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陆渡街道结合实际、转变观念,探索为民服务新方法新途径,创新提出“党建红、网格蓝、家园绿、志愿橙”四色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实施“党建红”领航工程,彰显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引领,针对辖区有2万余名湖北麻城籍流动人口,积极会同麻城驻太仓党支部合作共建,以党建为根,联系发动在陆渡有威望、有文化、有经验的麻城籍“老党员”等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打造“乡音”调解模式,探索出一条“老乡调解”新路子。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依托社会治理中心、矛调中心等阵地,充分挖掘辖区“乡贤”“能人”资源,探索成立“老邢”“老书记”等品牌调解工作室,进一步拓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服务民生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持续聚焦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充分发挥暖蜂驿站、海棠管家等阵地,注册备案矛盾调解类、志愿服务类、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116个,成员总数近600人,“红色物业”“红色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始终活跃在基层治理第一线。

二是创新“网格蓝”治理模式,提高便民服务效率。按照便于管理、方便服务的原则,街道党工委牵头,以村(社区)为基本单位,将现有393个微网格,进一步划分“五大网格”,形成“一核引领、一网覆盖、一体多元”的治理架构。发挥“党建+微网格”作用,聚焦人居环境改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等重点,整合公安、综合执法、消防等各方力量开展综合整治。联合村(社区)党组织,对街道辖区G15沿线环境进行“4+1”全线巡查,采取“网巡+车巡+机巡+人巡”及部门联合巡查,地毯式排查和沉浸式精细治理,清理积存垃圾、乱堆杂物50余处,全面净化域环境面貌,提升路网“窗口”形象。收集服务需求600余条,牵头排查各类隐患452处,推动形成党建与网格治理融合互促、双向提升的良好格局。

三是共创“家园绿”和谐环境,建设和谐幸福社区。建立村民理事会制度,构建人员结构合理、责任权利明晰、议事制度完备的村民自治体系,充分利用“随手拍”“红黑榜”等形式,建立村民自治积分兑现制度,激发全民参与,实现多元共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灵活运用小喇叭、横幅、入户宣传等通俗易懂、传播性快的宣传形式,高频次、广范围开展净美家园、人居环境、垃圾分类等宣传,通过浓厚的氛围营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陆渡街道红庙村、横沥村获评2023年度苏州市宜居宜业和美村。

四是开展“志愿橙”暖心服务,用心用情服务居民。近年来,陆渡街道按照“志愿服务+网格模式”思路,织密织牢基层社会治理网底,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力量参与基层网格治理、关心关爱特殊群体,不断为志愿服务搭建平台,促进志愿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街道在配齐配强网格工作站站长、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的基础上,系统整合村(社区)“两委”、热心群众、党员及志愿者等力量,建立平安志愿者、党员志愿者、海棠先锋志愿者等各类队伍33支3462人,有效形成治理合力,构筑起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网格治理防线。同时充分发挥辖区八部门63名在职党员、82名微网格员的先锋作用,引领带动志愿者和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累计开展平安法治宣传等活动620场次,走访群众3万余人次,及时协调解决群众诉求900余件,进一步提升了网格管理服务水平。

(来源:太仓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