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23日,晚上零点时分,当时美国知音广播电台曾经向全世界报道过一则新闻,这则新闻在国内地区也非常有名,是发生在沈阳地区的一场特殊新闻案件。

这一天午夜00:10的时候,中国辽西地区因为遭受到多日的暴雨袭击,而出现了特大山洪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体倒塌,洪灾爆发,这样的事故所带来的影响势必是非常恶劣的。像这样的事故,往往会带来非常大的伤亡。

而这一起洪灾发生的同时,有一辆载有600多人的客运列车,恰好经过爆发洪灾地区的路段,在列车上600多名乘客和人员全部失去消息。

如此大的一场事故,在爆发之后,第一时间就被国内外记者关注到,并且进行广泛的报道。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列车在失踪之后,却又重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再次出现的时候,列车上的乘务人员和乘客全部都活了下来,不仅如此,当时原本是600多名乘客,再次出现时,车上还多出了300多名乘客。

这是怎么一回事?当时这辆列车上发生了什么事?又是如何躲过当时的天灾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如其来的洪灾

中国铁道部机关在1959年7月22日的时候接到了紧急通报,通报是从锦州铁路局发过来的。

在紧急通报中强调,辽西地区一带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在暴雨袭击之下出现了山体崩塌和洪水侵扰的症状,水库也已经决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情况之下,兴城到山海关中间的铁路设施以及相关设备都受到了天灾的影响,而且很多设备被冲毁,通信线路也在这个过程中被中断了。

而在这则紧急通报当中,还提及到了一辆特殊的列车,12次特别快车,这辆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正好经过洪水爆发地带,因此在设备被损毁线路中断的情况之下已经失踪。

而在12次特快列车上还有600多名,乘客虽然在事故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就有部门派出了飞机进行侦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当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洪灾,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地出现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在暴雨情况之下,云层勘察是非常艰难的,云层太厚,勘察机也没有办法准确地找到12次特快列车的踪迹。

事故发生以后,锦州铁路局第一时间就组织了救援队前往相关地点进行救援,搜救可以说是十分艰难的,暴雨期后仍然还在持续,洪灾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当时救援队的官方报告当中,曾经有救援人员在距离前卫车站大概7公里左右的地方,在洪水下游地区捞到一个12次特快列车的方向牌。

开始救援就意味着要与死神进行搏斗,尽管当事人所有救援人员都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救出一些乘客或者是列车乘务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当时现场实际情况确实太过混乱,再加上在洪水中还打捞到了列车上的方向牌,所以很多人都推测12次特快列车极有可能已经出事了,车上人员说不定都已经遇难。

特大暴雨,山体崩塌,洪水灾害,600多人的列车被掩埋,放在整个国际社会都是令人哀痛的特大事故。

所以在事故发生之后,第2天国内的媒体都在关注这一则事故后续的救援情况,包括国外的很多媒体也都在关注后续。

当时国内有部分媒体认为,列车相关站点已经被冲毁,而列车又已经失踪,实际情况无外乎只有三种,一个是列车直接被洪水卷走到了下游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就是整辆车车毁人亡,要做的就是进行死亡人员打捞。第2种情况则是列车可能在石河桥附近已经停车,并没有直接被洪水冲走。

但当时包括石河桥,整个桥梁都已经被洪水冲毁了,桥梁都坍塌,所以如果是第2种情况,实际上列车上的人员极有可能也都已经遇害了。

还有最后一种可能就是列车应该是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脱离了危险开往了相对地势比较高的安全的地方。

但因为当时这场灾害实在是情况太过严重,在搜救人员在搜救过程中又打捞到了一些列车被损毁的原件,所以很多人都觉得第3种情况基本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外有不少媒体甚至都已经开始准备讣告,几乎所有人都觉得12次特快列车已经出事了,车上的人大概率都已经遇难。

而就在所有人都已经心生绝望,认为列车上的乘客被遇难的情况之下,12次特快列车却驾驶着然已经残破的车体,安全的回到了大众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死神的博弈

时间来到1959年7月21号晚上,当时12次特快列车,在22:35正点进行发车,此次车次是从沈阳开往北京的。

列车出发的时候外面就已经开始下雨了,按照原定计划12次特快列车到达北京的时间应该是在7月22号上午10:4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因为是暴雨天气,而且又是夜间出行,危险性本身就非常高,当时驾驶特快列车的驾驶员也是打了12万分的精神,一直都在关注周边的环境。

当时在那辆列车上担任城职任务的列车长是20岁出头的,张敏媛和李桂琴两个人。这两位女性也是后来的这一次事故当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救援作用的人员。

