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

强文化之基,铸奋进之魂。“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让文化灯火照亮前行道路,江苏高校始终在行动、在探索……

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推出《落实强国文化战略,江苏高校在行动》特别报道,展现江苏高校在文化强国战略引领下,不断增强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生动实践。

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闻热线:025-58682501 025-58682605

苏州大学:续千年文脉弦歌 著百年名校新篇

漫步于苏州大学葱郁的绿树下,一扇古朴的白色校门映入眼帘,浓墨书写的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历经百余年风雨洗礼,镌刻着不变的初心。

1900年,苏州大学的前身东吴大学诞生于晚清,既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之一,也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创办学报的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中,东吴大学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在东吴大学原址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

1982年,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为苏州大学。

1996年,苏州大学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回溯一百二十四年的办学史,苏州大学沐江南地域之灵气,循传统之文脉,涌现出众多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苏州大学始终将自身理想与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连,发展成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基础雄厚、效益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代又一代苏大人始终坚守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倡导自由开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坚持博学笃行、止于至善,于筚路蓝缕、开拓进取中涵养“天地正气”。

苏州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大学

薪火相传 赓续江南文脉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作为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江苏省政协第17届“戏曲走近大学生”活动,青春版《牡丹亭》原班人马时隔十九年再聚首演地——苏州大学存菊堂,再次点燃学生们对昆曲、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医学院学子崔元昕表示:“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戏曲,昆曲演员们丝丝入扣、动情至深的精彩演绎令人惊叹,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也体会到了昆曲艺术随时代发展的创新变化。”

回溯至1905年,曲学大师吴梅教授携笛讲授词曲,开创了苏大艺术教育之先河。多年来,苏州大学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优质资源,将戏曲名家“请进来”与学生展演“走出去”相结合,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戏曲传承传播活动,苏州大学逐渐发展成为昆曲研究重镇。

今年5月初,第十届昆曲学术座谈会在苏州大学举行。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孝峰现场回顾了苏州大学昆曲教育与研究的悠久传统、中国昆曲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苏州大学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将昆曲等戏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的探索与创新实践中,为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城市的文化名片打造作出苏大贡献。

守正创新,赓续江南文脉。苏州大学积极整合校内外文、史、哲、经各学科相关研究力量,对吴地的文学、经济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等进行多方面研究,涵盖以昆曲为代表的地方戏曲、以园林为代表的建筑、以吴门画派为代表的绘画、以丝绸为代表的工艺,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该校历时十年完成《苏州通史》编纂工作,对苏州历史进行全面总结,系统完整地厘清了苏州历史发展脉络,全方位展现苏州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历史风貌。

苏州大学学子琵琶演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大学学子琵琶演绎

立足江南,紧扣运河,苏州大学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为平台,开展大运河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播、沿线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景观风貌与视觉文化、古城镇保护发展等相关领域研究工作,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向苏州政府部门提供《大运河江苏段文化旅游联动发展的建议》等10余篇,为高质量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提供学理支撑。

姿态昂扬 唱响“中国声音”

炽热六月,毕业生们迎来新起点。6月22日,苏州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为学生代表赠送毕业纪念品,并与同学们合影留念,期望大家带着母校的美好回忆和教诲祝福,开启新的人生旅程。“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做一个有远大志向的爱国青年。”苏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应汉杰在讲话中寄语毕业生,不仅要做好学问,更要做一个正直、诚恳、谦逊、大度的人。

留学生代表、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马一诺,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回忆了与苏州的相遇以及在苏大学习生活的点滴。她感谢学校给予留学生们体验中国文化魅力、感受中国发展力量的机会,也期待利用所学,为促进中国、波黑文化交流和国际友谊贡献力量。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化已成为现代大学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苏州大学正全力实施“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融入全球学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

苏州大学“旗袍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大学“旗袍秀”

近年来,苏州大学每年投入奖学金超千万元,资助近两千名优秀学子赴境外高校交流。同时,为了让更多学生不出国门也能享受国际资源,苏州大学还积极探索“在地国际化”教育,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一方面,苏州大学大力推进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组织留学生与本土学生交流互动,帮助本土学生获得更多的国际经验和能力;另一方面,苏州大学通过举办国际文化节和教育展、招募国际活动志愿者等方式,鼓励校内各国学生加强文化交流,仅学生海外交流协会就吸引了全校上百名中外学生加入。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科技协作和知识传播,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目前,苏州大学已拥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9个全英文授课的本科专业,200多门英文和双语课程。

苏州大学始终致力于构建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体系,打造国际教育发展高地:与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丝绸之路研究、“一带一路”贸易合作研究和水环境治理研究等领域开展了长期深入合作;在国际红十字组织的支持下,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建立全球第一家国际红十字学院,成为专业人道工作者的培训中心、人道理论的研究中心以及国际人道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地,让苏大的国际教育资源融会贯通,产生了积极的“化学反应”。

因材施教 筑就圆梦高地

作为全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苏州大学在“高颜值”的同时也有着“硬实力”:拥有37个学院(部)、3个书院,下设十三大学科门类、128个本科专业,开办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4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置4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根据第三方评价,苏州大学分别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第32—37位,《US News2023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第30位,《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16位。其中,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等19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等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

创新育人,院士名师引领成长航路。在苏州大学强大的师资力量中,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位两院院士,15位发达国家院士,39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6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各类国家级人才超370人次。苏州大学纳米材料科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苏州大学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大学校园

同频共振,筑就人才逐梦高地。2023届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68%,升学率为47.09%。苏州大学还设立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2大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学校设立了“敬文书院”“唐文治书院”“紫卿书院”,并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个性化通道,实行完全学分制、大类专业招生、转专业、微专业、辅修专业等制度。在全国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学生有机会实现本硕博课程全贯通,近三年保研率均高于45%。该学院自主培养的8位博士研究生已成长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助力广大考生圆梦“双一流”,2024年苏州大学招生计划总数6630名,其中在江苏安排招生计划3911名,较去年增加20名招生计划。今年,苏州大学共有28个学院(部)103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充分满足考生的专业选择权。

值得一提的是,在江苏省普通类本科批,苏州大学今年继续优化、细分院校专业组,突出新兴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满足不同专业需求、不同层次分数段的广大学子上苏大的愿望。在江苏省普通类本科批,历史类最多6个专业组、物理类最多22个专业组,满足不同专业需求、不同层次分数段的广大学子上苏大的愿望。

苏州大学向“新”而生,深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依托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药学省级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新增汉语言文学(拔尖创新班)、化学(拔尖创新班)、药学(拔尖创新班)三个专业招生。采用八年一贯制本博贯通培养模式,集中优势资源,单独编班,制订独立的培养方案,建立本博贯通的课程体系。

薪火传承,面向未来。站在时代的新坐标上,苏州大学正探索融合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总结凝练百年办学经验,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蓝图,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培育学校独特创新文化,提升水平,扩大影响,努力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姬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