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尤为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三次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青海考察调研,为青海继续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青海各族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握主线,创新推进各项工作,奋力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海篇章。

历史基础: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49.47%,自古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考古发现,在距今4000年至5000年前,甘青地区就已经形成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诺木洪文化,流传着西王母传说与昆仑神话。《后汉书》记载,青海地区最早是古羌人活动的地区,至今在湟水流域和柴达木周边地区遗留的海晏三角城、尕海城,刚察北向阳城等古代城址,就是早期羌民居住地。秦汉以来,羌人不断向内地迁徙,汉武帝时建令居塞,宣帝时赵充国屯田置破羌县,东汉建安中分置西平郡,中原人口大量迁入青海东部,形成羌汉杂居格局。公元3世纪末,慕容鲜卑吐谷浑部西迁。公元609年,隋炀帝破吐谷浑并置西海郡,移民实边,加强了与内地的交流融合。唐初,吐蕃势力逐渐东扩。公元11世纪初,青唐城(今西宁)成为北宋与吐蕃进行大规模茶马互市的交易中心。元明时期,青海多民族居住格局逐渐形成。

在漫长的历史中,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生活在青海的汉族人口,既有秦汉时戍边屯田的军士后裔,也有明初应朝廷征召迁入河湟地区的江苏、安徽、陕西等内地军户,留下了“祖籍南京珠玑巷”的历史记忆;青海的藏族人口,主要是吐蕃王朝分裂后,滞留的军士与当地羌等民族融合形成的;青海的回族人口,主要是唐宋时期的西域人,元朝时随军屯戍的西域签军、工匠、回回色目人以及明清以来内地迁来的移民与本地人融合形成的;撒拉族是元初东迁人口与当地的藏族、回族等民族通婚后形成的;土族也是元时迁来的蒙古人与吐谷浑、藏、汉等民族不断融合形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北京的非遗传承人和专家现场手把手教学指导玉树牧民制作手工艺品。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供图

在青海这个大舞台上,各族人民展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景象。如,撒拉族与藏族群众形成了“许乎”“达尼希”(朋友、世交)的兄弟情谊,他们用“一个爸的儿子,一头牛的皮子”来描述彼此的密切关系;青海湖周边的蒙古族与土族群众长期互动,建立了结拜兄弟关系;海西地区的蒙古族与藏族群众长期保持着游牧互补的和谐关系;撒拉族、回族与汉族、藏族、土族等建立的农牧商互补生计模式,一直以来在促进农区与牧区、城市与乡村联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历史上,青海还有唐蕃古道、丝绸之路等重要文化通道和探寻河源、西海会盟等文化活动,架起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也反映出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始终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现实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海样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立足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持续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海样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8日,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学生在打篮球。这所学校是上海自2010年开始对口支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以来,已建成的最大单体援建项目。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一是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海省委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率先实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工作第三方评估和奖励机制,较早颁布《青海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专项法规,全省所有市州、93.3%的县(市、区)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二是大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全过程,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一中心三基地”,建设十世班禅大师故居、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三是全面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青海拉面产业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范。青海各族群众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及境外开办的拉面馆有3.3万多家,年均营业性收入130多亿元,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达70多亿元。人们形象地说:“汉族、土族群众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众养的牦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群众栽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群众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

四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马成俊,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刘子平,青海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

监制 |肖静芳

统筹 |安宁宁

编辑制作 |章音頔

来源 |中国民族报

觉得好看,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