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编程学习成为一股热潮。本学期,团区委“课后不一YOUNG”服务引入专业社会资源,为孩子们在课后服务的课堂上呈现了一份“机器人盛宴”。

本学期伊始,控江路街道二联小学的同学们率先体验了机器人手工课,从简单的机器人模型拼接入手,锻炼手部精准度和三维立体感官。在这学期的课程中,同学们还自行设计齿轮加速运动,尝试运用工程力学的模型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一开始面对机器人零件的手忙脚乱,到现在所具有的逻辑、条理、创新……学校三年级一名邱姓同学的家长告诉记者,自己特别惊讶于孩子这一学期的变化。“我们一开始把机器人编程当作是一个‘玩具’让孩子接触,但没想到学习编程已经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作为一种正向的思维方式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特别感谢课后服务老师们的辛苦付出。”

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每到机器人编程学习的课堂上,孩子们总是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天生对游戏充满兴趣。我们正是利用这一特点,选择一些寓教于乐的编程游戏或应用,让孩子在玩耍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和学习编程。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授课老师吴子豪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学编程也锻炼了孩子分解复杂的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在面对这些复杂问题时,机器人编程学习的课堂也引导孩子将这些问题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逐个解决。“在编程中,这种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尤为重要。通过引导孩子分析程序中的错误、调试代码,他们可以学会如何逐步缩小问题范围,直至找到并解决问题。”吴子豪说,授课团队鼓励孩子们参加一些编程竞赛或团队项目,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倾听、表达、协调与沟通。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与合作,孩子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进一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努力把课后延伸服务“延”出品质、“延”出温暖、“延”出精彩。下一步,团区委也将利用好社会资源,满足课后服务的多元课程需求,让孩子们在兴趣爱好的陪伴中乐享童年,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彰显共青团组织的社会担当。

文字/图片:成佳佳

编辑: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