7月22日凌晨列车超过锦州到达新城,当时已经接到了调度的命令。因为气候实在太过恶劣,列车开到石河桥附近的时候,原本应该要缓慢的前进时速降到50公里左右。

凌晨的时候天还没亮,外面还是乌漆抹黑的一片,而雨仍然没有停下来的趋势。不仅如此,刚出发的时候,外面的雨点还是比较小的,等到列车到达石河桥附近的时候,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即将要抵达石河桥的时候,暴风雨突然来袭,因为从来没有遭遇过如此大的暴风雨袭击,所以当时12次列车的列车员也是非常的紧张的,再加上列车在穿过石河桥的时候发现前面有明显摇动的火光痕迹。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列车员也意识到大概率是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在行驶过程中,列车员发现前方摇动的火光,实际上是几个保养路段的工人在举着火把高喊停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列车行驶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这样的状况,就可以算是大型事故了,列车员第一时间意识到必定是前方路段出现了非常紧急的问题。

所以紧急地将车刹住,让当时12次特快列车停在了石河桥上,并没有完全穿过桥去。而在前面拦停列车的几个工人,也从暴雨当中极速跑到列车上,告诉列车员前方路段实在是太过危险。

根据几个工人所说,在路基上已经发现了路基穿孔这样的情况,且因为暴雨越下越大,河水猛涨,极有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的一些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当时车上的列车长乘务长根据情况做出了紧急判断,第一时间向锦州请求调度命令,在得到后退的准确答复之后,12次特快列车就从石河桥开始倒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车辆从石河桥倒退到前卫车站,刚刚离开前尾车站,洪灾就爆发了,整个石河桥全部冲垮。

而12次特快列车也因为倒退及时幸免于难,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危险已经消失,事实上这其实才是危险真正开始的象征。

因为当时通讯线路全部都已经被洪水摧毁了,车上人员根本没有办法及时和相关站点取得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列车上的负责人张敏原则表示因为防洪形势太过紧张,所以也必须要进行撤离。

话音刚落,就听见远方传来枪响声。一般来说听到这样的枪响声,必定是因为防空指挥部无法联系到列车,最后只能通过发出枪响来警告。

车上相关负责人在听到枪响声之后,立刻做出了决定,将车辆调转,退出前卫车站之后,向高坡地带直接开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撤退及时,所以当时洪水虽然已经来袭,但却并没能追到这辆列车。车原装车辆开到高地之后,发现当时的高坡地段还有很多人。

那些人大多都是受到了洪水侵扰的一些灾民,这些灾民大多是在深夜突然遭遇到了洪水的袭击,无奈之下,只能先往高地逃命。

而列车开到高地之后,当时这些受困的灾民也是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向列车求助,希望列车能够带领他们离开这些危险地带。

列车载人实际上也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如果人员过多的话,对于列车来说也会造成太大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当时的列车乘务长还是选择先救助灾民,在后退的过程中连续三次停车,从洪水当中抢救了350多名受灾的普通民众。

车辆反复逃离撤退的过程持续了近10个小时,最终停在了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土坡上面,当然已经是当时铁路上最高的制高点了。

虽然列车和旅客暂时安全了,但周边全都是洪水,他们又没有办法取得通信的联系,就只能先暂时停留在土坡之上,等待救援人员。

而等待救援人员的过程当中,因为逃亡的问题,列车上的很多人都还没有吃饭,包括很多灾民都是饿着肚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列车的乘务长却第一时间发布命令,将列车上的后勤储备全部拿出来做了一些烙饼,都发给灾民。

很多受困的灾民,当时感谢列车成为人员对他们的救助,还将逃难时带来的鸡蛋西瓜,这些全部都分享给车上的人。

在高地待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到7月23日的时候,暴雨渐渐停了下来,侦察机也在这个时候穿过云层一点一点的搜寻到了12次特快列车的踪迹。

从失踪到被发现这辆列车失踪了整整30个小时,当时铁路部门的领导和相关搜救人员到达现场看到列车的车长时也是非常的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的救援行动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不仅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而且相关列车更是救助了在洪水中受困的其他的300多名普通灾民。

7月24日原本被冲回的通讯线路恢复正常,这辆列车也开始正常恢复运行,尽管当时车体也受到了一些损毁,但完全没有影响到整辆列车的正常行驶。

12次特快列车,最终在1959年7月25日早上8:30,调整线路,重新返回了沈阳车站。这一起事件后续也在国内外都引发了轰动,也在中国铁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事故太过传奇,以及救援人员和列车人员在特大灾害面前的处理方式都是非常的精准及时的,后续还被翻拍成了电影,上映之后受到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结语

12次特快列车,至今仍然还在沈阳车站内,不过现在这辆列车主要是用于展览的。这一起特大事故背后呈现出来的,是车上的列车乘务员们专业的态度和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也是中国人民的天灾面前永不服输的顽强拼搏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事故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但是在这个事故背后所展现出来的这些精神,是值得每一代中国年轻人去学习去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