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的获得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什么是职称考试

简单来说,是指以考试代替评审的方式。

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参加对应专业的考试,成绩合格即可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二、什么是职称评定

职称评定分为初定和评审两种方式。

初定:满足一定的学历、资历等条件,无需参加评审或考试,可直接确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获得相应的职称证书的认定方式。

满足一定的学历资历等条件,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业绩成果满足申报要求,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是否具备高一级的职称资格的认定方式。

三、什么专业可以考试?什么专业需要职称评定?

对初级、中级职称实行国家统一考试的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卫生技术、船舶、翻译、出版、计算机技术与软件、通信等10个专业类别,考试成绩合格即取得相应职称,不再进行职称评审或认定。

上述十个专业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取得职称,其余专业需要通过职称评定的方式获得。

显而易见,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所适用的范围不同。

当然考试仅限初中级职称,高级职称相关内容需要参考对应专业的资格条件或咨询当地有关部门。

四、区别

1. 申报条件不同

职称评定需要满足一定的学历、资历、社保条件,评审还会对论文、继续教育、业绩等方面有所要求,并且这些条件是缺一不可的,缺少任何一环都可能导致申报不成功。

考试是满足相应报考条件后参与考试,考试合格后就可以直接拿到证书。

2. 申报流程不同

这点不过多赘述,一个是考试一个是评审,那流程必然是有区别的。

评定的流程相较于以考代评来说涉及的内容更多,流程也更多。

3. 考核侧重点不同

职称评审侧重点在于工作能力和业绩的考核,考试侧重点在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

当然,两者取得的证书效用是一样的,不会说因为取得方式不一样,哪个证书就价值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