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 国家注册营养师RD

专业方向:肝胆外科、感染性疾病科营养管理。

本文摘选自:《临床营养管理——基础、技能与案例》,化学工业出版社 P186-187

导 读: 间接测热法(indirect calorimetry,IC)是能量测定的金标准,其原理是通过用代谢监测系统测定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氧气的消耗量来计算人体的能量消耗及三大营养物质在能量消耗中的构成,并得出三大营养素在人体内的代谢情况与平衡状况。目前其临床运用十分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等科室,可应用于各类创伤感染、恶性肿瘤、急危重症、慢性病及老年病等患者,指导并调整能量供给水平,为患者临床综合治疗的顺利实施和患者康复提供精准化的营养支持。正确操作与解读是静息能量代谢测定技术在临床上应用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本章以河南省人民医院为例,介绍静息能量代谢测定技术在肝硬化等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和教学训练工作,并就实践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目前国内该技术的应用尚未广泛普及,仍存在一些待答问题。本节首先介绍静息能量代谢测定技术在肝硬化患者营养支持中的研究现状,然后就其原理、必要性、适用人群等进行讨论探索。

研究现状

通过检索近年肝硬化患者静息能量代谢及营养支持相关指南、共识文献,得到的结果显示:静息能量代谢测定技术主要应用于营养支持的评估和干预阶段,而在监测和评价阶段的应用不足,可加强相关实践工作及其研究。参照MAIE模型的结构,对部分检索结果进行呈现,见表13-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如需购书,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打开链接文章,下划至最后,在该文末尾处有购书链接,可直接点击购买。 2. 公益性配套电子书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