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操作系统成为终端设备的底层核心,大模型技术的融合以及多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竞争的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发布5年时间过后,华为鸿蒙操作系统迎来新的阶段,在完成了0到1的建立与完善后,原生鸿蒙面向开发者的Beta启动,是走向100的开端,同时也是新挑战的开始,这一次的挑战也会更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看鸿蒙走过的路,其丰富的终端设备以及体量,是建立市场影响力的根基。原生的底座,对硬件、场景的打通,给用户带来了差异化的体验。在当下网络技术升级换代的节点,鸿蒙满足了消费市场的新需求,从国内的市场份额上来看,也已经超越了iOS,对外宣传的口径也从三大操作系统之一变成中国第二大操作系统。

但是,新市场的建立并不是看短期的热劲,操作系统行业更是如此。华为搭了台子,还需要更多的观众以及演员,来让这个场子更热,单次演出才能变成固定的巡演。简单来说,鸿蒙需要更多开发者的加入,先把生态稳固下来,而走向繁荣的过程,华为要做的还有很多。

超越iOS,鸿蒙完成了阶段性目标

在几近稳定的市场,后来者总是很难被看好,也总会是被挑各种毛病。中国厂商尝试建立自主操作系统努力了很久,无论是PC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未来万物互联网的时代,每一次都投入了大量资源去开发,是一个很艰难的系统性工程。

当初,鸿蒙发布之后,市场上也是出现了各种争议的声音。“这个是能想到的事情,而且初期市场化必然会遇到各种BUG,好在是现在挺过来了。”一名华为内部人士对钛媒体APP说道。

对于鸿蒙的推出,很多人的认知都是停留在那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其实,早在12年前,华为就开始规划自有操作系统“Harmony OS”(鸿蒙),2015年正式立项,定义为面向全场景智能时代,完全自主研发并通过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开源的泛终端操作系统。2019年8月9号,华为正式发布鸿蒙系统,率先搭载在智慧屏上,并实行开源。之后,鸿蒙系统还被应用在可穿戴设备、家电、平板等产品上。到了2021年,鸿蒙操作系统正式覆盖手机终端。

上述华为内部人士向钛媒体APP透露,当初鸿蒙在立项的时候,任正非就说过,做这个事情,重点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业务连续性的问题,另一个则是先进性的问题。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要‘感谢’外部原因,能够让做了4年的项目,有一个检验的机会。今年是受外部影响的第五年,华为也是用了这五年时间来解决了业务连续性的问题,现在的方向盘基本回到了中国人自己的手上。”

在OpenHarmony项目群工作委员会主席、华为终端BG软件部总裁龚体看来,在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中国公司开始逐步从一个参与者,走向了战略性领域,成为引领者。构建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看到这个行业发生了什么变化。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HarmonyOS以 17%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iOS,成为中国第二大操作系统。此前,TechInsights也曾预测,华为手机在2024年将坚实复苏,并重新洗牌中国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夺取苹果和安卓厂商的份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谈及鸿蒙对iOS的反超,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开发者对钛媒体APP称,微软在PC时代杀出,IOS和安卓在移动时代占据两席之地,一个操作系统的成功,在于能不能有效组织起一个真正有活力的生态,有没有大量生态伙伴、开发者基于系统去开发丰富多元的应用。

从全球手机系统市场份额来看,安卓和iOS同比均下降1%,而鸿蒙OS的全球份额从2%增长到4%。在中国市场,鸿蒙OS份额由去年一季度的8%上涨至17%,相比较下,iOS份额从20%下降至16%。

原生鸿蒙加速,生态是商业价值的前提

6月21日,HarmonyOS NEXT正式面向开发者和先锋用户启动Beta,原生鸿蒙的进程也进一步加速。对于新操作系统来说,要想站稳市场,必须要建立更先进、更有竞争力的底座和体验。龚体指出,要做出先进的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是要真正的找准客户需求、用户需求,然后给用户带来新的不一样的更高的价值,才有可能实现超越。

根据官方的介绍,鸿蒙内核比Linux内核更弹性、更安全、更流畅,更适应全场景设备的多样化需求。HarmonyOS NEXT从系统内核、文件系统,到编程语言、编译器/运行时、编程框架,再到设计系统、集成开发环境以及AI框架、AI大模型等技术,实现全栈自研和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指出的是,有了底座,只是破局的第一步,生态是将底座加固的关键一步。参考安卓和苹果iOS,生态的规模,是其走到现在的关键。龚体指出,构建一个生态,需要全社会产学研大家一起来做。华为终端云总裁朱勇刚也曾表示:全新的鸿蒙生态具备分布式、全场景、原生智能等一系列新的特点,鸿蒙不仅仅是一个操作系统,更是一个全新的生态。

从华为公开的数据来看,其生态建设的速度也在加快,多终端被市场认可,一端产品更能带动多端设备销售。2021年6月2日,华为正式发布HarmonyOS 2及多款搭载HarmonyOS 2的新产品,升级速度屡创纪录,百天破亿,升级率达77%。截止2022年7月,搭载HarmonyOS 2的华为设备突破3亿台。2022年HDC,华为方面透露,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已达3.2亿。

