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我们分享了1991年以来的全国劳动争议受理案件数量。

数据显示,1991年,全国仅有7633件劳动争议案件;2022年,上升到147万件。

30年间,劳动争议案件上升了190倍。

除此之外,刚刚发布的《2023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23年全国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办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85.0万件,涉及劳动者408.2万人”。

将法院和仲裁机构的数据合并起来,意味着2023年,我国劳动争议案件高达530万件。

同时,如果你关注劳动争议问题,也会经常在网络看到网友的发言,宣称自己遭遇到了不公平的劳动对待。

这些不公平的劳动对待,包括劳动者投诉的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加班没有加班费等普遍出现的现象,也有出现较少的职业病、劳动保护、心理虐待等现象。

以及企业主投诉的工作积极性不够、失误、错误等。

这些劳动争议是如何产生的,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

有人认为,这是劳动者在接受了更多的外来信息后觉醒了,当前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信息时代,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大量的外部信息。

也有人相信,这是劳动监察机构努力的结果。在前述的公报中,发布了一些数据,似乎支持这个结论。

“2023年,全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72.6万户次,涉及劳动者3078.7万人,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11.7万件,为69.4万人劳动者解决工资79.0亿元。督促用人单位与31.0万人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督促4046户用人单位办理社保登记,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596户。”

在作者看来,精细化层面的各类社会现象,无一例外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吃不饱饭的时候,吃饱就是最大的目标。

当吃饱之后,人类的其他需求才会得到关注。劳动者想要的尊严、企业家想要的效率,皆是如此。

来自统计机构的宏观数据,支持这个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万人劳动争议案件的比例,其上升速度,与人均GDP的增长保持着比较一致的趋势。

即,在更深层的根源上,社会经济的发展,让劳动争议更多的出现。

这要求企业家需要了解雇员的需求,要求监管机构,能够更准确地观察劳动者和企业家,谁触犯了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