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很多人喜欢的,作家木心的诗。从前的日色,从前的车马,从前的邮件,都被诗人镀上了一层金光。每次读到这首诗,我想得最多的是“从前的邮件”。从前的邮件中,最多的是信件。九十年代还比较多,后来电话也普及了,慢慢就不写信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电报和书信好像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各国邮局还在那里,只是变了模样。或为游客打卡地、或为咖啡馆、或为画廊……它们仍是人们交流信息与情感的去处,仍在向人们讲述传情达意的那种浪漫。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写信可能已经不是常用的社交方式,但还有人会给朋友寄明信片,在邮局订阅报刊,用邮政快递收包裹,在邮储银行办业务,邮政并没有从大家的生活中远去。只有邮局才会有那样五彩缤纷的邮票,才让集邮成为一种世界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想那些古代驰马飞奔的一个个驿站,那些曾经遍布各个角落的大小邮局,那些曾经矗立在街头的粗壮的绿色邮筒,电影《鸿雁》里背着绿色邮包跋山涉水的邮递员……滚滚红尘中,怎么可以缺少了他们?他们曾经让我们对家人对朋友对远方充满那么多的期盼。云中谁寄锦书来,只要还有鱼雁锦书在,他们就在。而在武汉有个现存最老邮局,建成一百多年仍在使用,为纪念革命先烈而改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好奇的朋友就会问了,这个武汉现存最老邮局到底是在哪里?那里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武汉彭刘杨邮政支局的那些事。据《湖北通志》记载,清朝末期,:以武昌府江夏县(今武汉市武昌区)为中心,江城古道上,一骑快马,扬鞭而去,将江城的讯息递传万里。江夏县共二十一铺,设铺司十名,铺兵一百三十三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驿站的马匹也有正式编制,且配有专职兽医。除陆驿外,还有水驿,江夏口驿设有水手两名。随着1896年,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中国近代邮政由此诞生。武昌府紧跟其后,于1897年9月1日,在张之洞铸造的机器铸钱局原址设立武昌邮局。彭刘杨”是为了纪念1911年武昌首义英勇牺牲的彭楚潘、刘复基、杨洪胜三位烈士。这里也将有着百年历史的“武昌邮局”改名为“彭刘杨邮政支局”,以此表达对首义先烈崇高的敬仰和真诚的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刘杨邮政支局总面积800余平方米,1897年由德国人设计建造,当时名称为“武昌邮局”,是湖北历史最悠久的邮局:“目前,这座邮局里还保留有当年大楼建成时的4个保险柜,外观保养得很好,看不出来它的历史。”当年立于门前右侧的“邮政地界”界碑见证了武汉百年邮政历史,现在这栋建筑已被武汉市文物局列为文物保护建筑。武汉彭刘杨邮政支局拥有19个武汉景点风景纪念章: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湖北省博物馆、东湖行吟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旅游最主要的地标,在这家邮局一口气盖满。(记得带身份证原件,使用印章时需出示)推荐你盖完章,从邮局骑车到「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下,只需要5分钟。带着章印和头顶的长江大桥、江对面的龟山电视塔同框打卡,再走到「黄鹤楼公园西门」拍照。然后去第二个盖章点,湖北省博物馆。

特别是对于工作和生活在武汉以及周边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说,对于建成一百多年仍在使用,为纪念革命先烈而改名,武汉现存最老邮局有啥想说的,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