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在第二届百名大师进校园成果展评选中荣获金奖

北京轻工技师学院树立高技能人才培育新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届百名大师进校园成果展评选金奖作品《江南水乡

日前,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2024CACE)在福建福州圆满闭幕。本届博览会北京展团由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北京工美联合企业集团组成,共有50家会员企业和院校参加,参展面积近千平方米,创历届博览会参展规模新高。众多参展作品充分展现出北京工美大师精湛的传统技艺,体现出北京工艺美术行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追求卓越的艺术态度,呈现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创新精神,为传统手工艺的振兴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本届博览会上,北京工美展团共荣获各类奖项46个,总体成绩较为突出,相比往届获奖率大幅提升。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荣获“优秀组织奖”;2024百鹤杯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评审中,北京展团共申报参评作品155件套,荣获35个奖项,其中百鹤金鼎奖4个,百鹤奖16个,百鹤新锐奖15个;在第三届工艺美术文创设计大赛评审中,北京展团共荣获4个奖项,其中1个金奖,3个银奖;第二届百名大师进校园成果展评选中,北京轻工技师学院选送的玉雕作品《江南水乡》,北京城市学院选送的陶瓷作品《只此青绿·之一、之二》,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选送的金属錾刻作品《宫灯如意四方莲花心经烧水壶》分别荣获金、银、铜奖;北京工艺美术大师毕红、刘岩松、郭卫军荣获首届“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称号。

第二届百名大师进校园成果展评选金奖作品《江南水乡》的作者,北京轻工技师学院教师崔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江南水乡》这件作品从相玉、设计、雕琢、打磨的全过程都出自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大师工作室,在将近半年时间的创作周期中,学院的学生们全程参与了这件作品的制作过程。多年来,学院通过持续开展大师进校园活动,不断释放、扩大工艺美术大师的先进引领示范作用,不仅使学生在工艺技能与艺术造诣双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也为更多一线教师提供了业务深造的机会。

崔楠对记者说,创作《江南水乡》的翡翠原石,在翡翠中属于“怪桩翡翠”。这件作品将翡翠的原料一分为二切开,原石外表是一层灰黑色皮壳,里面是一层厚厚的红雾,再往里才是玉本身的色彩,玉质的灰绿色中间还夹杂着一道宽窄不一的白色带。用“怪桩翡翠”去创作玉雕作品是对匠人的设计能力与工艺技能的“双重考验”,如果没有一个特别好的设计和创意,将原石的瑕疵进行合理利用与取舍,做出来的作品就不容易“出彩”,可以说创作“怪桩翡翠”的过程很容易“费力不讨好”,因此大多数的玉雕匠人不会去选择这种材料。然而,对于玉雕大师来说,这种原料恰恰是最能体现出高超技艺与艺术审美的“好材料”。

据介绍,《江南水乡》将翡翠原石中的“腐朽”化为“神奇”,大师根据材料的特点,从遮绺开始设计了以水乡建筑为主的风景题材,展现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作品借鉴中国画写意的创作手法,用简洁的线条,表现出山水画的意境,让玉雕成为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的作品。采用俯视的角度,翡翠的红雾就像一个天然的木框,透过木框雕刻出水乡的色调,高低错落的古老民居和斑驳脱落的墙皮,利用仅有的一点绿色点缀村落间的芭蕉和花草树木。房上酣睡的小猫,古老的石板桥上穿着旗袍撑伞的少女和水中的船夫更为这件作品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我们常说技艺,这其中包含了‘技’和‘艺’两个部分,学生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技术与技法,‘技’无非是‘唯手熟尔’,当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每一位从业者的基本实力都是不分伯仲的,而如何在高手如林的玉雕匠人中脱颖而出,就要考验创作者能够巧妙利用玉石原材料的各种缺陷,进行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作甚至是创造能力。只有将设计的巧思与精湛的技艺完美融合,才能创作出使观者眼前一亮的玉雕作品,这十分考验创作者的艺术造诣和设计能力。大师进校园活动恰恰在‘艺’的方面,为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造诣进行整体拔高。”崔楠表示,非常感谢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多年来对于大师进校园工作的持续推动,让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能够得到和“国大师”面对面的学习交流机会,为中国工艺美术事业培育出更多优秀的接班人。此次,《江南水乡》这件作品能够荣获金奖,不仅是对于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多年来围绕燕京八绝技艺传承工作的肯定,更为无数的青年学子树立了努力学习的新标杆,让更多的年轻传承人看到未来职业的发展前途和努力方向,使他们更加有信心、有决心加入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非遗技艺的事业中。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大力扶持与正确引领下,北京宫廷玉雕之花也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时代芳华。

文|记者 贾淘文