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

#国外创业#

#海外生活#

#女性成长#

#人物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170位真人故事

在西班牙的一个风景旅游区,一位英国青年骑着摩托车,后座上载着一位中国姑娘,正从山上骑行而下。他们有说有笑,沿途欣赏美景。突然,山下一辆汽车呼啸而来,小伙儿躲避不及,与汽车相撞,连人带车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坐在身后的姑娘也被狠狠地甩了出去。

小伙儿伤势较轻,他顾不上自己身上的疼痛,急忙抱起伤势较重的姑娘,在路边拨打急救电话。姑娘疼痛难忍,双脚已经不能走路。

后来他们在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在小伙儿的精心照料下,姑娘在家休养了3个月才得以痊愈。

那个中国姑娘就是我,当时在英国留学和工作。那个英国小伙儿那时候还是我的男友,如今已经成为我的老公。经过那次共患难,我们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我和老公在四川九寨沟旅游)

我叫韩方林,1997年11月出生于山东青岛。

爸爸是电厂的一名员工,工作很稳定。妈妈是传媒公司合伙人。在我9岁那年,爸妈因为性格不合离婚了,我跟着妈妈生活。

他俩虽然离婚了,但对我的爱却没有减少,我跟爸爸也经常见面。他们都没有在我面前说过对方的一句坏话。后来妈妈一直没有再婚,爸爸又组建了新的家庭,我又有了一位小我10岁的同父异母的妹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对这个女婿很满意)

妈妈无疑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她性格坚强,做事有始有终,生活上对我关心备至,原则问题对我要求非常严格。她从小就注意培养我独立的性格,正确的三观,也给了我很大的人生自主权。

比如她和别人谈生意时会把我也带上,吃完饭让我去结账。她有意锻炼我学会与人沟通及独立处事的能力,而不是时时事事依赖别人。

从小学到初中我都是在青岛上的,那时候我成绩中等。妈妈没有对我施加压力,而是鼓励我坚持学习一门特长。

我选择了英语,此后对英语的学习一直没有间断。这给我以后工作和生活能拓展更自由的空间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和姥姥、妈妈一起包饺子)

到了中考结束,妈妈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是愿意到北京读中专,学一门技术,还是愿意继续留在青岛读高中,以后考大学。

我对北京的生活很向往,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尝试一下不同的生活,接受更大的挑战。于是,在15岁那年,我选择去了北京昌平的一家学校读中专,学习电气工程专业。

这个专业很实用,毕业后就业面比较广。同时我又报了和我们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一所大学的函授大专,学习计算机管理专业。函授大专需要周末的时候在学校上课,平时还要完成布置的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我在北京的英语补习班参加英语沙龙)

紧张地学习之余,我也未曾放松身体锻炼。因为个子比较高,所以我加入了校篮球队,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篮球比赛。我还进入了学生会,积极参与组织各种活动,锻炼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在学校的打字比赛中我还获了奖。

学校只有第一年有英语课,后面就只有专业课了。我周末仍然坚持上英语补习班,这在我的中专同学里是不多见的。

因为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补习英语,所以不想因为上了中专就把英语落下了。妈妈也很支持我。

4年中专读完,我不仅拿到了中专文凭,还拿到了函授大专的文凭。毕业以后,我先在北京的一家地铁公司的电气部门实习。

这是一家合资企业,福利待遇还不错。电气部门女生比较少,同事们也很照顾我,主要让我做一些办公室的工作,下地铁的机会比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毕业后在北京的地铁公司上班)

工作后我就想要自食其力。刚开始我的实习工资是每月1400元,租房子就要花700元。一年后我的工资涨到了四五千,房租也涨到了每月1500元,还是和别人合租一个房间。

为了补贴生活费,我在业余时间还打了两份工。一份是周末作为篮球助教协助一位外国人教3-9岁的孩子打篮球。我会英语,会打篮球,也喜欢小孩子,所以这份工作我很喜欢。另外一份工作是晚上在一家户外体育用品店卖衣服和户外用品,这也锻炼了我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能力。

