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省姐说家常 讲述人/李文军

每个人的生活分享出来都是一篇故事,文章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为了增加阅读体验,部分情节虚构处理。原创首发,码字不易,理性阅读。

“文军,再过半个月,你大伯就要过生日了,你赶紧和弟弟妹妹商量一下,看什么时候回家。”

一大早就接到母亲的电话,她在那头提醒着我切不可忘了大伯的生日。

自从参加工作以后,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准时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兄妹三个一定要回老家给大伯过生日。

其实就算母亲不提醒,我也不会忘记这件事情,在我的心里,大伯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如果当初没有大伯对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恐怕我们这一家人还在种着一亩三分地吧,更别想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下面来说说我们这个家族的那些事。

爷爷奶奶总共生了六个孩子,两个男孩,四个个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头一尾是男孩,中间四个是女孩,按我的称呼来排就是:大伯,大姑,二姑,三姑,小姑,父亲!

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说,她生完小姑以后就不想继续再生了,但是太奶奶不同意,他总是围着爷爷说:“儿啊,你只生一个儿子哪够啊?在农村里面没有两个儿子,以后和别人吵架都吵不赢,趁着我还能动,你赶紧再生一个。”

爷爷本就是出了名的孝子,哪经得起如此念叨,就总是劝说奶奶,说还要再生一个,奶奶没有办法,最后只得同意。

所以父亲出生的时候,奶奶已经快四十岁了,第一个孩子大伯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原本已经说好的一门亲事,因为奶奶的再次怀孕也黄了。

奶奶每次说起这件事,就觉得对不起大伯,倒是大伯总是宽慰奶奶,说现在娶的媳妇也不差,虽然家境差了点,但是为人善良,是个贤惠的妻子。

大伯的妻子我们称呼为大娘,她是父亲两岁的时候嫁进来的,自从她嫁给大伯以后,不仅孝敬爷爷奶奶这对公婆,对父亲也是相当照顾。

总是听奶奶说,父亲十天有八天都跑去大娘家里吃饭,即便那时候已经分了家,但是大娘每次都是堂哥吃什么,父亲就跟着吃什么。

由于父亲是奶奶晚年得子,自然宠爱就多了一些,这让父亲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慈母多败儿”,奶奶对父亲的溺爱养成了他游手好闲的性格,没有家庭责任感。

常人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父亲从小就没有受过什么苦,长大以后也总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到了婚配的年龄,一直没有媒人上门说亲。

后来流行南下打工,父亲就一个人背上行囊去了广东,第二年就带回了一个女孩,也就是我的母亲。

母亲是外来女子,在当地没有任何依靠,父亲又总是不管家里。

自从母亲怀孕之后,父亲就把母亲一个人丢在家中,自己跑去外面打工,说是打工,但是没有往家里寄过一分钱。

那段日子,还好有大娘经常帮助母亲,才让日子熬了下来。

我出生以后,家里的事情变得多了起来,父亲即使外出打工也不往家里寄钱,母亲忍无可忍,就不让父亲继续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至少还能帮着做一些农活。

可是父亲已经闲散惯了,以前一个人在外面,自己挣钱自己花,忽然之间的改变让他很难适应。

在家呆了没两年,父亲就开始找各种理由和母亲吵架,母亲是远嫁,又没有娘家可以回,每次吵架以后,只能自己把委屈咽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母亲吵累了,最后她对父亲说:“你想外出打工就去吧,就算你离开了,这个家我照样能担起来。”

父亲听到母亲这样说,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背着行李去了广东。

那个时候爷爷已经不在了,奶奶也管不了父亲,每次就只能安慰母亲说:“闺女,你不要和他计较,现在说什么都是听不进去的,现在的他就似那脱缰的野马,等跑累了自然就回来了。”

母亲听完这些话,只能抹一抹眼角的泪水,咬咬牙继续坚持,毕竟已经有了我们兄妹三人。

我六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大伯出面阻止父亲继续外出打工,让他必须待在家里。

小时候我们兄妹几个特别羡慕村里的同龄人,他们每天都有爸爸的陪伴,而我们的爸爸不是外出打工就是整日不着家。

那些年我经常看到母亲偷偷抹眼泪!

自从父亲再次南下之后,他就很少和家里联系,只有过年才会回来一趟,也只是短暂住几日。

家里家外所有的事情都是母亲一人在打理,父亲完全指望不上。

直到我六岁那年,家里来了一个陌生的女人,她带来的消息,惊动了奶奶和大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那天我正在吃饭,母亲去地里摘菜去了,弟弟和妹妹在隔壁大伯家里玩,忽然门口来了一个陌生人。

她看到我之后就问:“这是李国平(父亲的名字)的家吗?”

我轻声回应道:“是的,他是我爸爸,你找他有事吗?”

