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孕期期间,脐带是宝宝与母体之间的纽带,它输送氧气、营养和血液,为宝宝的发育和成长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保障。可以说,脐带是宝宝的“生命线”。

然而,有时这条“生命线”也可能成为一种危险,给宝宝带来潜在的威胁。正所谓“成也脐带,败也脐带”。

01

胎儿绕颈的潜在风险

小玲在怀孕期间经历了两次不同的脐带绕颈情况。第一次怀孕时,医生在孕检时告诉她宝宝的脐带有些绕颈,但只缠绕了一圈,建议她下次检查时再看看。

医生认为胎儿很有可能会自己绕出去。然而,下次检查时,宝宝不仅没有绕开,反而又绕了一圈。尽管如此,医生还是保持淡定,最后小玲顺利地生下了宝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怀孕时,情况有所不同。宝宝出生前显示脐带绕颈两圈。小玲回想起第一次的经历,认为不用太担心。

然而,临近分娩时,胎儿出现了胎心加快的情况,最终不得不匆匆进行剖腹产把宝宝取出。这个经历也让小玲明白了脐带绕颈带来的潜在风险。

02

脐带绕颈是孕期常见的现象,约有10%-20%的孕妇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也就是说,每10个孕妇中,就会有1-2个宝宝存在被“捆绑”的困扰。

在孕期,胎儿在妈妈的子宫内有足够的空间,便会自己动起来“转圈圈”,这个时候连接胎儿的脐带便会随之一起旋转,发生脐带缠绕。

脐带缠绕后,会包围在宝宝的颈部、四肢甚至躯干。一般情况下,轻度的脐带绕颈后期会被胎儿自主地解开。但一旦缠绕的圈数过多,或者缠绕的时间过长,就容易导致胎儿因呼吸不畅而发生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孕期如果出现以下两种感觉,可能就是胎儿“脐带绕颈”了,孕妈需警惕:

胎动次数过多

脐带绕颈是造成胎儿胎动频繁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妈妈突然发现胎儿的胎动出现较为明显的急促,胎动很频繁,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是脐带绕颈的情况了。

胎动次数减少

和胎动频繁相反,有时候胎动次数过少,也可能是脐带绕颈的情况。就像是脐带勒得过紧,导致缺氧,胎儿的活动就会减少。

无论是胎动过多还是过少,孕妈都需要引起警惕,及时去医院排查。

03

如何帮助宝宝绕出脐带

调查数据显示,脐带绕颈常发生在怀孕24-26周和37周以后。在24-26周期间发生脐带绕颈,往往是因为胎儿体积较小,子宫内的活动空间较大,宝宝的活动也能较大一些。

而37周之后,宝宝的体积几乎填满了整个子宫,活动的范围开始有限,所以一旦缠绕,就不会像之前那样容易绕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孕妈如果发现胎儿出现脐带绕颈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帮忙解开。否则一旦过了37周,再想绕开就比较困难了。

关于脐带绕颈的误区

很多妈妈都听到过这种说法:频繁地抚摸孕肚,会让宝宝过分地活跃,进而增加了脐带绕颈的几率。

因此,很多妈妈害怕摸肚子,生怕自己和宝宝互动会导致脐带绕颈。但事实并非如此。

脐带绕颈是宝宝特殊的胎动导致的,与孕妈抚摸肚子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即便宝宝出现了脐带绕颈,只要胎心、胎动正常,在孕周数较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顺产。因此,孕妈大可放宽心。

果妈寄语

脐带是宝宝的“生命线”,在孕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也有可能成为宝宝的“危险线”。孕妈们在孕期要注意胎动的变化,及时进行孕检,确保宝宝的安全。遇到脐带绕颈的情况,不要过度紧张,及时咨询医生,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刊载此文是出于传播知识传递信息的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