虽然工作了,我仍然坚持每周上三次英语培训班,有外教带着全程说英语。周末我还经常参加培训班组织的英语沙龙。

记得第一次参加英语沙龙时,我坐在那儿一个小时,没能接上一句话。后来我试着慢慢开口说英语,终于敢跟大家交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我在地铁公司工作时下地铁吃盒饭)

在地铁公司工作虽然很稳定,但我并不满足,感觉没有什么突破,想要找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后来,在英语补习班上,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外教老师说我英语这么好,可以去北京的外教公司去应聘试试。

我一试,真的应聘成功了。在外教公司,我们主要是帮助学校去聘请并且管理外教,还会帮外教办理签证、租房及相关事宜,并做好他们与学校的沟通工作。

我当时对接了北京的30多所学校,包括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同时也管理着30多名外教。

这份工作,在我整个人生的记忆中是比较深刻的。那时候,我才20出头,就要经常出外勤,不仅在市中心,有时还要到顺义、门头沟等偏僻的地方跟学校对接,打交道的还都是学校的教学组长、主任甚至是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我在外教公司工作)

刚开始,我心里也有些慌。后来,我就越来越镇定,按照流程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那时候,我每天都是跟外国人一起工作,有时还要跟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口音的外国人打交道,通过这份工作我的英语也练得越来越流利,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好了。在外教公司工作了两年半,接触的外教越来越多,我也萌生了去国外读书的想法,妈妈也很支持我。她说有梦想就要努力去实现,免得以后后悔。

刚开始,我觉得到国外可能要先读本科,但是通过中介我知道,有些国家也认可我们国家的函授大专学历,可以直接读研究生。

于是,我用自己函授大专的成绩,申请到了英国考文垂大学的研究生入学资格,学习国际商务管理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我带领外教体验中国文化)

考文垂大学在英国还是比较有名的,据说它的汽车工程专业还是英国当时排名第一的专业。

2019年9月,在我22岁前夕,我和之前共事过的一位英国外教一起,启程来到了英国考文垂,开启了我的人生新阶段。

考文垂相当于英国的二线城市,这里绿化比较好,平房比较多,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生活节奏也比较慢。但在安全上,这里和国内相比还是差很多。像出门我都要特别小心地拿着包,因为有的时候会被抢或被偷。

街上会有流浪汉,他们当中有不少是瘾君子。流浪汉一般不会抢东西,但可能会向你要钱。如果没有钱你要跟他非常诚恳地说对不起,不然的话他可能会骂你,所以还是离他们远些。在生活便利上,这里也不如国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我来英国上学,在图书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在考文垂大学,我第一年上的预科,主要学习英语和部分专业课;第二年主要学习专业课。

两年很快过去了,2021年我毕业后,就搬到了伯明翰,准备在英国找工作。我在一家华人公司找到了一份业务发展员的工作,主要是找客户,谈客户,签约客户。

我很喜欢这份工作,但是半年后,我想寻求新的职业挑战和成长机会,所以我离开了这家公司,并且在一家英国的课外活动学校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

小朋友放学以后,我们会把他们接回我们的学校,辅导他们写作业,更重要的还是保证他们的安全,不要让他们出现磕着碰着的情况。

在这里,我也学到了很多食品、安全、幼儿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同时,我还在一家华人超市兼职做收银工作。这时期的工作经历,让我对英国社会有了更多地了解。

2022年,我跳槽到另外一家教育培训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帮助科技公司去找实习生,也负责实习生的培训。我当时的职务是业务发展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我在英国教育培训公司和同事在一起)

英国很多公司很多工作是没有学历门槛的,当时的那些实习生,哪怕你是高中毕业,只要你通过培训,考试通过,就可以入职了。

我当时的年薪差不多27万人民币。这家公司工作氛围比较好,等级观念不明显,大家互相都称呼名字,连老板也不例外。这里不用加班,公司比较注重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身心健康。员工有任何心理问题都可以去寻求帮助,也不会受到歧视。

在这里不是有困难就去解决,而是有困难先等等,先寻求帮助再说。这种职场文化和国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我参加教育培训公司的圣诞年会活动)

我和英国老公是2021年8月,通过网上聊天交流软件认识的,他比我大三岁。两个月后,约在一家教堂外面见面,我的警惕心还是比较强的,想着教堂外面人比较多,相对比较安全。

