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现实的话题——投资教育与实际回报。这事儿得从一个人五一假期的一次聚会说起,有个网友李,分享了他外甥的故事,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这外甥大学毕业后,在家里蹲了三年多。先是说要考研,结果没考上就放弃了。然后说要考公,结果连续几次还是没考上。最后,干脆在家打游戏,直到父母看不下去,逼他去开滴滴。李的叔叔还提到,他姐夫有记账的习惯,家里每一笔开支都记得清清楚楚。一算账,光补课费就花了 93 万!这数字,听着都让人心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们可能觉得,只要投入了,就问心无愧,将来孩子也不会埋怨。但有时候,这种投入和产出真的不成比例。有人开玩笑说,直接给孩子买 30 年社保,也用不了 93 万。还有更极端的例子,他的堂弟,高中就已经花了 100 多万上培训班,结果现在重度抑郁,情况不容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们的评论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不给娃强制补课,直接买养老保险;有的说拿 93 万买辆豪车开滴滴,还能享受豪华车的服务;还有的说,自己 211 大学毕业,最后在家打游戏。这些评论虽然带点戏谑,但也反映出了大家对于教育投资和职业选择的思考。

说到底,如果孩子真的有天赋,或者为人处世做得好,那当然可以继续深造。但在咱们这个环境里,好工作往往需要关系和会拍马屁,单纯的书呆子可能真的不太吃香。

很多孩子的每一步都是按照父母的期望走的,走得不情不愿,推得也累。有时候,学会放弃,选择平凡,也是一种勇气。有舍才有得嘛!

有人觉得阶层固化,社会给的机会越来越少,要想超越父辈,确实很难。但不管怎样,如果考试一年没考上,就边工作边考,别让自己闲着。放平心态,初中毕业后,让孩子学个靠谱的技术,上个靠谱的技术学校,也是一条不错的路。

教育投资是个大话题,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投资教育,也要理性,不能盲目跟风。毕竟,孩子的未来,不应该只被补课费的数字所定义。大家觉得呢?最后,祝大家事业有成,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