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迈入盛夏,万物生长的好时节。

恰逢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召开,核心的主题是,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提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个“极”的描绘,证明变革之剧烈。破局之道在何处?新区在前行中思考,也在思考与总结中,不断明晰着自己的答案。

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以创新为引领的江北新区,站在新的时代风口之下,以抢跑的姿态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成为靓丽的底色。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实施《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叠加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的战略优势,江北新区的发展从来都备受瞩目。

近期,省长许昆林一个月时间两次调研江北新区,明确指出:新区之新,在于创新;新区之强,重在产业。要加快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产业集聚能力、城市带动能力、开放聚合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新区而言,这无疑是重要的信心来源。而摆在新区面前的,同样是一份重要的使命:努力在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火热实践中走在前、做示范,勇当第一方阵排头兵。

关于新质生产力,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在新区有很多故事可以讲。

可以从南钢南化这些“大国重器”适应新时代的转型发展讲起。

90年的老厂南化公司,正全力打造“电子级硫酸”产线。这条新产线,将广泛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装配和清洗过程,而集成电路也是新区主导产业之一。当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共进,新旧动能之间的接续转换,给未来发展提供更大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可以从生物医药这样的新兴产业“步稳蹄疾”讲起。

一把医用“止血夹”,市场前景有多大?新区企业南微医学的答案是:畅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家医院,成就了全市首家、全国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如今企业的新生产基地落成,来自全国各地及德国、英国、瑞士等地的300位顶尖专家、医生代表汇聚一堂,畅聊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都是新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末端呈现。那么,如何去保障新质生产力的要素在江北开花结果?换言之,江北如何去当好这个“排头兵”?

从年初便开展的“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四大行动便是生动的实践。“四大行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又离不开两个核心关键词:实打实、有效益。

既是重要的价值引领,更是重要的行动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在核心方向的把握。

不久前,东南大学“大医工科”整体入驻江北新区的消息引发全城热议。新区为何要不遗余力推动这次合作?背后的答案显而易见:让科研与产业更深层次连接,让“研产贯通”在新区开出繁花。

从东大“大医工科”出发,向西北方向10分钟车程,便是南京生物医药谷。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正在此焕发活力。当最前沿的探索、最原始的创新,结合了产业化方向,从研到产、学研产用,江北正向着创新浓度最高、产业化程度最高区域不断奋进。

漫步在新区多个园区平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成为新时尚,高校的科研实力是强劲的支持,以“南大系”为代表的“校友经济”在药谷大道更是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这是新区无法被取代的硬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在鲜明的价值导向。

每月一度的重大项目开工观摩会,一张张榜单揭晓,是倍感压力的时刻,也是激发动力的时刻。评比不是目的,而是催生干事创业的激情。

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需求。杜绝“数据漂移”、不建“空中阁楼”,唯有求真务实、壮筋强骨,树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鲜明导向,毕竟没有什么比“塔吊林立”更能传递发展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在坚定不移的行动。

不到一个月时间可以推进多少事?来看看新区的清单:组建新材料创新联盟,杏湖碳中和产业园开园;与省高投、华泰证券、鼓楼医院、南京海事局、省农垦集团先后签约;丹瑞生物、齐鲁干细胞、安康通等药企同时落地……

仔细梳理一遍,每一次签约和携手,都有明确所指:支柱产业的绿色转型;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重大项目的核心支撑;金融资本的强劲助力。

认清了方向,剩下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实打实”的举措,归根结底是为了“有效益”的产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关于“有效益”,其实也有“快”与“慢”之间的探索。

“快”是奋进的姿态,是国家级新区应有的态度。

新区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战略签约仪式上,南信大校长李北群风趣地说,“学校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么早的签约。”

签署仪式不到早上8点就举行,为什么安排得这么早?因为签署仪式一结束,新区主要领导就要马不停蹄率队赴四个兄弟国家级新区考察调研。从新区与南信大初步洽谈到协议落地,短短两个月时间。这是江北新区应有的速度,也是应有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这半年来,各产业园区、平台国企的相关负责人行程往往是“爆表”状态。接待三四波客商、拜访上级主管部门在同一天内完成更是常有之事。深夜的上海浦东机场、深圳宝安机场、广州白云机场,都有新区招商人员日夜兼程的身影。

“宁让要素等项目,不让项目等要素。”在这样的价值引领之下,全员都是步履不停之势,让确定的、肯定要干的事,加足马力干起来。而深夜对企业诉求信息的“秒回”,则是“不轻易说不”服务理念的生动写照。

干事创业的紧迫感,为的是对外传递新区上下的发展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慢”是战略定力,给“耐心资本”以更强信心。

发展的态势喜人,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定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金额大、回报周期长,需要资本予以长期支持,与时间“做朋友”。

江北新区天使创业投资基金、新质研产创业投资基金揭牌成立,为的就是更好扶持这些科创型中小企业平稳发展。政府产业基金不仅是强有力的“耐心资本”,还能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转化为“耐心资本”,引导产业资本更深度参与硬科技成果转化。

让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基本盘,让各类金融资源在江北集聚,充分利用各种市场机制,朝着产业化方向稳步发展。“慢”只是表象,其核心的肌理还是修炼产业内功,为未来探索更多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创新驱动为内核的江北,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让更多的 “ 可能性”转变为 “确定性 ” 。

江之北,新南京。大江北岸涌“新”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下,江北新区站在时代风口,抢抓新的机遇,以创新的基因和厚实的产业基础,让新质生产力这篇“顶天立地”的文章,在江北新区结出“铺天盖地”的发展故事。以经济建设推动民生福祉,让 “现代、国际、精致、活力”成为新主城的鲜明标识。

文 | 吴小荣

编辑 | 徐雅莹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