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拯救了苏州。6月24日下午4点左右,苏州下着小雨。一辆黄色校车像往常一样,从淮海街79号出发,一路向北,到了高新区的CBD,新地中心。新地口心里的国际公寓,是很多日企职员热衷的租住地。因为这里离孩子的学校够近。1公里左右,车程不到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淮海街79号求学的孩子们,上下学大都通过校车。7条校车路线儿乎覆盖了苏州高新区最主要的日本人集聚地。分为园区1线、2线和新区1-5线。新地中心是新区1-5线中最重要的站点,当中的1-4线往返都会经过这里。但校车在站点停靠时,意外发生了。一名50多岁的口年人,手里拿着凶器,对站台里的一对母女进行了攻击。遭遇袭云的小女孩3岁多,还没有到上学的年纪。很可能是和妈妈一起接放学的哥哥姐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有两辆校车同时停靠。而另一名往前走向第一辆校车的女性家长,幸运地躲避了这一场袭击。在平时,这趟校车最快十分钟就能走完全程,把所有孩子送到父母手里。他们的父母,会在百合花公高、御花园这些站点,等着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有要求,家长一定每天要在站点接送孩子,如果不坐校车或者有事情不能接送,都要提前报备!根据日击者描述,歹徒很快上了第二辆校车,抓住了靠门坐着的小男孩,浑舞着手里的凶器!正在这时,车上的中国籍女性工作人员,奋力抓住了歹徒。打斗和呼救的声音,引起了很多家长和一名出租车司机的注意。他们用力把雨伞和包挥向歹徒,想要砸落他手里的刀。在众人的制服下,歹徒很快被警方抓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如果不是这位女性工作人员的挺身而出,后果将比现在恶劣得更多。因为校车上全是孩子,基本没有防御力。我们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年龄,甚至不知道她的职业,是乘务员还是学校的工作人员,但大家都知道了她的勇气和无畏。我们应该感谢她!她拯救了苏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苏州这样一个经济外向型城市,一个外资的重点投资城市!如果出现外籍儿童群体性遇袭事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发生袭击事件的苏州高新区,就有700多家日企,是苏州所有日企数量的四分之一。在三年前,这里的日企就贡献了全区20%的工业总产值,25%的进出口总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抖音上最近出现了针对日本人学校的很多不友好言论,淮海街79号的苏州日本人学校,开办有20年了。其历史甚至能追溯到90年代--苏州吸引日本企业的高峰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初,苏州隔壁的昆山,第一次拉来日本企业,自己出钱为这个独苗拉电修路,硬生生搞起一片工业园。同时期,离得更近的苏州工业园,也请来了李光耀,有了新加坡工业园的雏形,准备大十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时的苏州高新区,有名无实,手里只有一片农田,和贷款来的2000万启动资金。当时的市长章新胜一次次往日本跑,带着100多人的招商队,在当地开人型招商会。现在苏州很多大企业,佳能、松下半导体,都是在那时招进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2002年,日资占到了苏州高新区新批外资的45%。在苏州工作生活的日本人越来越多,超过了1000人。2005年,中国商务部把口日合资运动写进了报告里。包括家电、汽车在内的企业,加大了在苏州的投资。松下还把全球第一家最大的半导体工厂放在了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是这一年,苏州新地中心成为第一高楼。很快,涌入了第一批日企员工。日本员工家庭观念重,长期在外工作,也会把自己的家人孩子一起带上。解决这些孩子的上学问题,也是苏州政府和日本企业一直在解决的配套问题。也是那时,苏州开始开办日本人学校,很快有了200多名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人对苏州其实有着特殊的感情。日语模拟汉字读法的两大系统,其中之一就是吴语。很多日本人都是谈着枫桥夜泊这首诗长大的。日本员工想家了,就会去听听寒山寺里的钟声。

日本员工在苏州能住的地方并不多,一开始就在锦华苑小区。也是在这附近,有口国老板开了第家"一文钱”的日本料理。很快,越多越多的餐厅、酒吧、超市开了起来,成了现在的淮海日式风情街。在2013年之前,苏州就已经有了将近4500名日本人。甚至吸引了日本的大和房屋、积水住宅等开发商,在苏州拿地盖住宅楼。根据日本外务省统计,在苏州的日本人差不多共有5300多名!可以说,最近十年,日本员工的增长已经在放缓。

查了下,整个江苏的日企超过了6800家。就在事件发生前一周,江苏一把手还带着队伍,专门到日本考察访问,希望有更多企业来这里。万一没有那位工作人员的挺身而出!可能江苏领导的努力,要化为泡影了。无数入为止努力的几十年的事业,也要严重受损了,感谢这位女性工作人员,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