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植的无花果。

□文/摄 王泽宇 丁镭 本报记者 刘大泳

桦南林业局森工大院采摘园里“土生土长”的无花果长势良好,无花果不仅“移”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致富新路,也为桦南特色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走进桦南林业局森工大院采摘园,郁郁葱葱的无花果大棚里硕果累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在果园深处,园区技术负责人张成业正在地头为无花果进行疏枝疏果,看着大棚无花果开始结果,他露出了满意笑容。

张成业笑着说:“为了让南方的水果在咱东北落地生根,我们采取了很多技术手段,像这个铺设的园艺地布,它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能防草,另一个我们采用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这样能把水和肥精准地供给每一株作物,保证果的口感,品质达到上乘,经过四年的努力,现在果儿已经稳定,单株产量能达到2公斤左右,两栋棚室,一年能产500公斤的无花果。”

桦南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鲍海波说:“桦南县大力发展南果北种,不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现在不但有无花果,还有软枣猕猴桃大樱桃火龙果等南方的果蔬,今后,会继续加大对南方果蔬种植的扶持力度,跟踪指导,让更多的南方水果在桦南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