2023年8月HDC期间,华为宣布鸿蒙生态设备数量达到7亿台,不到半年的时间,华为再次宣布鸿蒙生态设备数量已增长至8亿台,不仅覆盖了手机、PC、平板、穿戴、智慧屏、车机等各个领域,还覆盖了鸿蒙智联产品,以及千行百业的终端。

当前,鸿蒙生态设备已超过9亿,TOP5000应用全部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99.9%满足用户使用时长,1500+应用已完成上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analys发布的数据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华为经历了13个季度,重夺中国大陆市场第一,出货量达1170万台,市场份额达17%。Canalys认为,在生态能力上,华为拥有均衡的生态产品能力。

数据显示,2023年每一百台华为智能手机出货,就同时有48个可穿戴智能腕带设备、27个智能音频设备、23台平板电脑和14台笔记本电脑的出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Canalys

“鸿蒙从来不是华为的一场独角戏,而是每一位开发者、伙伴、讲师、消费者共同打造的结果。”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说道。

不能只靠自己,生态建设还要再提速

从安卓、iOS发展的经验来看,在生态稳固之后,将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对于HarmonyOS NEXT来说,发展真正的原生应用,加速原生生态建设,不仅是鸿蒙成败与否的核心,也是开发者能否迎来新的开发红利的关键。

作为鸿蒙的开创者,王成录曾指出,生态不是有多少开发者就叫生态,其一定要全场景覆盖,开源鸿蒙本身的价值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我们非常希望咱们中国的学生在接触操作系统的第一天起,就用咱们自己的操作系统。”

超9亿的生态设备,代表着潜在的开发价值,为原生鸿蒙吸引开发者铺好了前路。但是,终端的竞争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原生鸿蒙未来正式商用之后,是否能够持续高增长还存在一定变数。在目前的“空档期”,华为需要再次提速,搭建好足够多、足够好用的应用生态,从而才能够再次反哺终端的增长,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目前,HarmonyOS开发者达到254万人,华为也在通过在高校举办公开课等多种方式,来培养人才。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已有近500家企业参加鸿蒙生态学堂,参与人次435万,305所高校参与鸿蒙活动,鸿蒙产学合作项目超过150个,7个城市发布鸿蒙人才培养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奖金激励也是一种加速建设生态的方式。今年年初,华为宣布“耀星计划”,投入70亿元激励鸿蒙开发者在鸿蒙原生应用、元服务、SDK等方面的创新。华为还宣布开启2024 HarmonyOS创新赛,最高单项奖100万元,为开发者提供以赛代练、持续进阶的开放平台。

当然,光靠华为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对于很多应用厂商来说,人才的缺失加上成本的考量,导致鸿蒙化的速度较慢。即便目前原生鸿蒙应用的数量已经能够99.9%满足用户使用时长,但那0.1%仍旧是能否站稳市场的拼图,更是与iOS和安卓抗衡的关键。

据了解,华为目前也在和一些第三方开发平台进行合作,提升鸿蒙原生应用开发效率,实现各行业应用快速鸿蒙化。作为合作伙伴之一,蚂蚁数科移动科技总经理祁晓龙指出,今天一家公司在决定开发APP时会考虑的第一个命题是,能否给用户带去更好的服务、交互、交易体验。性能速度和稳定性,与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密切相关,作为鸿蒙三方生态共建参与方,只有确保企业能够更大限度发挥HarmonyOS性能优势,才能真正助力企业、鸿蒙与mPaaS实现三方共赢。

在HDC 2024上,蚂蚁数科mPaaS方面透露,华夏银行、中石油、中国移动等200余APP启动鸿蒙开发测试。一个基于蚂蚁数科mPaaS研发的亿级用户APP鸿蒙版本可以做到满帧运行、应用启动速度小于85ms、点击响应速度低于100ms。

“持续保障鸿蒙APP对速度与稳定的极致追求,其实也是我们双方合作的最大目标”,祁晓龙说道,“目前阶段,蚂蚁数科mPaaS在参与鸿蒙部分代码及架构设计的同时,能够降低接入新系统的难度,并围绕性能优化、安全、AI等方面深度共建。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重视第三方开发平台的引入,尽管降低开发门槛也是他们自己在做的,但我们的产品能力和行业经验,可以互相补位。”

智联招聘春招数据显示,鸿蒙相关职位数同比增长163%,投递人数同比增长349%,即分别增至去年同期的2.6倍、4.5倍。招聘市场的火爆,也可以看出鸿蒙生态的壮大。去年的时候,华为开发者联盟运营部部长黄波曾表示:“随着鸿蒙生态的发展,我们预计明年鸿蒙相关岗位需求将达到百万级。在未来几年里,我们相信鸿蒙的开发人才需求将与苹果和安卓生态的开发者规模相当,都达到千万级。”

不过,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收割“韭菜”的机构。众所周知,线下的培训班,其实是培养相关开发人员最大的来源。但是,某些机构为了赚快钱,培训结业后并没有推荐到原先承诺的纯鸿蒙开发岗位。

对于华为来说,前期开发生态的建立必然是艰难的,学员被割“韭菜”虽然和华为没有关系,但华为其实也可以建立相关的通道,一是加强认证体系,二则是作为桥梁能提供优质的岗位。毕竟,留给原生鸿蒙建立生态的时间有限,有些脏活累活只能是自己干,才能加速实现可持续然繁荣。(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