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养老金上涨方案公布,挂钩的百分比均低于1%,对企退人员有何影响?能缩小差距吗?看看测算,附四省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6月28日早上7点,据统计,已经有四个省份公布了2024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分别是河北,安徽,江西,山东,而且随着七月将至,这个数字相信也将进一步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目前来看,已经进入了各省密集发布调整方案的窗口期,目前四个省份的方案对比一下,显然发现一个特点,那么就是各省纷纷下调了养老金挂钩百分比目前的四个省份都在1%以下。这对于调整有何影响?能调节差距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先看看目前四个省份养老金挂钩的比例、相比去年有何变化?

依据四个地区人社部门的公开方案整理如下、今年的挂钩比例都小于1%、这个共同点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河北0.94%、安徽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江西0.9%,山东0.9%,这两省今年挂钩的比例是一模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今年全国养老金调整方案中,明确提到了要进一步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合理确定具体调整办法。不同于以往提到的“进一步强化激励,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而目前四个省份与养老金水平挂钩的百分比比例都低于1%,可见这个特点比较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挂钩百分比均低于1%,对养老金调整和企退人有何影响?能调节差距吗?

我们知道挂钩调整体现激励性,与养老金水平挂钩的百分比降低,那么养老金水平偏高的人在这一部分涨不了太多,一定程度上是能调节涨幅差距的。

我们用一组案例计算来说明一下。假设有一份调整方案是这样的:定额调整30元、与养老金水平挂钩比例2.2%,工龄单价1.2元一年,高龄倾斜年满70岁和80岁、分别多涨30元和6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今年假如变为定额28元、养老金挂钩比例0.6%、工龄单价1元,高龄倾斜不变,两位企业退休人员A和B、工龄都是35年,养老金分别为8000元和3000元、都没有高龄倾斜。

调整之前两个人的差距是8000-3000=5000元。我们看一下,用两套方案计算后、这两人差距有何变化?

(1)用先前的方案测算:A养老金8000元上涨:30+(8000×2.2%+35×1.2)=30+176+42=248元;B养老金3000元的人上涨:30+(3000×2.2%+35×1.2)=30+66+42=138元。

调整之后,两人的差距变为了:8248-3138=5110元。再看看“挂钩百分比”降低之后的计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按新的调整方案测算:A养老金8000元上涨:28+(8000×0.6%+35×1)=28+48+35=111元;B养老金3000元的人涨:28+(3000×0.6%+35×1)=30+18+35=81元。可将按照新方案调整的话,两人的差距8111-3081=5030元,比上面的差距5110元、少了80元。

可见降低挂钩调整环节的百分比的话,确实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差距。而且我们看到养老金偏低的企退人员、由于分母较小,往往个人涨幅会偏高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

四省养老金上涨方案公布,分别是河北,安徽,江西,山东,目前他们的挂钩调整百分比都低于1%,预计今年其他多数省份也会有这个特点,对差距还是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的。

下一个公布方案的会不会是江苏、四川、上海,或者广东,河南,浙江呢?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