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羌绣产品。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做羌绣。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种手工艺品。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厘子。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实施消费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带动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四川省关于消费帮扶工作的决策部署,省委宣传部积极行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打通农特产品从生产到市场、从产品到收入的转化通道,破解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高海拔地区农特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不优等难题,助力更多理县优质农副产品和地标性产品走出深山、走进都市、走向市场。

强强联合,助渠道流通更畅

省委宣传部帮扶村——阿坝州理县较场村,是一个居住着藏羌彝汉等多民族的聚居村,海拔1600米至3100米,全村200户600余人,以种车厘子、红苹果、脆李子为主,占村民全年收入的大头。

2023年开始,省委宣传部作为省直机关帮扶理县的牵头单位,联动省文联、省红十字会、四川警察学院、四川商投集团、遂宁市中心医院6家省直定点帮扶部门,依托“三地四方”合作机制,与乐清、船山区、理县形成合力,打出“食堂直购+网络代购+职工团购+工会采购”帮扶组合拳,大力开展“爱心助农一路有李”“雪山下的车厘子”等消费帮扶活动——

到成都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上门推介,帮助村民销售山羊、土鸡、蜂蜜、车厘子、薛城酥饼等农副产品共计107.75万余元;

与国内大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公司达成销售合作,打通农产品批发销售渠道,2023年糖心苹果销售季实现了全村2万余斤整体打包销售;

2024年邀请直播团队来村投资创业,成立阿坝州星途传媒有限公司,长期驻扎较场村开展拍摄宣传、直播带货活动,不断提升较场村优质农产品曝光度;

2024年车厘子销售季吸引较场村本土在外优秀人才詹琳返乡创业,将农特产品和民俗文化进行结合推广,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最终实现全渠道直接销售1.75万斤,销售额达90.7万元。

村企合作,助优品卖得更远

在省委宣传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推动下,消费帮扶销售主体由农户个体变为较场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充分发挥集体经济运营主体作用,与理县国企金田野公司签订村企战略合作备忘录,在“供应链优化、商品化升级、市场化运营”上发力,成功打造理县农副产品优质供应基地。村集体作为销售主体,积极发挥担保作用,有效解决企业不愿直面农户纠纷易发等痛点,亦提升了农户对外来客商的信任,更确保了农产品品控的稳定。与企业合作定标准、做包装、树品牌,在宣传设计、销售渠道、售后服务上下功夫,为理县农特产品走向更宽阔的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良好口碑。较场村集体作为原材料供应方,企业作为产品生产商,有效解决了较场村农产品上线“832”平台销售资质、店铺、税务等瓶颈问题。2024年车厘子销售季,村企共同努力与川航物流商谈,打通了车厘子直飞浙江温州和江西南昌的直销渠道,有效解决了因运输时效而限制销售地方的问题。2024年,1000余斤车厘子分4批飞往温州、南昌两地,在20小时内实现了从产地到客户餐桌,帮助理县桃坪镇、薛城镇、通化乡等主产区村民增收3万余元。

通过批发销售、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团购、电商直播销售、游客采摘等多种方式,2024年,较场村的20万斤车厘子销售一空,村户销售最高的10多万元,最低也有1万元左右。

会展促销,助订单交易更多

为助力羌文化保护传承,壮大羌绣产业发展,省委宣传部站高谋远、务实推动,组织理县羌绣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不断拓展羌绣产业订单。

取一缕红线,持一根绣针,理县90后羌绣非遗传承人张居悦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四川展馆内吸引了众多目光,帽子、抱枕、玩偶、挎包、小包、耳环、首饰盒等羌绣产品,受到现场观展嘉宾青睐。短短4天,张居悦共售卖羌绣文创产品1800余个,与7家企事业单位达成研学意向性合作。

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上,理县羌绣企业现场与北京依文集团成功连线,达成藏羌织绣数据库建设、文艺演出、羌绣生产销售等方面的长期合作意向。2024年促成阿坝州理县人民政府与依文·中国手工坊签订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藏织羌绣数字化保护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纹样数据库建设、开展“深山绣娘计划”、依托“深山集市”平台展卖、文艺演出推介、举办时装周等,推动理县羌绣“走出去”。

此外,省委宣传部还积极组织理县相关企业和农户参加四川风物年货大集活动,在天府和悦广场、高新区远大购物中心免费展位展销理县花椒、蜂蜜、牛肉干等产品,助力理县各农特产品销售全面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