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道路上,无数英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盛世,他们不该被遗忘。然而,并非所有的英烈都受到了后世祭奠,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国庶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这样一对兄弟,哥哥是早期领导人之一,曾站立在权力的巅峰,弟弟是一位坚定的革命战士,最终英勇牺牲。可是,由于哥哥的叛逃,使得弟弟的功绩也受不到认可,蒙受冤屈长达56年。

这对兄弟就是张国焘和张国庶。

张国庶为革命英勇牺牲

张国焘、张国庶兄弟俩出生于江西萍乡市的一个富裕家庭,兄弟俩相差8岁,哥哥张国焘1920年加入共产党早期组织,五年后,弟弟张国庶受其影响也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哥哥张国焘要比弟弟更早接触革命,但他对革命的信念却明显不如弟弟,这也是兄弟俩最终命运不同的原因。

1927年,张国庶被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两年后学成归来,化名周之德,担任党中央派往上海地区的巡视员。期间,他还遇到了真爱晏碧芳。

在上海那个白色恐怖严重的城市,进行地下活动极为危险,随时都有丧命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日,上海党中央宣传部的一个接头机关,突然闯进一个外国巡捕索要钱财,张国庶夫妇当时就住在机关里,面对突然出现的巡捕,他们非常惊愕,但好在一瞬间他们就恢复了冷静,拿了点儿钱,才顺利把巡捕哄走。

巡捕走后,张国庶意识到接头机关可能已经暴露,便迅速向中央汇报情况后,撤销了这个机关。

可巡捕怎么会突然找上门索要钱财呢?后来经过调查才发现,原来上海工人联合会在英租界开会布置年关斗争。与张国庶一同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的王明也参加了这个会议,但就在会议进行不久,英国巡捕突然闯了进来,将参加会议的二十几人都抓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巡捕并不知道这二十几人的确实身份,只是想要勒索钱财,他们告诉王明说:“只要你拿点儿钱出来,就放你走。”

当时王明的住处就是我党的一个秘密接头机关,但他为了脱身,不惜暴露我党的地下接头机关。幸好巡捕只是求财心切,再加上张国焘夫妇反应迅速并未起疑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情调查清楚后,王明受到了党中央的严厉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件事平息后不久,江西方面又出现了问题。原中共江西省委由于叛徒的出卖而遭到了严重破坏,许多领导人都遭到了迫害,只有几人脱险逃到了上海。

中共中央了解江西的情况之后,便决定派出一批人成立新江西省委,张国庶就是其中之一。

张国庶夫妇领命到了江西,虽然那段时期新省委在江西的工作资料都没能保存下来,但可以确定的是,张国庶夫妇的出现引起了国民党最高当局的恐慌,并下令江西的反动特务对张国庶进行逮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好景不长,由于叛徒的出卖,张国庶夫妇被抓入了狱中。当敌人得知张国庶就是“共匪头子”张国焘的亲兄弟时,认为他有利用的价值,便对他软硬兼施。

敌特先是以高官厚禄引诱,遭到张国庶严词拒绝后,又对他进行严刑拷打。张国庶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最终敌人恼羞成怒,将他杀害后抛入了赣江中。

张国庶壮烈牺牲后,他的妻子晏碧芳也没能逃过敌人的摧残,被砍去头颅“暴尸三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张国焘牵连蒙冤56年

受张国焘牵连蒙冤56年

张国庶如此英勇,可他却有一个“不争气”的哥哥。

张国焘原本也是中共早期领导人,按理说功绩不小,但他偏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938年,时任陕甘宁边区副主席的张国焘,打着有利于统战工作的幌子,提出祭拜黄帝陵的想法。中共中央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没想到,张国焘却趁机跟着国民党特务逃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国焘

之后,张国焘公然发表脱党声明,投入了国民党的怀抱,进入军统,成了戴笠的部下。

至此,张国焘彻彻底底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可他没有想过,他这样做会给已经牺牲的弟弟带来巨大的坏影响。

由于张国焘的行为过于恶劣,张国庶的名誉也受到了不良影响,不仅没有将其列为“革命烈士”,到后来,甚至有人说张国庶被捕后写过自首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原

1985年,萍乡籍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孔原,来到北京京西宾馆约见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他专门就张国庶等党史人物的宣传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

孔原说:“张国庶是张国焘的弟弟,是萍乡最早的一批团员、党员之一。不能认为张国焘有问题,就说他也有问题。”

原来,孔原与张国庶不仅是同乡,还是萍乡中学的校友。他们在校时就一起参加革命活动,毕业后又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火热的革命斗争并肩战斗中,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原

张国庶牺牲后,孔原非常伤心,他一直希望好友的牺牲能够得到党和人民的重视,可惜,张国焘带来的影响太深,以至于过了半个多世纪,都没能得到公正的对待。

至于张国庶写自首书一事,孔原悲愤地说:“当时国民党特务机关经常采取这种办法,伪造自首书,妄图采取这个办法使被捕同志动摇,所以根本不可信。”

为了弄清张国庶的问题,孔原不仅找到当年熟悉张国庶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程子华了解情况,并且还找到了当时担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尚昆与张国焘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班同学,回国后,他们又在中央共同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对张国庶的情况非常了解。

杨尚昆说:“张国庶虽是张国焘的亲兄弟,但不能混为一谈,我党历来实事求是,我们应该为他证明,恢复名誉。”

在杨尚昆的大力支持下,孔原又对张国庶进行了周密的调查,终于在1986年7月将收集到的资料送到了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冯文彬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国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冯文兵对张国庶蒙冤之事十分重视,当即批示说:“我完全同意孔原同志对张国庶问题的分析和意见。”并将批示转给了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万绍芬立即批示:“请省委办公厅与省党史办、萍乡市委联系妥善处理此问题。”

1986年11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张国庶夫妇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此时,距离张国庶夫妇牺牲已经过去了56年。

张国庶夫妇为国牺牲,是党忠诚的战士,但由于其哥哥张国焘的影响,导致其蒙冤半个多世纪。好在历史是有记忆的,他们的英勇事迹才得以被世人知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国焘

反观张国焘,他在进入军统后,并没有被挖掘出更大的利用价值,因此备受冷落。解放战争结束后,他也随国民党撤退到了台湾,但他只能住在一间简陋的公寓里。

70年代,张国焘随小儿子一起搬到了加拿大,原本以为会过上子孝孙贤的生活,却没想到,小儿子在结婚后直接将他送到了养老院。

1979年,张国焘死在了加拿大寒冷的冬天中,临死前身边没有一个人陪伴。不知张国焘在生命流逝的最后时刻,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初叛逃的决定,如果他当年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想来晚年也不会如此凄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