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6日,根据市场总局官网的消息,青岛一加油站由于使用作弊软件两个月非法获利320余万元,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2000元。此消息一出,网友在评论区纷纷炸锅,为何如此大的金额罚款却如此之少?为何有的金额少之又少,却是天价罚款?

据悉,山东青岛城阳区一加油站破坏了四台加油机的计量器具,以此来加大获利金额。2023年10月12日,此事被发现并举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立即行动,进行查处。

随后依法没收四台加油机和违法所得320.79万元,并罚款2000元。罚款金额还不到销售额的零头,仅占其0.06%。

有网友说,在他们当地骑电动车不戴头盔都要罚款200,这样大的金额才罚款2000,难以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网友自我怀疑,是不是金额写错了,少了个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有网友说,真是好大的2000块,原来2000块有这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有网友解答疑惑,可能是根据《计量法》来确定的处罚金额,建议按比例处罚。

为此,笔者查了一下,在《计量法实施细则》中第四十六条,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和伪造数据,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看来这位网友的解读没有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过重罚”和“大过小罚”,看似为同时存在的两个矛盾,往往颠覆了人们的常识。

笔者不得不想起两个老人卖菜被罚款数十万的事。福州一老农因转卖芹菜14元,因抽检不合格,被罚款10万,收到了7142倍的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2023年6月洛阳一大爷卖菜获利21.05元,也是抽检的问题,被罚款11万元,是销售额的5225倍。

虽然这两个案子最后都没有强制执行,但已让大众的信任度大大降低,质疑的声音越来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是针对违法的市场行为,这三个案件的对比之鲜明,罚款金额与销售金额的差异之大,让人越来越不理解,越来越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