我们见了面,一起散步聊天吃饭,然后他就把我送回家了。这里的约会文化就是不着急确定关系,不着急见家长,先接触接触,充分了解以后再说。

我对他的印象不错,他是个阳光帅气的英国小伙,待人真诚,正直,有幽默感,有着良好的个人素养。而且,他很细心,让人感觉很温暖。

他的金色头发是自来卷,一头小卷毛十分可爱,我就调皮地叫他“卷毛”。他也很喜欢我,认为我长相甜美,性格温柔,有东方女孩的独特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我和他的第一张合影)

他非常尊重女性,没有大男子主义,很会照顾人,非常会提供情绪价值。

他毕业于诺丁汉大学金融专业,获得了注册会计师证书。他先在伦敦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做到了经理助理的职位。他的工作能力很强,2023年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从事收购分析师的工作。

因为疫情,上课受到影响,在2021年11月疫情结束之后,我们才举行了毕业典礼。我邀请他来参加了我的毕业典礼,他送来了鲜花为我庆祝。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毕业典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我参加了毕业典礼)

我俩是2022年1月1日跨年夜的时候确定的关系,之前我还去他家过了圣诞节。

在英国这边,在谈恋爱的时候就可以去见家长,也方便双方了解一下对方的家庭。

他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拥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让我很羡慕。他虽然在家里年龄最小,但却是家里头干活最多的那个。

他们家有一条狗已经13岁了,之前一直生病,他们家人花了很多钱为这条狗去治疗,包括现在也是每天给它喂药,每天都要抱着它上下楼,抱着它上床。

我看到他们一家人这么照顾一条老狗,感到他们真的都很善良,是有爱的家庭。他这么耐心地去照顾小动物,我也觉得他这个人是可以依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我第一次去他家过圣诞节)

2022年6月,我和他家人一起到西班牙旅行。到了山上,其他人都坐车下山了,他想要带我继续看风景,就骑着摩托车带我下山。结果,我们不小心出了车祸,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我们俩都受了伤,我尤其严重。他非常自责,抱着我在山上打急救电话,后来又精心护理我了三个月,直到我痊愈。

我没有怪他,还一直安慰他,认为这只是个意外。自从那次事故,我俩的心离得更近了,感情也更加深厚。他跟我的家人也进行了视频通话,爸爸妈妈很尊重我的选择,对这个未来的女婿也很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6月,和他全家去西班牙旅行时我受伤了)

2023年11月,我们在英国领了结婚证,举行了小型的婚礼,得到了亲朋好友的祝福。

老公早早就在伯明翰郊区买了房子,是个二层小楼,带一个50平米的花园。这里比较安静,安全性也可以。我们领养了一只小蓝猫,有了它的陪伴,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老公很勤快,家务活做得比较多,周末有时还去帮老妈打理花园。老公做西餐比较在行,会用烤炉烤鹅,做披萨,我则比较会做中餐。我们爱一起徒步、爬山,亲近大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领证了)

他其实不是一个很浪漫的人,但是我觉得跟他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浪漫。他的浪漫就在每天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他每天早上起得很早,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之后就在沙发上开始学中文。跟我在一起,他也为我提供了充分的情绪价值,经常对我说“我爱你!”

还记得,2022年11月5日是英国的篝火节,举办地会放烟花。我们没有买到看烟花的门票,但是他给我准备了惊喜。他自己买了烟花,背了一路,然后到了我们约会的公园,放烟花给我看。在结婚前夕,他还把他姥姥的钻戒送给了我,这么有意义,我激动得都哭了。

在英国这边家人比较多,有10来个人,大家经常一块聚餐,一块活动。家里谁过生日我们都会一起庆祝,基本上每个月全家人都会一起吃个饭,周末也会一起出去喝酒或喝咖啡,聊聊天。

因为大家住的地方离得都非常近,聚起来也比较方便。这给了身处异国他乡的我家的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证当天我和老公与家人亲密合影)

2024年1月,我在英国接到国内妹妹的电话,说爸爸在下班途中突发肺栓塞,抢救无效去世了。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老公边安慰我,边订了最早的航班回国,和我一起参加了爸爸的葬礼。

