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邢宝华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一级巡视员王鹤云27日在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智慧旅游是数字技术与传统旅游不断融合的结果,是新质生产力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体现。文化和旅游部积极强化政策引领和实践引导,推动完善智慧旅游体系。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一级巡视员王鹤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一级巡视员王鹤云

6月27日下午,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李晓良主持。在发布会现场,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项目越来越受到游客关注。能否介绍一下文化和旅游部在推动智慧旅游发展方面的工作情况?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李晓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李晓良

王鹤云对此回应称,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印发《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智慧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效能提升、管理水平提升、营销效能提升、产品业态培育、旅游数据资源利用提升、旅游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人才培育等8大行动、20项任务,以加快推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创新发展。

“这是首个以智慧旅游为题、由几部委联合印发的文件,回应了智慧旅游发展的时代需求,对智慧旅游发展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为智慧旅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指引。”王鹤云说。

以项目培育为突破,引导行业拥抱科技革新

王鹤云介绍,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以项目培育为突破,引导行业拥抱科技革新,推动旅游产品创新。

2023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在南京组织召开了智慧旅游发展大会暨示范展示活动,为行业发展搭建了交流平台,促进了智慧旅游成果的转化,会上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第一批30个“5G+智慧旅游”的应用试点项目。

2024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了第一批42家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这些项目依托传统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工业遗产、博物馆等文化和旅游场所,通过文旅融合、虚实结合等方式,打造旅游新产品,构建消费新场景,广受游客欢迎。

北京亮马河游船等智慧旅游项目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

王鹤云特别提到,今年5月下旬,参加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和上海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的百名境外旅行商,应邀前往入选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首钢园soreal科幻乐园、北京亮马河游船参观,旅行商们对这些智慧旅游项目予以高度评价。

“可见这些项目不仅成为国内旅游的网红打卡地,也逐步成为入境游客的新选择,得到国际游客的赞誉,成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 ”王鹤云进一步表示。

推动智慧旅游新供给新需求对接,让科技成果更好赋能旅游发展

王鹤云指出,智慧旅游是数字经济和旅游业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也是旅游业提质升级的重要途径。从供给侧看,数字技术创新了文旅融合的方式,增加了旅游产品内容;从需求侧看,智慧旅游让旅游活动更加便捷,让旅游体验更加丰富,满足了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

王鹤云强调,文化和旅游部将以《行动计划》发布为契机,持续推进智慧旅游项目培育,推动智慧旅游新供给新需求对接,让科技成果更好赋能旅游发展,更好的满足游客需求。

发布会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