批次的接待,而且其中上百批次的还是省直单位。省直下来人,县里、乡镇都少不了陪同。这接待压力,自然可想而知。

上不扰下下自安。要真为基层减负,上级单位就减少些检查考核督导调研吧。下来少了,接待也就少了,财务问题自然也少了。同时,基层接待出现财务问题,要倒追查上级来人,这样倒逼减少无效下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