我在心中跟爸爸说,请爸爸放心,我已经找到了一生相伴的人,会过得幸福的。

2024年3月,英国家人及朋友陪同我俩一起回国办了回门宴,我俩得到了大家的真诚祝福。中式的婚服、中式的仪式,也让英国家人及朋友体验了我们的中国文化,他们甚至被惊艳到了。

我们还一起在北京爬了长城,在西安看了兵马俑,在成都看了熊猫,还去了风景优美的九寨沟。我很骄傲可以带他们感受中国的大好河山及多元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3月我们回国办了回门宴)

老公自从认识我以后就开始学中文,现在也是每周都在上中文课,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复习中文,已经可以说一些简单的中文。

他特别喜欢尝试新鲜的东西,我们这次回国他也是品尝了不同的中华美食,比如国内炸的那种虫子,我都不敢吃,他却吃得津津有味。

2023年,我就辞去了在英国的工作,开始了自己在英国的创业生涯。

我的表哥在青岛开了一家美妆睫毛公司,已经经营了近10年。青岛作为美妆睫毛之都,生产的美妆睫毛世界闻名。借此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我开始布局我在英国的美妆业务版图。

我们和国内成熟的美妆睫毛品牌合作,各取优势,协力把我们的中国品牌推广到海外,在英国打造一条美妆睫毛供应链。美妆睫毛在英国的市场需求很大。我利用地缘优势,做活动,搞赞助,做了大量前期宣传,目前已建了仓库,市场正在有序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我在英国开始参加商业交流会)

在英国待了几年,我对英国的各方面情况也有了一些了解。英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孩子的实践能力,孩子的自由度还是很大的,家长比较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上不上大学都由孩子自己决定。学历也没有那么重要,技术工种有时工资更高。

他们这边上大学大部分学生都会申请学生贷款,上大学的费用都是自己贷款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合作者一起做宣传)

英国人饮食比较清淡,不吃带骨的肉。这里基本不炒菜,大多数是蒸烤炸为主,烤箱和空气炸锅用得比较多。

这里的婚礼仪式感比较强,多是在晚上举行派对,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结束。这里没有敬酒的习惯,大家喝酒比较随意,气氛热烈,以玩为主。

我们还参加过一次素食婚礼,整场婚宴没有一点荤腥,好在玩得比较尽兴。生活就是不断体验,每一种陌生的接触,都是学习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一起参加朋友的婚礼)

我的兴趣爱好有很多,首先是喜欢读书。读书让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让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我的人生。书籍也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帮我缓解情绪,为我指明了前行的路。

我还喜欢户外运动,山里、森林、海边,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也很喜欢在健身房挥汗如雨。

平常我还喜欢在家做饭,研究美食的做法,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中国美食,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我也喜欢旅游,这里国家公园、博物馆比较多。这两年,我和老公不仅去了英国的旅游胜地比如爱丁堡、威尔士、巴斯等,还一起去了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旅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我们一起在各地旅游)

关于未来的规划,我要继续拓展自己的业务版图;要经营好我们的小家;要懂得感恩……

我们准备在30岁之前要孩子。以后我也会教我们的孩子学中文,让他具有国际思维,传播中国文化。

因为我现在正在创业,回国的机会也比较多。不管今后在中国还是在英国发展,我都会保持自己的中国国籍。我的老公也很支持我创业,不仅帮我做宣传,也会帮我打理一些公司的财会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公和我家可爱的小蓝猫)

对于想来英国发展的年轻人,我觉得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并不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像安全性、生活便利性等方面都没有国内好,很多困难都需要自己去解决。再就是要把自己推出舒适圈,多多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才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这就是我,乐观开朗,不怯场,喜欢新鲜事物,勇于迎接挑战。我会保留自己的初心,始终阳光有正能量,面对挫折不退缩,不逃避。也祝愿所有的小姐妹勇于追求幸福,机会来临了一定努力抓住。

(欢迎关注本文主人公账号:最长昵称)

【口述:韩方林】

【撰文:书海涟漪】

【编辑:乌溪雾】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真实人物采访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