对方得到确认之后就大步跨了进来,从怀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了我,说道:“你看看这张照片。”

我接过那张照片一眼就认出了父亲,他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看上去比我小一些,照片上的父亲眉开眼笑,是我从来没见过的面容,那一刻,我幼小的心灵居然有种深深的刺痛感。

那位陌生女子接着说:“这张照片就送给你们,让你母亲不要整天只懂得做农活,也要抽时间管一管你的父亲,不要到时候钱没看到,人也丢了。”

说完那女子转身就向门外走去,正在这时,母亲也从地里摘菜回来了,她看了一眼母亲,再回头看了我一眼,一边摇头一边走出了大门,没有多做停留。

母亲走到我身边,看到手上的照片之后,眼睛一下就红了,直接进了卧房,躺在床上一直哭。

我不知该如何是好,带着照片就去找大伯和大娘,把事情叙述了一遍,大娘立马就去我家安慰母亲,大伯骂了一句:“这个混小子,看我不收拾你!”

几天之后,大伯通过同村的人联系到了父亲,他直接把父亲“押”回了家,让他解释清楚。

父亲看了那张照片之后,说那是她朋友的孩子,他们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就拍了那张相片。

大伯把父亲恶狠狠地怒骂一顿,最后留下一句:“我不管你有没有那些花花肠子,但是从今天开始,你只许待在家里种田,不许外出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稳住父亲的心性,大伯还拿出两万块钱支持他创业,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本钱全部打了水漂,还留下了一大笔债务!

父亲自从回到家以后,整日无所事事,浑浑噩噩的过了好几年。

我上初中的时候,当地流行起养殖螃蟹,很多农户都挣了不少钱。

大伯自己也承包了一口池塘,每年收益还不错。

他为了扶起父亲这个阿斗,主动拿出两万块钱支持父亲创业。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养殖不仅要有耐心,还要随时观察水域环境,父亲闲散惯了,他整日跑去镇上打牌,压根就没有心思管理池塘里的螃蟹,一年下来,结果可想而知,本钱全部打了水漂。

等到年底的时候,不仅一分收益都没有,还迎来一拨人上门收账,细问之下才知道是父亲近一年打牌输的钱。

没有养螃蟹的时候,父亲也会打牌,一般都是比较小的数目,母亲和大伯也帮他还了一些零散的欠债。

自从养了螃蟹,父亲总以为年底会有一大笔进账,所以打牌的数目就变大了。

一年时间居然就输了将近五万元,母亲和父亲大吵一架,没想到父亲第二天就玩起了失踪。

那些要债的人找不到父亲,就天天来找母亲,日子被他们搅得鸡犬不宁。

母亲没有办法,就承诺分期还给他们,这才让对方消停下来。

正好那时候我即将初中毕业,就主动找到母亲说:“妈,我不上学了,家里欠了这么多的债,弟弟妹妹都还小,我现在可以打工挣钱了。”

母亲叹了一口气,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

第二天我就准备收拾行李南下打工,还没出门大伯和大娘就赶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看了一眼母亲,说:“弟妹,孩子胡闹,你也跟着胡闹吗?这么小的孩子,不好好上学,出去能挣几个钱?”

说完大伯走到我身边,意味深长地说:“你作为家中的老大,一定要做好表率,努力学习,以后考一个好大学,也能给弟弟妹妹带来一些好的榜样。钱的事情,交给我们大人来处理就行了。”

然后就把母亲拉去了他们家,母亲过了许久才回来,红着眼眶对我说:“你大伯是我们的大恩人!”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大伯和母亲讲了很多,他说父亲这个样子,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而且我们是他的亲侄子侄女,现在遇到了困难,他怎么可能袖手旁观。

他告诉母亲,以后我们兄妹的学费他全部包了,父亲欠的那些债,他也会想办法慢慢还上。

后来我在大伯的帮助下顺利读了高中,特别是高考放榜那天,母亲看着我的成绩,一下就哭了出来,她颤抖着说:“你大伯的恩情,我们这辈子都还不完,往后一定要把他当亲生父亲去孝敬!”

几年后,弟弟妹妹也在我的影响下,全部读完高中考上了大学,如今各自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家庭。

我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初大伯的帮助,更离不开大娘背后默默的支持。

如今,每年春节和大伯生日的时候,我们都会备上厚厚的礼品回去大聚会,再给他们一笔钱。

周围的人总是说,我们兄妹三个,当真是有情有义,其实在我心里,我认为我们所做的不及大伯当年的十分之一。

至于父亲,他早已不再年轻,前几年回到了老家,他还是那么喜欢打牌,我们兄妹几个经常提醒他,如果再敢欠一屁股债,就会毫不留情将他赶出家门。

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我想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些雪中送炭的恩情,理应得到反馈,亲情就如寒冷里的那道光,温暖了心灵,也照亮了整个人间!”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