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振奋了!央视官宣,中国海军“福建”舰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近日,央视军事频道在《砺剑-海防重器 利剑出鞘》专题节目中,首次对外公布了福建舰的体量,称其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央视还一锤定音,确定“福建”舰不是核动力。在央视频的宣传片这样描述:“福建”舰的出现,用实力粉碎了“只有核动力系统才能上电弹”的理论设计。

此前一直有人认为只有核动力才能有充沛的发电来为电磁弹射供电。其实,电磁弹射都有配套有储能系统,能够把发电系统的电能储存起来,然后在舰载机弹射的时候瞬间释放。所以,电磁弹射与航母是否采用核动力没有必然联系。实际上核动力也是烧开水然后通过蒸汽轮机发电,动力系统的后半段与常规动力一样,因此只要常规动力的输出功率满足要求,那么使用电磁弹射就与核动力装置没有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让西方超出预料的还有福建舰的巨大排水量。尽管官方并未透露福建舰排水量的详细数据,但这无疑又让外界距离正确答案更近了一步。这里的“福建舰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主要针对的是已经退役的美国海军“小鹰”级航母。在福建舰面世之前,小鹰级航母一直是全世界最大常规航母。

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在江南造船厂下水当天,新华社在报道中使用了“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的字眼来形容福建舰的体量,让外界对此充满好奇。此外坊间还根据下水仪式上福建舰的高清照片,通过计算该舰的吃水刻度线,从而得出福建舰满载排水量高达10.5万吨以上的结论。尽管初衷虽好,但由于军用舰艇在吃水刻度线上采取“伪码”措施,由此导致坊间无法根据其像测算民用船舶排水量一样得出准确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官方又用“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的词句来形容福建舰,由此为外界提供了更多可供参考的对象。

第一个被福建舰超越的对象是苏联时期建造的“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根据俄罗斯海军网站信息来看,该舰满载排水量仅为5.86万吨(5.77万长吨)。

第二个被福建舰超越的对象则是英国伊拉莎白女王级航母,英国皇家海军网站公开资料显示,该舰标准排水量6.5万吨(6.4万长吨),满载排水量并未说明,以此推断,伊拉莎白女王级航母的满载排水量应在7万吨上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3号舰—“美国”号)

第三个被福建舰超越的对象是美国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3号舰——“美国”号,该舰标准排水量6.21万吨(6.11万长吨),满载排水量8.49万吨(8.35万长吨),由此可知,福建舰的满载排水量应在8.49万吨以上。

另据坊间消息称,根据估算,福建舰的水线长度大约300米,水线宽40米;飞行甲板长约320米、宽度78米、吃水约11米。与美海军最后1艘常规动力航母“肯尼迪”号(小鹰级4号舰)相近,后者满载排水量8.27万吨,飞行甲板长约317米、宽78米、比福特级短16米,宽度相近,据此推测,福建舰的满载排水量应在8.5万吨~9万吨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界之所以关心福建舰的体量,是因为排水量这一指标与战斗力生成与实战运用息息相关,但需要明确的是,航母体量越大并不意味着就越好。2016年,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向美海军提交了一份名为《未来航母选项》的分析报告,旨在平衡美海军预算不足与效费比远低预期的福特级航母这一问题。

兰德公司在报告中指出,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每万吨建造成本已经高达16亿美元,这已经是美国经济所能承受的极限,继续增加排水量和飞行甲板面积,舰载机搭载量和燃油/弹药携带量并不能成比例增加,且出动率等指标已经超出要求,岸基设施根本无法提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兰德公司还在报告中强调,7万吨级核动力航母的作战能力明显超过吨位接近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和法国PANG航母,在性能和成本之间能够达到良好的平衡,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已经足够。

既然如此,我国福建舰为何还要将满载排水量锚定在8.5万吨~9万吨之间呢?原因无二,因为我国掌握了更为先进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只有掌握更大的舰体和吨位,才能支持常规动力+综合电力系统发挥出最高效率。从这一点来讲,福建舰除续航力外,其他方面的性能甚至能达到核动力航母的水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海军“福莱斯特”级常规动力航母)

更重要的是,福建舰在中国海军航母发展史上的地位,等同于是美海军在战后建造的第一型常规动力航母“福莱斯特”级航母与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下水的“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前者对美国战后常核航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直通式飞行甲板与斜角甲板的运用,不仅牢牢刻在了美海军骨子里,也让世界其他国家在发展航母时予以借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模型)

后者属于是苏联海军在航母发展过程中拨乱反正的产品,例如胎死腹中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显然也是受了其影响。此外再像俄罗斯涅瓦设计局近年来推出的航母模型,如23000E“风暴”级核动力航母、11430E“海牛”级核动力航母等,它们的身上同样也窥见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的痕迹。按照这个角度来讲,外界也可以从中国海军日后服役的多艘常核航母身上,看到福建舰的影子。

客观来讲,福建舰的各方面设计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只是目前现有情况下的最优选项,不过是中国海军在航母发展征途中迈出的极为关键的第二步(第一步是辽宁舰),具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舰的诞生,将为我国日后航母奠定夯实基础,不论是建造相同动力航母,还是建造核动力航母,都具有宝贵的技术及经验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军工人员将在福建舰基础上,发展出技术更为先进、设计更为成熟且战斗力更加强大的下一代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