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波麦秆画作品。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波麦秆画作品。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氧水浸泡的麦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麦秆剖开刮去里面的绒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熨烫去除残留的水分,抛光麦秆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麦秆片粘到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掌握烙铁用不同的温度进行烙烫作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合粘贴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麦秆是小麦成熟后脱粒剩余的秸秆,也称为麦秸,是一种农作物。但你知道麦秆竟然能用来作画吗?其实,在艺术创作上麦秆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用来做麦秆画。

1麦秆画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

  麦秆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技艺,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一绝、民间瑰宝”。麦秆画又称麦草画、麦秸画、麦秸贴、烧烫画。在过去,民间能工巧匠突发奇想,利用常见的麦秆,经过“熏、蒸、漂、刮、推、烫、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最终全凭手工完成、化腐朽为神奇,把原本只做柴火的麦秆变成了唯美精巧的艺术品。今天,我们来探寻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麦秆画始于隋唐,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蓬溪麦秆画,作为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的农村生产生活遗产项目,在2020年入选了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第一批),2023年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麦秆画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承载了乡村历史与文化的宝贵遗产。
  麦秆画的制作材料非常普通,就是我们常见的麦秆。然而,这普通的麦秆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后,却能变成精美的艺术品。制作麦秆画首先要选择质量好的麦秆,最好是选取麦秆的第一节作为原材料,这样的麦秆质地更好,更适合制作。

2
制作麦秆画需要耐心和技巧

  那么,制作麦秆画需要多少步骤呢?
  麦秆画的制作过程极其繁复,每一步都需要制作者的耐心和技巧。
  首先要对麦秆进行浸泡和清洗,将选好的麦秆用双氧水浸泡两天,去除杂质和颜色。浸泡后的麦秆要彻底清洗干净,然后晒干水分。
  其次要剖开和抛光。将晒干的麦秆剖开后,刮去里面的绒毛,熨烫去除残留的水分,再抛光麦秆片,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第三步要进行粘贴与裁剪。将抛光后的麦秆片粘到纸上,以便后期裁剪。还要根据设计好的作画图案,将麦秆片裁剪成所需的形状。
  第四步是烙烫作画。这是麦秆画制作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画的颜色全靠烙铁烫出来:按照事先拟好的构图,结合麦秆本身的色泽和质地,对不同部位区别轻重缓急,仔细熨碾。烙铁温度的高低变化,在麦秆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色变。烫的温度、力度把握精准了,画面才会栩栩如生。
  最后是组合粘贴。将经过烙烫的麦秆片按照图案要求粘贴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每一幅麦秆画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3
古老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

蓬溪县麦秆画代表性传承人柏波,从小跟随爷爷和父亲学习麦秆画制作。他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制作了碳麦画、碳末浮雕画等新型麦秆画作品。柏波在制作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金奖的作品《望江楼》时,在一笔一画烫出小桥、流水、木屋、竹林、飞鸟、人家的同时,尝试加入细沙和石子,效果出奇地好,深受业内人士的肯定和赞扬。
  如今,一幅好的麦秆画售价可达上万元。麦秆画的“软实力”已经变成增收的“生产力”,为乡村振兴铺就了金光大道。
  麦秆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技艺,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一幅麦秆画都是制作者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艺术品,走进麦秆画的世界,能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够了解和传承这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麦秆画的艺术之光更加灿烂辉煌。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记者梁家旗刘虎
  综合光明日报图片除署名外由梁家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